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泌尿系結石36例療效觀察
【關鍵詞】 中藥 泌尿系結石 療效觀察
泌尿系結石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筆者自2007年以來根據多年經驗,采用中藥治療泌尿系結石,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資料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患者均為門診患者,經本院或上級醫院B超確診。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齡32~65歲。腎結石26例、輸尿管、膀胱結石10例,單側結石28例,雙側結石8例;結石最大1.5cm×0.8cm,最小0.3cm×0.2cm。其臨床表現: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痛引少腹,連及外陰,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
1.2 治療方法 清熱利尿,通淋排石。方藥組成:石韋散加減。石韋10g,冬葵子12g,瞿麥12g,滑石15g,車前子(單包)10g,金錢草60g,海金沙12g,雞內金12g。若腰腹絞痛者,可加芍藥、甘草,若尿中帶血,可加小薊、生地,尿中有血條血塊者,加川牛膝、赤芍、血竭,若兼有發熱加蒲公英、黃柏、大黃。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約10天左右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多飲開水,多運動。
1.3 療效標準 臨床治愈:結石排出,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石排出;好轉:部分結石排出,癥狀減輕,B超復查多發結石的部分排出;無效:臨床癥狀未見好轉,B超復查無變化。
2 結果
36例患者中33例臨醫學核心期刊論文發表 床治愈,占91.6%,2例好轉,占5.6%,1例無效,占2.8%。
3 討論
泌尿系結石臨床多見,在祖國醫學中屬“淋證”范疇。“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淋證病位在腎與膀胱,且與肝脾有關。其病機主要是腎虛,膀胱濕熱,氣化失司。由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過度,釀成濕熱、下注膀胱,濕熱久蘊,煎熬尿液,日積月累,結成砂石,則發為石淋。淋證有虛有實,初病多實,久病多虛。因該組患者發病日短,出現舌紅、苔薄黃的濕熱實證。故以石韋、冬葵子、瞿麥、滑石、車前子清熱利尿、通淋排石,加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以加強排石消堅的作用。芍藥、甘草緩急止痛,小薊、生地涼血止血,川牛膝、赤芍活血祛瘀,蒲公英、黃柏、大黃以清熱瀉火。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尿、通淋排石之效。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