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大豆新品種臨豆九號高產穩產性分析
作者:時間:2011-01-05 14:21:30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037次 ]
關鍵詞大豆;臨豆九號;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
臨豆九號系山東省臨沂市農業科學院采用有性雜交,經多年系圃選育成功的高產大豆新品種,組合為長葉18×臨145。2008年3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魯農審2008028;同年9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國審豆2008006;2007年11月通過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保護權號為CNA004507E。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8d,屬中晚熟夏大豆品種。株高74.7cm,卵圓葉,白花,棕毛、落葉、不裂莢,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主莖15節,有效分枝3.0個,單株有效莢數44.1個,單株粒數80.9粒,單株粒重13.7g,百粒重20.3g,籽粒橢圓形、黃色、無光、褐色臍。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SC3株系,抗SC7株系;中抗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粗蛋白質含量43.80%,粗脂肪含量19.18%。適宜于魯、蘇、皖、豫麥豆兩作區春夏播種植。
1材料與方法
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1.1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參加2007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域試驗的12個材料,分別為菏01-13、臨豆九號、B0510、鄭97196、蒙9434、冠豆1號、泛豆5號、中作J4032、邯601、石豆142、周豆17和徐豆九號。
1.2試驗設計
按統一試驗方案,在徐州、宿州、駐馬店、周口、濟寧、菏澤、阜陽、蒙城、商丘、淮安、灌云和臨沂實施,設12個處理,即每個材料為1個處理,以徐豆九號作對照(CK),3次重復,小區面積12m2,管理同一般大田。收獲時分小區單收、單脫,其他常規調查適時進行。
1.3 試驗方法
分析方法采用與區域試驗所用對照品種相比較的方法進行,以比對照增產百分比和產量位次評價品種高產性能,產量穩定性參照Francis提出的以品種平均產量為參數,以變異系數來度量產量的穩定性[1-4],以溫振民等提出的高穩系數法綜合高產性和穩定性[5],適應性根據作物產量是由基因和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的原理,采用把參試品種在各試驗點的平均產量作為依變量,以各參試點全部供試品種的平均產量(環境指數)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以其回歸系數的大小來度量品種的適應性[6]。并利用決定系數來判斷回歸系數估測值的可靠度[7,8]。
2結果與分析 職稱論文怎么發表
2.1高產性
在2006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試中,以徐豆九號為對照,臨豆九號平均產量2 474.24kg/hm2,11點8點增產,比對照徐豆九號增產7.93%;經方差分析,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產量第3位。在2007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試中,以徐豆九號為對照,臨豆九號平均產量2 503.94 kg/hm2,12點9點增產,比對照徐豆九號增產6.71%;經方差分析,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12個參試品種產量第2位,其中濟寧試點單產超過3 000kg/hm2。在2007年黃淮南片夏大豆生產試驗中,以徐豆九號為對照,臨豆九號平均產量2 483.38kg/hm2,6點全部增產,比對照徐豆九號增產10.16%;經方差分析,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9個參試品種產量第2位,充分展示了該品種的高產性能。
2.2穩產性 學術論文發表
以2007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試各品種在各試點產量的變異系數來衡量品種的穩產性,對各參試品種在區試中的平均產量進行變異系數分析見表1。結果表明,臨豆九號和對照品種徐豆九號的變異系數分別為12.527 1%和13.626 4%,明顯低于對照,其穩定性優于對照;在所有參試品種的比較中,臨豆九號居參試品種產量穩定性第1位,且產量居所有參試品種第2位,屬于高產穩產型品種。試驗示范結果表明,臨豆九號可在魯、蘇、皖、豫等黃淮麥豆兩作區推廣種植。
2.3高產穩產性綜合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產量較高的品種依次為B0510、臨豆九號、鄭97196和泛豆5號,對照徐豆九號列產量第7位,穩產性較好的品種依次為臨豆九號、泛豆5號、鄭97196和徐豆九號,因此高產大豆新品種臨豆九號無論從產量水平還是穩定性上,都優于對照品種。
作物產量是遺傳基礎產量和生產環境產量的總和,溫振民[5]將遺傳基礎產量占目標品種產量的百分比稱作高穩系數,可用公式高穩系數(HSC)=(1-(Xi-Si)/1.1Xck)×100%表示,式中Xi和Si分別為第i個品種的平均產量和標準差,Xck為對照品種的平均產量,HSC越小,表明該品種的豐產穩定性越好,反之則豐產穩定性越差。由表1可以看出,臨豆九號產量較高,HSC最小,屬高產穩定性最好的品種。
2.4適應性
以參試品種在各試驗點的平均產量作為依變量,以各參試點全部供試品種的平均產量(環境指數)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以其回歸系數的大小來度量品種的適應性時,當b=1,表示該品種具有平均適應性;當b<1,表示該品種的適應性高于平均適應性;當b>1,表示該品種的適應性低于平均適應性。從表2可以看出,在大豆區域試驗中臨豆九號的回歸系數明顯小于1,也小于對照品種的回歸系數,說明該品種對不同的生態條件具有較好的適應性,且其適應性要好于對照品種;加之臨豆九號產量明顯高于對照品種徐豆九號,增產6.71%,表明該品種是一個高產而適應性強的品種。在用決定系數來判斷回歸系數估測值時,其相關系數達顯著水平,表明該回歸系數估測的理論產量是可靠的,因而品種適應性分析也是可信的。
3結論與討論
分析結果表明,臨豆九號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示范推廣實踐證明:該品種實現了產量構成因素的高度協調,在優良性狀互補、干物質積累和凈光合率提高方面有突出創新,生產中加強田間管理,保證營養需求,防治病蟲害,提高光合效能,對提高大豆產量具有積極意義。該品種在中高水肥條件下,表現高產、穩產,是一個極具推廣潛力的大豆新品種。
針對臨豆九號適應性強、增產潛力大的特點,在生產推廣中應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大的優勢,做好黃淮麥豆兩作區大豆推廣工作;鑒于臨豆九號中晚熟、結莢多、粒重高的特點,在生產中應采取措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優勢:一是搶時播種,合理密植。夏作時搶茬早播是高產的關鍵,早播能延長其生育期,增加營養物質的積累,避免后期的低溫危害,有利于提高大豆產量。研究結果表明,臨豆九號播期與密度間存在極顯著負向互作效應,早播時密度宜低,晚播時密度宜高。6月8~10日播種,宜留苗13.05~14.40萬株/hm2。以后每晚播1d,增加1.5萬株/hm2為宜。二是科學肥水管理。整地前施有機肥15~30t/hm2,同時配合施用速效氮、磷化肥,宜施純氮120~150kg/hm2,五氧化二磷160~190kg/hm2。三是加強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4參考文獻
[1] 范濂.農業試驗統計方法[M].鄭州:河南科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