制約保險公司發展的因素分析
作者:南沈衛時間:2016-01-23 13:57:44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951次 ]
中國保險市場在發展的20 多年時間里,特別是1980 年恢復營業以來,我國保險業無論是在主體與隊伍建設、業務規模、保險中介、保險監管與法規建設,還是保險教育與理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盡管如此,我國保險行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關鍵詞】
償付能力;保費;保險市場
從中國保險市場主體結構看,組成保險市場主體的企業主要有三類,全國性的保險公司、區域性保險公司和外資公司。 目前的中國保險市場基本上是一個壟斷型的市場,按照實力大小 可以將所有保險公司分為三大梯隊。另外還包括保險從業人員隊伍狀況,保險公司的監管、償付能力和資金的運用都是制約都是制約保險公司發展的 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中國保險市場主體的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則是以中國人保為代表的國有保險公司,其發展較早而占據當前主要的市場份額。
第二梯隊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股份制保險公司,其在市場中的份額在不斷的擴大。
第三梯隊主要為其他的一些小型的保險公司,如中華聯合財險、泰康、新華、大眾等一些國有或區域性的股份公司。
近年來一些中資保險企業增長速度很快,例如有的保險公司業務年增長200%,而有的大保險公司業務一度下滑, 各階段的機構變化情況很不相同。由完全壟斷國內保險向競爭國際發展國內保險開始出現競爭格局。所以業務承保局限性導致了各保險公司不均衡的發展格局。
2 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狀況
中國保險從業人員從最初的3941 人發展到現在近 180 萬人,增長了450 多倍。在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有較大的提高。總體看來,新設公司和外資公司的人員素質要好于老保險公司,但老保險公司的人員素質也在不斷快速提高。
盡管如此,我國保險從業人員隊伍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是核心人才缺乏。以在保險中的精算為例,保險公司對該類人才非?是蟮牡夭;其次是能懂得國際慣例的人才的緊缺。隨著保險行業和國際市場的接軌, 對保險國際運營的規則的缺乏導致對該類人才急劇缺乏;最后為高素質的保險銷售人員的緊缺。我國保險業務人員素質整體偏低,而無法為客戶量身定做保險業務。
2.1 盈利風險。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保險業盈利風險主要是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降低和承保業務盈利能力下降兩個方面引起的。從資金運用情況看,當前,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存在較大的風險,這主要源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缺陷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使保險資金運用收益得不到保證。 近年來,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降低,給受托管理的保險公司資產帶來較大的損失,迫使保險公司提取大額的壞賬準備金,影響了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從保險公司承保業務經營看,當前由于受費率下降、手續費上升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保險3.2 償付能力風險。償付能力是保險業的基本能力,是體現保險業分散風險、補償損失機制的基礎。充足的償付能力對于保險公司的持續經營和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前,在保險業快速發展、保費規模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影響和決定我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主要因素除了盈利能力外,還包括保險公司資本金狀況和現金流狀況兩個方面。
從保險公司資本金狀況看,盡管我國前三位的保險公司通過上市籌集了大量資金,償付能力明顯提升,但總體上我國保險業資本金投人不足、資本金規模與保險業務規模不匹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由于融資渠道狹窄、融資能力不強等原因,資本金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增加和充實,其快速擴張的業務規模得不到資本金的有效支撐,從而影響到償付能力的保證。在承保利潤率不斷攤薄的情況下,為實現企業的規模利潤,保險公司為擴大企業的保費規模,更加劇了保險行業的激烈競爭。而由此帶來的是保險費率以及手續費的循環式下降
為了保證和提高保險公司的利潤,保險公司必須要想盡辦法擴大保費的規模, 所以保險市場的競爭很激烈,導致產生保險費率下降和手續費上升的現象,使保險公司的利潤有所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即使業務規模巨大也難以補充業務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從而影響保險公司補償能力的提升。
2.2 從保險公司現金流角度來講,因為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迫使不少的保險公司將承保條件降低,例如費率的降低, 而返還比率卻在不斷提升等,這樣保險公司承保單位收到的報廢數量就沒有原來那么多了;又比如,接受客戶遲繳保費等條件承保,這樣應收保費就變得更多了。除此以外,降低承保條件,保險公司很可能會出現現金流減少,或者是現金流中斷的情況。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2.3 保險市場準入條件繼續降低。 隨著我國入世保護期的結束,外資保險公司條件已經成熟,使國內保險市場的準入條件不斷放寬。保險市場準入條件的降低和保險業經營資源要素供給增長的緩慢,必然導致保險要素的相對稀缺, 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無序性。局部市場非理性競爭不斷加劇。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加,在產品結構、經營模式、市場戰略高度趨同的情況下,保險市場的非理性競爭在近幾年不僅沒有得到根治,在一定范圍內甚至出現擴張的態勢。
2.4 保險市場有待規范。部分保險公司沒有按照市場規范進行操作,違背了保險行業需要遵守的誠信原則,存在欺詐和違反保險法規的現象,使投保人的切身利益被損害了。盡管我國已經設立了專門的保險監管部門,但是監管力度不夠, 許多監管部門管理不到位,監管水平有待提高。保險市場應將投保者的切身利益進行有效的保護,按照相關行業規范進行操作,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作用。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突出反映在;一是保險主體在競爭能力方面不夠強,在融人國際保險市場方面還沒有實質性的起步; 二是保險險種少,覆蓋面不廣,不能很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造成了保險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失衡;三是服務質量差, 服務水平低;四是現有保險機構的承保能力弱,巨災補償準備金積累不足。總之,我國保險市場的巨大空間與潛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掘,保險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還沒有保持同步。這表明,我國保險業的成長空間還很大、機遇還很多。
【參考文獻】
[1] 王銀成. 中國保險市場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2] 袁成. 中國保險監管制度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企業競爭維度的概念與應用
下一篇:淺析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