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
生的需求,從“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
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可見,語文課程應該充分發
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作用。
參加工作多年,因為自己從走出學校到走上教師崗位,更
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學生的接觸也比較多,通過我與他們的
相處,一部分學生的價值觀真的讓我覺得匪夷所思,下面我就
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我們高二年級語文組為了培養學生的
表達能力,在全校統一舉行了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高二(8)
班一位同學的演講題目是《說說生活和學習的一些事》,他在
演講中講到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關系,沒有
關系就辦不成任何事情。在他的演講結束后,我問同學,你們
同意這位同學的觀點嗎?全班同學異口同聲的回答到同意。我
說,我不太贊同,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不正之風,但人最重
要的還是靠自己。學校是學生生活和成長的地方,我們作為教
師,不僅應該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引導他們健康的成長。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
理特點,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教學語言中的情感因
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期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情感態
度和價值觀的目標。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語文教材中,情景交
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劇
作,占相當比例,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
感染力。有助于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時,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青年學生的內心是一片洶涌的大海,從
來沒有平靜過,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感情共鳴,
適時的情感發泄。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
素,采用朗讀引發、研讀體味、情景再現、情境體驗、背景穿插、
烘托渲染等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使之與作者
產生共鳴,進而理解課文、發展情感。導情要適度,要圍繞理解
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進行。導情還要適時,要在學生情感
思維出現障礙時加以導引,并要設法上升為理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語言的激情作用。教師的教
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
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
的語調,富于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要富于美感, “曉
之以理,動之以情”,并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以激昂的情緒,
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結合為主體
語言,聲情并茂, “一石汽船起千重浪”,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
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這樣既有助于
理解,又有利于學生情感發展。
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熱烈高漲的情緒,絕不
把個人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以免影響學生。教師不是“圣
人”,也有七情六欲,難免不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但作為一名
好的教師應在進入教室前調整好心態,醞釀好感情,拋棄一切
“俗世雜念”,進入教室的一瞬間就要進入一個“演員”的狀態,
并要盡力確保整個教學過程的情緒飽滿。這是教師能否進入
“角色”,調動學生情感, “演出”成功的前提。有的教師在上課
時情緒不高,面無表情,自己講的無趣,學生也會聽的如同嚼
蠟;有的教師常在課堂上發牢騷,說些不負責任的話,結果把
錯誤的情感傾向和情緒表達方式教給了學生,影響了學生正
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由此看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
的教學藝術,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而且還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
質和積極、健康、豐富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情感教育,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階段的學生智力水平已經發展得和成人差不多,但
是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有著一定的矛盾性,體現如下:政
治上具有探求性,觀點上帶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進取性,認
識上帶有片面性、目標上具有時代性,需求上帶有享樂性;思
維上具有求異性,心理上帶有逆反性。意識上具有自主性,處
事上帶有自私性;行為上具有獨立性,生活上帶有依賴性;性
格上具有開放性,意志上帶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廣泛性,情
感上帶有沖動性。這些特性都是高中學生在成長中必經的階
段,教師應該積極幫助他們,這就要求教師多一分寬容與耐
心,多給予學生正能量,耐心引導幫助學生,讓其能夠正確的
克服這些矛盾,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僅對學生有好處,對教
學也將產生積極的效果。學生 " 親其師 " 方能 " 信其道 ",如
果學生厭惡甚至憎恨教師,那么對其所教學科也自然沒有學
習熱情。如果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那么就
能明白老師不是學生的敵人,學校不是“囚禁”他們的“監獄”。
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僅能夠全身心的投
入學習,而且還能幫助他們正確理解課文中傳達的情感。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一件雙贏的
事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視的,語文教師
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一非智力因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
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變單純的知識教育為素質教育,為社
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下一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材的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