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消毒必要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討對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別對急診科觀察室、呼吸科、心內科、神經科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采集樣本150份,分為消毒前、消毒后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消毒前被采樣的50份終端氧氣插孔的細菌污染率為100%,消毒后細菌污染率分別為32%和8%。結論:安裝氧氣表前,應先對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進行消毒。
【關鍵詞】 中心供氧;氧氣插孔;消毒
中心供氧裝置是醫院搶救治療的必備設施,當患者吸氧時與其相連接。在吸氧過程及日常消毒中,如不嚴格控制各環節的消毒與保潔,極易發生院內感染。為防止因吸氧而造成呼吸道醫源性感染,臨床上普遍只重視對氧氣濕化裝置的消毒而對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的消毒常被忽視。即使是利用紫外線行空氣消毒時,也很難做到對終端插孔的消毒,且全國醫院目前尚無統一的消毒管理方法[1]。本文針對此處細菌污染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中級工程師論文發表
從本院急診科觀察室、呼吸科、心內科、神經科等病房的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采集樣本,并分別將各處采集的樣本隨機分為三組,第一組為消毒前采樣,即用無菌生理鹽水棉簽以螺旋式擦拭氧氣出口處的管腔部分,然后將棉拭子放入盛有10mL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內送檢。第二、三組為消毒實驗組,一組用75%的酒精棉簽以螺旋式擦拭終端氧氣插孔處的整個管腔部分,待5分鐘酒精揮發后,用上法采樣送檢。第二組,用術潔碘棉簽同法消毒后,待5分鐘用上法采樣送檢。實驗室將每個已采樣試管振打80次后,涂抹接種于普通營養瓊脂平板,放37度溫箱培養24小時,進行細菌計數。培養結果判斷,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中各類標準判斷,其中Ⅲ類區域物品表面菌落數≤10cfu/cm2為合格。
2 結果
各組中心供氧終端插孔樣品培養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消毒前被采樣的50個樣品的細菌污染率為100%。消毒前與各消毒后5分鐘細菌污染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三組中心供氧終端插孔物表培養結果 (略)如何發表護理論文
3 討論
本次檢測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在未消毒的情況下污染率100%,是引起院內感染潛在的危險因素。對供氧終端氧氣插孔采用75%酒精或術潔碘消毒5分鐘,均可大大減輕其污染程度,但術潔碘效果更好。因此,建議每次安裝氧氣表前,先用術潔碘消毒中心供氧終端插孔,10分鐘后再為病人吸氧。
用術潔碘消毒優于75%酒精消毒,術潔碘屬高效消毒劑,在短時間內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基本能達到殺菌要求,為保證消毒效果,在消毒10分鐘后再使用。我們建議選用術潔碘為常規消毒劑,對長期吸氧者應每周常規消毒中心供氧終端氧氣插孔一次,以預防感染。
由于接受氧氣治療的患者絕大多數是危重或手術后病人,其機體免疫力低下,供氧終端一旦染菌就可導致病原菌傾入輸氧導管,經氣流入濕化液,通過霧化微粒進入呼吸道,對免疫力低下患者造成下呼吸道感染,有資料表明在醫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2]。
已有學者對醫院內感染的經濟損失進行了探索性研究,證實內科系統的經濟損失最高,而以下呼吸道感染所給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多[3-4],因此應重視供氧終端插孔的消毒,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的機會,為患者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米巖麗,劉曉云,白啟均.氧氣濕化裝置污染情況分析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42-43.
[2] 王樞群,張邦燮.醫院感染學[M].重慶:重慶科學技術出版社分社,1990:377-342.
[3] 邊紹蘭,李衛光,陳方遠,等.山東省各級醫院感染經濟學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0(2):100.
[4] 關安華,任南,文毛細,等.193所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8):561-564.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