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金融制度創新的研究與思考
作者:時間:2011-01-26 10:05:38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801次 ]
關鍵詞:縣域金融 制度創新
1 當前縣域金融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在體制變革和金融創新的強有力推動下,我國金融的市場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從縣域金融發展的角度看,一些體制因素制約著金融業在縣域范圍內更大的作用。 快速論文發表網
1.1 商業銀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作用減弱
1.1.1 商業銀行自身加強管理與縣域金融需求之間的矛盾。198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從降低管理成本、增強盈利能力、優化資產質量的角度出發,較大規模地收縮基層網點,上收管理和審貸權限,實行扁平化管理,這在客觀上帶來了縣域金融服務的消弱。
1.1.2 商業銀行管理模式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矛盾。縣域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轉型快、效益好,因此發展趨勢較好,對整個縣域地區的經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這些中小企業所在地大部分在農村鄉鎮,并采用租用土地和廠房的方式進行生產。這些土地和廠房有的屬當地村民委員會集體所有制,無法辦理兩證抵押,而中小企業的設備抵押則存在按年限折舊后抵押率低的問題,無法達到商業銀行提供流動資金需要抵押的要求,雖然現行信貸政策允許由專業擔保公司對中小企業擔保,但需要企業支付擔保費,綜合計算后的貸款費用達到10%的年息,企業負擔過重。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實行了比較集中的管理模式,對基層支行采取授權授信的經營方式,對信貸客戶有著嚴格的客戶評定條件和抵押擔保條件,從目前情況看,商業銀行信貸在縣域范圍的投放比較集中在大項目、規模企業、非生產性基礎建設項目上,限制了部分中小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同時,商業銀行在信貸方式上比較單一,主要采取抵押和票據貼現兩種方式貸款,而中小企業又無法滿足抵押條件,以上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一方面商業銀行放貸難的局面。
1.1.3 商業銀行經營方針與新農村建設的矛盾。從三農經濟的特點來看,這是一個受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兩種風險影響的生產過程。也必然造成影響農業收入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眾多小農戶或種植戶的生產相對分散,地域分布廣,收益性又較低,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多屬長期性投資,風險高,收回時間較長,這些特點導致了農村經濟的交易成本和資金的使用都較高,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遵循的原則只能是商業銀行原則,為了應對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帶來的更激烈的競爭,為了降低管理和監督成本,控制信貸風險,商業銀行對支持“三農”經濟只能是避而遠之。
1.2 農發行、農信社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為政策性銀行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信貸業務主要為糧棉油收購資金的供應與管理,雖然在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開發方面的業務有所拓展,但其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仍受到很大限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扶持重點地區和行業方面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農村信用社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與“三農”有著天然的聯系,尤其是近幾年農村信用社實行管理體制改革以后,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廣大農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支持“三農”的主力軍地位凸顯,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但是,由于農村信用社多年來積累的歷史問題較多,自身發展水平不高。對于龐大的縣域資金需求也是獨木難支,加上農信社在貸款定價方向擁有的單身決定權,利率普遍偏高,和現在農民、中小企業需求相對比較低成本的信用服務是不相吻合的。
1.3 配套金融服務跟不上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
縣域金融的發展還迫切需要擔保、抵押、保險等配套金融服務,在抵押方面,一些中小企業、農戶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沒有房地產證的房屋,小企業廠房設施等),商業銀行普遍不愿接受。而且雙方在估價上差別很大,即使銀行能夠接受這些抵押品,到時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抵押品拍賣市場去處理,在擔保方面,目前縣域經濟的擔保公司存在商業化趨勢,他們從商業角度出發,更愿意為一些有規模的企業進行擔保,縣域內欠缺為中小企業、農產品生產等提供小額擔保的機構,在保險方面,我國的農業保險經過20世紀90年代初期短暫的快速發展后,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目前全國僅有幾家成立不久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尚不足全國財險保費收入的1%,遠遠不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2 縣域金融制度創新研究
縣域金融的發展既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導和支持,還需要著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和民營金融機構等多種形式金融機構并存,進一步深化縣域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才能不斷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城鄉統籌建設提供必須的金融組織保證和金融制度保證。
2.1 人民銀行應發揮“窗口指導”作用
一是積極協調和督促指導基層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引導基層銀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貨幣信貸政策,增加對縣域經濟的有效信貸投入,切實改進縣域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二是加強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好政、銀、企之間的關系,幫助銀行和企業構筑信貸、項目交流平臺,推動銀企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三是強化政策引導,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各市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向縣域提供以增加信貸投入為主的金融服務,適當擴大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試點范圍,逐步放松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控制,調動銀行支持縣域經濟的積極性。四是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縣域企業的信貸投入。五是實施信用工程。完善銀行登記咨詢系統,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結合創建金融安全區,廣泛開展創建信用企業、信用鄉鎮活動,加大對守信企業、村鎮和個人的信貸傾斜,以增強全社會信用意識,在縣域努力營造誠信觀念和信用文化。 評職稱論文發表網站
2.2 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合作金融、民間金融機構應發揮應有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細胞因子與子宮內膜異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