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沉默法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作者:時間:2011-01-15 14:30:26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918次 ]
沉默法是美國教育家Caleb Gattegno 設計的一種外語教學法。該教學法認為,外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保持沉默,讓學生多開口;其總體目標是通過對語言類基本要素的訓練,培養初學者的聽說能力。英語教學要求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主要是起到主導作用;從這一點來看,沉默法與大綱要求不謀而合。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差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他們早期學習的不成功體會,學生們對英語學習有一種恐懼、厭惡的心理。Gattegno 的研究非常注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強調“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 會計論文發表
中職學生的心理值得研究,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言行舉動,都可以從學生的家庭、受教經歷、社交經歷中得到合理的詮釋。例如,他們缺乏自信——表現為極度自卑或自負。因為他們在中小學階段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在單一的評價標準下,父母、老師的指責,同齡人的蔑視,使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學生對英語學習已經喪失了興趣,放棄了希望。這就造成了在高中階段的英語課堂上,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參與課堂活動;部分學生則是“不屑于”參與課堂活動的現象。
針對心理問題,我在設置課堂活動時,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第一步,學生要發自內心地堅信:其實英語不是學不會的!我會讓學生回想自己幼年學習讀書寫字的經歷,告訴學生外語學習規律也大同小異,并非不可逾越。這時,我會播放中國主持人大賽的英語視頻,其中不乏名人用broken English 回答提問的片段,搞笑之余,學生會得到一些安慰:“其實,沒準我也行!”我注意到,每當這時,即使平時不敢和我對視的學生,或是一副不屑一顧的表情的學生,都會關注這段視頻,略帶驚訝的眼神里流露出隱隱自信。此時語言已屬多余。這樣,我就給下一步的課堂活動奠定了幾分群眾基礎。這里滲透著沉默法(the Silent Way)的思想,關注了人的心理層面,關注到人性。
中職教育面向初中畢業生,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5 歲至19 歲之間,正值青春期,憧憬成熟,努力掙脫幼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部分學生因家庭疏管教,與社會人員接觸較多,不乏有學生故作老成。他們迫切的想表現出自己的成熟、有擔當;面對問題時,努力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掌握決定權,不喜歡過多說教。針對這一特定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任務教學法和沉默法(the Silent Way)。任務教學法在本文中不加贅述,僅舉例說明一下沉默法的使用。 普通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受到極大的高考壓力,所謂素質教育不免大打折扣。職業教育卻恰恰相反,它更側重于培養學生在特定環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說是貫徹素質教育的一個絕佳的平臺。沉默法(the Silent Way)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認為教師不應大量“灌注”知識,而應盡量“沉默”;在學生學習外語時,應該鼓勵他們多聽、多思考,在動腦的基礎上開口,這是另一種意義的“沉默”。小組討論或辯論是英語課堂常用的活動形式,“教師緘默”的原則在這里應該得到最大尊重。活動進行中,教師盡可能的少說話,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討論中不斷自省并完善自己。我經常在課堂上抽出部分時間,讓學生就教材中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加以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并不期待驚人之語,也不評論對錯,只要學生練習了口語,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即可。
在沉默法、一問世之時,人們更多地關注其外在的一些特征,但是,在其隨后的發展中,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到這種教學法的精神內涵,即上文提到的“沉默”。當沉默法應用于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時,它也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就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課堂而言,實施沉默法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把握時間;(2)把握學生的參與程度;(3)發揮老師的監督指導作用。(4)做好知識鋪墊。 職稱論文發表網
由于學生基礎知識單薄,他們未必能完全憑借個人能力將活動開展下去,“教師緘默”是有限度的。我會把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單詞、句型先羅列出來,供學生下一步使用,降低難度,助他們一臂之力。應該說,the Silent Way 在中職階段的英語課堂中具備了自己的變體,某種程度上說,它也許限制了學生的自由度,但是,正是這種有約束的自由對于中職英語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少了教師的說教與評判,學生更大膽的參與其中,甚至樂在其中;有了教師的約束、監督、幫助,活動的組織形式得以落實,正是雙贏。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有一段話,被廣大外語教師奉為典范,用它規范自己的課堂活動設計,用它激勵自己的外語教學:“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英語課堂教學中,“參與”有多么的重要!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不和諧的一幕:教師苦口婆心,學生昏昏欲睡。除卻學生本身基礎太差、學習興趣匱乏等抱怨之外,我們是否也該自問,為什么我們教師設置的活動無法吸引學生?我想,解決學生學習英語的畏難情緒,幫他們打開心結比僅僅從知識結構上查缺補漏可能更加重要。那么,在教學中采用沉默法不失為一種上佳選擇。
參考文獻
〔1〕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y Jack C.Richards and Theodore S. Rogers
〔2〕胡壯麟主編.語言學教程(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
〔4〕羅巖、陳紫天、林冬梅等.教育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施良方等.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6〕徐世貴編著.教師自主成長〔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22種唇形科植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