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與糧食安全
作者:杜光海時間:2015-12-30 13:40:06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102次 ]
【關鍵詞】: 高標準基本農田 建設 糧食安全
基本農田主要是指國家通過戰略角度,根據一定時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對于農產品的需要,并根據土地利用的相關規劃所確定的必須占用的耕地。而高標準基本農田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利用土地整治而逐漸形成的抗災能力強、穩產高產、集中連片、生態良好、設施配套、以及完全滿足現代經營方式與農業生產的基本農田,其主要包含了新規劃的一些基本農田以及經整治后滿足標準的一些基本農田。通過發展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有效的對糧食安全進行保障。
1 堅持基本國策,合理規劃引導
高標準基本農田的發展建設過程是復雜而繁瑣的,其具備著建設任務重、建設范圍廣、牽涉因素多與社會影響大等特征, 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的對其進行考慮,才可以獲得良好效果。此外,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應時刻堅持有效保護耕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以及珍惜糧食資源的基本國策, 且實現因地制宜,并按照不同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自然資源特點以及土地利用情況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村、路、田、林與水等進行綜合整治。
2 加強組織領導,有效落實責任
現階段,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所面臨的最關鍵的工作任務為構建高標準的基本農田,所以一定要把其納入到議事日程, 并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推進。同時,各級政府將要把高標準農田的發生建設當做政府領導目標責任制中的關鍵內容,并構建一把手的責任制。在資金管理、項目預算、項目立項、實施驗收以及項目設計等環節中,都應不斷的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且有效的落實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從而對工程質量以及資金的安全運行等進行保證。此外,林業、交通、財政、水利、農業與國土等相關部門,應積極主動的進行配合,共同出力,從而使高標準農田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有效的使管理維護責任得到落實,完善管理維護機制,才可以使項目建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 規范建設程序,確保資金投入
高標準農田的發展建設應實現后期維護、項目實施、基礎調查、基本農田劃定、編制實施方案與建設計劃等,而項目實施主要囊括了竣工驗收、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與工程施工等。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應根據由受益者實施管護的相關原則來簽訂后期的管理與維護合同,從而確保維護過程可以長期穩定的進行。
在確保現有資金與其用途不變的基礎上,把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當做主體,并對相關的涉農資金進行聚合與引導, 使之可以有效的投入到高標準農田的發展建設中,從而使其具備的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的發揮。
4 掌握目標任務,明確內容標準
第一,總體目標。加強基層設施配套水平,完善農業規模化與機械化等生產條件,以此有效的增強對自然災害進行抵御的能力,完善生態景觀,使糧食生產安全得到保證,并使土地整治規劃過程中所確定的構建高標準農田的基本目標任務得到有效的落實,從而使高標準農田可以得到持續的利用。
第二,具體目標。對土地布局和利用結構等進行優化,使土地利用滿足集約化與節約化;擴增高標準農田的面積,并使耕地質量有效的得到提升;推進集中連片,充分的使規模效益得到發揮;改善田間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更好的完善;強化監督管理力度,保證土地利用的充分性與合理性,并不斷的加大生態環境發展建設的力度,從而使其具備的景觀、生產與生態等綜合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三,建設內容。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內容為:維護生態環境、田間道路、土地平整、農田防護以及排水和灌溉等工程, 從而實現所有田塊與耕作層可以直接的臨路、臨渠與臨溝,并確保所有的耕作區都可以連接農村居民點。
第四,建設標準。相關的農田建設規范中規定了農田工程建設的相關標準,例如,田間基礎設施建設的占地率應低于8% ;而水澆地畦田中的田面高度不應超過±5 厘米;且基礎設施的使用期限應超過15 年;增強耕作層的維護,其耕作層厚度不應低于25 厘米;其耕地坡度在5 度到25 度之間的坡耕地需要修剪梯田,其梯田的化率應超過50% ;耕地的有效土層厚度不應低于50 厘米;農田的防洪標準需要選擇以鄉村為核心的防護區的相關防洪標準。同時,嚴格的根據澇能排、渠相連、樹成行、旱能灌、路相通與田成方等標準進行,并利用土地整治, 而構建出抗災能力強、穩產高產、集中連片、生態良好、設施配套、以及完全滿足現代經營方式與農業生產的優質農田,從而為糧食生產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證。
5 結語
綜上所述,高標準基本農田的構建主要是把建設高標準農田當做重要目標,并根據土地整治規劃以及土地利用規劃, 而在農村開展農田警備區、整治農田重大工程、農田保護區以及整治農田重大工程等土地整治活動。除此之外,科學合理的對建設與發展高標準基本農田,才可以使農田發揮出其自身的重要作用,并使其具備的綜合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有效的對糧食安全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栓全, 鄧西平, 劉冬梅, 劉普靈. 燕溝基本農田糧食穩產高產綜合配套技術及試驗示范[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1(04).
[2] 楊發相, 李國振, 左恒治, 沈玉凌, 喬木, 李武平, 李愚超, 馮惠生. 新疆阿勒泰地區中低產田及其改造措施[J]. 干旱區地理,2000(03).
[3] 耿志闊, 張俊梅, 許皞, 周亞鵬. 基于農用地分等定級的耕地入選基本農田定量方法研究——以河北省盧龍縣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07(03).
[4] 雅玉貴, 海青錄, 徐安軍, 袁正軍. 基本農田在彭陽縣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建設中的地位[J]. 安徽農學通報,2007(02).
[5] 吳海洋. 高要求與硬任務迸發新動力——談如何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建設4 億畝高標準基本農田[J]. 中國土地,2011(10).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探討
下一篇:綏江縣新城面山竹海風景林規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