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qū)菜用甘薯的無公害栽培技術
【內容摘要】:結合武平縣種植菜用甘薯的經驗,從生產基地選擇、品種選擇、播種育苗、移栽定植、科學管理、防治病蟲害等方面著手,總結山區(qū)菜用甘薯的無公害栽培技術。
【關鍵詞】: 菜用甘薯 無公害 栽培
武平縣地處閩西山區(qū),氣候、土壤非常適宜種植甘薯。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增大,作為保健型綠色蔬菜的菜用甘薯深受歡迎和重視,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菜用甘薯是指取其莖蔓生長點以下12 厘米-15 厘米左右的幼嫩莖葉作蔬菜用,具有質地鮮嫩、爽口、無苦澀味、味甘等特點的甘薯品種。菜用甘薯莖葉含用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C 以及鐵、磷、鈣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經常食用可預防心腦血管、消化道等疾病。菜用甘薯的主要栽培目標是地上的細嫩莖葉而非地下塊根,無公害栽培與環(huán)境、土質、施肥與用藥等栽培選擇方式密切相關。
武平采用大棚栽培和露地大田栽培相結合的方法,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一次栽插,多次采收。一般畝產鮮莖葉達2800 千克以上,當前市場批發(fā)價為5.0 元/ 千克-8.0 元/ 千克,經濟效益顯著。
1 生產基地選擇
1.1 產地環(huán)境
種植地要求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遠離工業(yè)區(qū),無廢水、廢氣、廢渣等“三廢”及病源微生物污染,空氣質量、灌溉水質、土壤質量應符合NY5010-2002 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1.2 土壤選擇
應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質疏松的沙壤土為好,有利甘薯生長發(fā)育,從而獲得較高的產量、品質及效益。
2 品種選擇
應選用經本地引種、試驗示范證明其莖葉產量高、分枝再生能力強、抗性好、口感嫩滑、食味清香、漿汁多、絨毛少、含糖量適中、蛋白質含量高的菜用型甘薯,如福薯7-6、福薯10 號、福薯18 號、莆薯53、百薯1 號、浙紫726 等品種。
3 無公害栽培技術
3.1 播種育苗,培育壯苗
菜用甘薯可全年種植,適宜種植時間為3 月份-10 月份。冬季栽培宜采用大棚+ 小拱棚+ 地膜三層保溫育苗,春季栽培宜采用小拱棚+ 地膜二層保溫育苗。選擇地勢較高,無病蟲危害,土層深厚的田塊做苗地,下種前1 天起畦做苗地,苗床深20 厘米、畦面寬100 厘米,溝寬20 厘米,床底鋪一層有機肥后澆水覆土。選擇無病蟲害完好的100 克-250 克左右的種薯塊。將薯塊排放于床苗中,間距10 厘米左右,種薯排好后覆蓋3 厘米左右的細土,并澆水保溫,然后蓋上地膜。當有60% 薯塊出芽后揭掉地膜,當晴天氣溫在20℃以上時,應及時打開拱棚膜和大棚膜兩端通風,防治高溫燒苗,保持苗床溫度25℃ -30℃,濕度以床土見干濕為準。
3.2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當薯苗長至25 厘米左右,有6 張-8 張完整葉片時,就可以剪苗或移栽大田了。
大田種植應選擇疏松肥沃、通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采用畦作方式,移栽前1 天-2 天翻地耙畦,整畦規(guī)格為畦寬100 厘米、溝寬20 厘米,株距15 厘米,行距20 厘米,每畝栽插1.8 萬株左右。種植時要保證薯苗2 個-3 個節(jié)位入土,壓實根部土壤,澆定根水,有利薯苗早生快發(fā)。冬春大棚種植時要根據(jù)棚溫及時開窗( 膜) 通風透氣,以防燒苗。薯苗扦插成活后及時打頂, 促進分枝生長。
3.3 科學施肥,合理管水
1. 肥管 肥管原則是重施有機肥,多施、薄施速效化肥。每畝基肥可用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1500 千克-2000 千克,或三元硫酸鉀復合肥25 千克-30 千克。每次采摘后及時追施尿素和鉀肥,畝用尿素5 千克-10 千克、鉀肥5 千克-10 千克, 做到看苗追肥。
2. 水管 水管原則是勤澆水保持較高的濕度。除了栽插時要及時澆足水分并注意遮陰保苗外,為保證莖葉的鮮嫩度,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勤澆水,每次采摘后施肥后都要及時澆水。
3.4 防治病蟲,無公害化
甘薯是旋花科植物,相比其他蔬菜病蟲害危害較輕。無公害栽培防治原則是以農業(yè)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鋪,盡量少用農藥、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主要害蟲是斜紋夜蛾,栽培上強調通過農藝措施如清除田間及地邊雜草,加強田管人工滅卵及初孵幼蟲、拉防蟲網、懸掛性誘劑殺蟲燈等方式控制蟲害。如發(fā)生較大的蟲口暴發(fā)則可采用藥物防治,應掌握在3 齡前局部發(fā)生階段使用農藥,使用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百蟲清等進行噴施,但要注意在采收莖葉前15 天應停止施藥。結合人工滅蟲可有效降低蟲口密度和用藥量,實現(xiàn)栽培的無公害化。
3.5 適時采摘,增產增收
栽植后30 天左右,薯苗或分枝長至20 厘米-25 厘米時即可開始第一批采收,可直接用手采摘。采摘長度一般是嫩莖長度12 厘米-15 厘米左右,有2 片-3 片葉。采摘時要注意每條分枝保留1 個-2 個節(jié)和至少1 片以上的完全葉,這樣才能通過腋芽生長實現(xiàn)多次分枝,多批次采收,以獲高產。此后,凡達到適當長度的莖尖均可采收,在3 月份-10 月份,每隔7 天-15 天就可采摘一批,一般可采收10 批次左右,全生育期鮮嫩莖葉產量每畝可達2800 千克以上,畝產值上萬元。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fā)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shù)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fā)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lián)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