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_成人午夜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黄_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_色玖玖综合_在线免费91

綏江縣新城面山竹海風景林規劃研究

作者:王少龍 何承忠時間:2015-12-30 13:39:35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147次 ]
【內容摘要】:城市面山的生態景觀影響著城市的總體形象,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品味和風貌。在對綏江縣新城面山立地類型和造林綠化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面山綠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竹海新城,山水綏江”面山風景林規劃設計的總體思路。應根據面山不同功能分區, 圍繞生態性、景觀性、文化性、社會性四大目標,統籌考慮, 系統規劃。重點對面山竹產業林以及精品竹園的規劃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使綏江縣新城面山綠化進一步實現高標準,逐步探索并構建更加科學的城市面山綠化模式。
【關鍵詞】: 綏江縣 面山規劃 竹產業 竹文化
1 綏江縣新城面山項目概況
1.1 項目來源
“十二五”期間,為滿足西南地區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國家大力發展水電事業,解決西南地區用電、防洪、攔沙等問題, 同時提供更好、更美、更易于人類生存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向家壩水電站因此規劃誕生。向家壩水電站工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實施西電東送, 平衡東西部經濟水平,加速長江中、上游生態建設。向家壩水電站的建成,在綏江縣境內將形成長85 km,寬600-700 m 的高峽平湖。工程建成蓄水后,其淹沒國土面積達34.6 km2,占庫區總面積的36.1%,其中耕地1067 hm2,到2012 年,全縣涉及搬遷人口達6 萬多人,這將成為云南水電建設史上移民搬遷的歷史之最,全縣面臨著重建的現狀。綏江縣新城面山規劃與《綏江縣縣城總體規劃》(2005-2020 年)的范圍相配合,既縣城視線可及的面山區域,涵蓋位于東、南、西三面的華峰山、云梯山、官斗山,此三處面山對新城具有極為重要的生態屏障護衛作用,也正是本規劃所涉及的主要范圍。上至三山的主峰山脊,下與綏水二級公路、環城南路、南岸及田壩公路相接壤,總面積約1448 hm2。
1.2 面山風景林規劃設計總目標
綏江新城面山規劃設計以建設高品質竹產業園為主,輔之以特色精品竹園,在“生態優先、產業結合、造福鄉里”的理念下,充分尊重現有生態環境資源和原住民生活習俗,確保基本農田使用性質不變,林業用地以“新城生態屏障、特色竹林產業園、居民城郊休閑勝地和特色竹文化展示地”為規劃內容,同時兼顧旅游觀光游覽的需要。把規劃區建設成為一個生態防護效果好、特色竹產業經濟效益突出、本土特色竹文化和歷史鮮明、民居民俗文化突出的市縣級區域性生態農林業休閑觀光產業園區和游覽勝地。
1.3 項目所在地基礎條件概況
1.3.1 區位及地貌特征
綏江縣位于云南省東北角,金沙江下游南岸。東經103° 47′至104° 16′,北緯28° 21′至28° 40′。東連水富縣,南接鹽津縣,西南與永善縣接壤,北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屏山縣、雷波縣為鄰。縣境最大縱距36 km,最大橫距48.5 km,國土總面積761 km2,地形南高北低,海拔280 m~2054 m。
1.3.2 氣候條件
據綏江縣氣象局資料統計,該縣屬中亞熱帶氣候區,干、雨季節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7 ℃,最高氣溫 38.3℃,極端最低氣溫 -1.7℃。年平均降雨量1004 mm,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8 月。溫度年較差隨海拔升高而增大,氣溫的垂直梯度大于水平梯度;縣境呈明顯立體氣候,分為四個氣溫層次(表1)。新城面山規劃區最低處海拔460 m,最高處海拔1160 m。大部分區域屬于二半山區,少部分區域屬于高二半山區。
1.3.3 地質土壤條件
在規劃區范圍內,土壤主要為黃壤,黃壤土類又分為黃壤和黃紅壤兩個亞類,成土母巖多為砂巖、石灰巖和砂頁巖,主要成土因素為淋溶水蝕作用。質地多為重壤土,pH 值在5.60~8.12 之間,有機質含量2.44~4.65%。新城面山風景林種植區域的土壤類型主要為黃壤。
2 綏江縣竹產業及竹文化概況
2.1 竹產業發展概況
綏江縣共有竹類植物10 屬21 種,占全省竹類植物的35.7%,其屬數占昭通市竹類植物屬數的76.9%,是昭通市竹類資源分布豐富的縣份之一。綏江縣內竹林滿目蒼翠,綠染荒山, 一片盎然生機。綏江縣提出“致富搖錢竹”、“后人乘涼竹”的口號,以竹產業為主實施綠色經濟強縣戰略。全縣大力發展竹產業,并將竹產業發展與城鎮規劃、基礎設施布局、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一個中心、四大通道、七大竹溪、八十里湖岸、四十萬畝竹海”的竹基地建設構想,從實施竹林生態旅游角度出發,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隨著竹基地建設的順利完成,“綏江竹海”將成為綏江的一個重要旅游品牌。
2.2 竹文化發展概況
竹文化在促進竹林資源高效培育、竹加工業和竹生態旅游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綏江縣古有彝族居住,彝人喜種竹。現在的綏江人工種竹已有規模,竹產業發展穩定,竹文化得到了流傳。從古彝人的竹崇拜,到食用竹筍、竹蓀,到竹類工具的運用,再到竹材料的加工,綏江縣的竹文化擁有有形和無形的力量,能在綏江縣旅游業的品牌開發中擁有一席之地。綏江縣完成了以“新縣城為中心、四大綠色通道、七大翠竹溪流、八十里長湖、四十萬畝竹海”集生態保護、旅游、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綏江竹產業發展規劃。以市場為導向,以竹文化為媒介,積極拓展竹產業發展效益鏈。
3 觀光竹產業園區規劃
3.1 總體規劃設想
以云梯山為中心,兩翼輻射華峰、官斗兩山坡度在25°以上區域,利用現有宜林林地和農業旱地,通過新植和改造現有雜木林帶,主要種植毛竹和車筒竹(楠竹),形成約568.30 hm2 的塊狀竹產業園。抓住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區位、交通和農業資源優勢,大力挖掘休閑觀光農業資源,融合竹文化與竹海景觀,努力打造竹產業品牌,著力推進竹業發展,促進竹產品加工,特產銷售、竹林觀光等第三產業發展。
3.2 具體規劃
(1)在由西向東的大汶溪、小溪溝、磨刀溪、四方碑溝和小汶溪等大小約九條溝溪兩側各50~100 m 區域,在保護好原有植被的基礎上,布置毛竹、車筒竹(楠竹)和三角楓,構建云梯山的水域生態廊道和屏障。
(2)在現有磨刀溪等山頂位置的原生植被保護區中,適當補植車筒竹(楠竹)、烏桕、元寶楓等樹種,形成以原有天然針闊混交林為主的第三道原始植被生態屏障。
(3)在山中部,在保留少量農業水田的基礎上,利用現有旱地、宜林雜木林地,通過新植、改造雜灌木補植毛竹等手段,構建毛竹和原有樹種為主的第二道人工植被生態屏障。
(4)在緊鄰新城的山下部,在保留較多農業水田的基礎上, 利用現有大量旱地、少量宜林雜木林地,通過新植、改造雜灌木補植毛竹等手段,構建毛竹為主、點綴水田和原有植被的第一道人工植被生態屏障。
(5)通過以上布置,最大化形成壯觀的綏江縣城南部生態屏障和竹海景觀。同時鼓勵開展天麻、竹蓀等林下種植和生態雞等林下養殖,以增加竹產業園區的經濟效益。在機動車登山公路、人行園路、觀景平臺附近布置車筒竹(楠竹)和少量滇潤楠、楨楠、烏桕、楓香等樹種,以增加面山林相的錯落感和色彩感。
3.3 造林模型設計
綏江縣新城面山風景林作為新縣城的生態屏障,在樹種規劃時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條件,在當地立地條件下能健康生長,且具備良好生態效益、觀賞效益和經濟價值的毛竹、車筒竹、慈竹等竹種。考慮到項目的定位是集生態、休閑、觀光、產業于一體,以及規劃區內經營措施主要以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復林分植被為主,所以規劃區內林種設計以生態林為主,輔以少量經濟林來規劃設計。同時,種植烏桕、元寶楓、紅楓、楓香、銀杏等色葉樹種,增加季相和色彩變化。具體采取以下三種造林模式。
模式1 :9 毛竹+1 車筒竹(楠竹)
該設計類型為毛竹、車筒竹(楠竹)和秋色葉樹種,采用品字形配置,包括:烏桕、銀杏、三角楓、楓香、元寶楓等,適宜新建竹林、改造竹林區,設計初植密度為:毛竹33 株/ 畝,株行距4×5 m,植樹穴80×80×60 cm ;車筒竹(楠竹)27 株/ 畝,株行距5×5 m,植樹穴80×80×60 cm。混交比為9 :1。該類型設計為風景林,同時也是生態林和經濟林。
模式二:6 毛竹+2 車筒竹(楠竹)+2 三角楓
該設計類型為溪谷兩側毛竹+ 楠竹+ 三角楓混交林,采用品字形配置,適用在云梯山和官斗山溪谷兩側,規劃在保留好原有植被的基礎上,補植毛竹、車筒竹(楠竹)和三角楓,構造滋潤縣城的水域生態廊道和屏障,其中,在云梯山片區溪谷兩側控制50 ~ 100 m,官斗山溪谷兩側控制在30 ~ 50 米。設計初植密度為,毛竹74株/畝(3×3 m),車筒竹(楠竹)27株/畝(5×5 m),三角楓27 株(5×5 m),混交比為6 :2 :2,混交方式為塊狀混交。考慮到項目區社會經濟條件可能達到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成林效果,故設計為風景林。
模式三:7 原生植被+1 車筒竹(楠竹)+2 秋色葉樹種
該設計類型為毛竹、車筒竹(楠竹)混交,采用品字形配置, 適宜現狀磨刀溪等山頂位置的原生植被保護區中,適當補種車筒竹(楠竹)和秋色葉樹種,形成以原有天然針闊混交林為主的第三道原始植被生態屏障。原生植被與補中樹木的混交比為7: 1 :2。
3.4 面山竹產業園發展前景
“老竹高高小竹長,不隨群卉自含芳;東風一夜春雷起,引領兒孫化鳳凰”。竹產業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云梯山竹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將有助于深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收致富,既可進一步做強做大“云南省竹基地第一縣”的品牌,又能渲染綏江人高雅人生、堅忍不拔的精神風采。中國、云南的少數名族對竹的運用從古到今體現了一種源遠流長的民族智慧和文明歷史。綏江縣竹類資源豐富,打造“滇境竹海”指日可待,可成為綏江竹產業的樣板園區和竹文化的展示窗口。
4 精品竹園
4.1 總體設計構想
精品竹園規劃將與縣城城市綠地系統相銜接,在滿足“綠” 的基礎上,兼顧“游”的需要。其選址位于環城南路縣行政中心后方山上,海拔約520~800 m 處,規劃設計占地約13.88 hm2 的精品竹園,作為集中展示各種珍稀竹種、竹文明、竹產業的核心窗口。包括翡翠山莊休閑度假區、珍稀竹類園、游覽觀賞竹區、特色樹種觀賞區、兒童游樂區、野營和運動區,停車場、園路。精品竹園的四個重要特點是①竹類植物專類園是低碳的生態游憩場所;②竹類植物專類園具有獨特的園林形式;③竹類植物專類園可以弘揚我國的竹文化;④竹類植物專類園可以帶動旅游區及竹產業的發展。
4.2 具體規劃
根據規劃功能需求,翡翠山莊以川滇兩地常見的連廊圍合形式,分別布置三進院落。1# 院落設置為竹文化養生館、竹文化博物館和竹文化餐飲館,總體占地面積約0.16 hm2 ;2# 院落設置為竹文化特色旅館,占地面積約0.15 hm2 ;3# 院落設置為竹文化傳習館及學員宿舍,占地面積約0.17 hm2。并于中心院落內設置各類與竹文化有關的景觀小品等,同時種植各類竹子以及本地特色植物,與山莊主題相互呼應,營造精致豐富的院落自然景觀環境。
精品竹園建筑總體特征突顯川滇風格,其平、立面布局靈活,大體對稱,局部稍有變化。規劃過程中,于建筑圍合而成院內設置通風天井布置景觀綠化,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建筑整體采用木穿斗結構,斜坡頂,開敞通透,輕巧自如。建筑整體色彩以素色為主,灰墻木柱,清新淡雅。突顯了強烈的地方民族建筑特色和蘊涵著深厚人文底蘊的建筑風格。
4.3 精品竹園發展
精品竹園的建成,將集中滿足竹文化的展示、生產加工、傳藝培訓、銷售、餐飲食宿和養生休閑等功能,結合原生態村落和本土文化,充分利用當地竹子等資源,規劃精品竹園景區,成為游人集中游覽的場地,打造風景林區中特色明顯、主題突出的專題園,集中展示竹文明、竹產業的核心窗口,成為綏江竹產業的重要參觀景點。
5 結論
在現場調研考察的基礎上,運用城市規劃設計學、生態規劃設計學、景觀設計學、園林工程學、植物分類學、美學、竹產業發展以及竹文化等多學科理論,采用文獻研究、親身實踐等研究方法,系統地對綏江新城面山規劃所涉及到的竹類植物資源進行了描述,對項目所在地的竹類植物生長環境進行了分析, 并在原有植被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適應當地環境的造林模式,明確了面山規劃中竹產業發展以及竹文化的體現與傳承,擴大了人們對面山規劃與風景林產業相結合的認識范圍,并將竹類植物同時應用在竹產業與觀光竹園中。通過此項目的歸納對比及實施,實踐并填補了竹類植物在城市面山規劃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鄭友苗, 邵 瓊. 竹文化對竹產業發展的影響探析——以浙江省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 2014, 42(17): 5530-5532.
[2] 孫曉睿. 竹類公園竹景觀評價研究[D]. 四川農業大學, 2011.
[3] 王 強. 竹類植物專類園規劃設計研究—以揚州大禹風景竹園為例[D]. 南京林業大學, 2012.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麻豆 | 色综合久久久 | 久久福利在线 | 97久久精品 | 999久久| 亚洲黄色免费 | 久久免费福利视频 | 免费成人av |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牛牛 |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 九九九久久国产免费 | 欧美激情xxxxx|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99久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日韩一级片 | 国产精一区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 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偷 | 综合久久五月 | 国产馆av|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全99 |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一区 |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黄色a级毛片 |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影视免费观看 |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 a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