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都能更直觀的說明問題。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能激
發學生的思維、增大課堂容量,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創設出立體化教學空間,能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化學課堂教學 應用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成為
必然的趨勢。而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是一門以
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有其特殊的魅力,它生動、直
觀地揭示了化學變化的規律。許多概念和理論都是在次基礎
上建立起來的。現在化學實驗、化學模型及多媒體計算機、
光盤、投影等各種教學媒體廣泛應用于化學教學,如何選擇
教學媒體以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不同的教學媒體有不同
的教學功能。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
礎,化學實驗具有生動、直觀、形象、鮮明的特點,對激發
學生興趣、培養科學思維、形成科學技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以多媒體技術為靈魂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賦予傳統媒體新的
內涵,它有如下特點 :(1)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有機
結合,可不斷激發學生興趣。(2)傳輸信息量大,可豐富學
習資源。(3)操作的可重復性,有利于知識的接受與鞏固。(4)
交互性強,有益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培養。因此,在化學教學
設計中,必須根據化學學科特征,將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優化
整合,以實現教學目標。下面我談談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
得。
1. 模擬實驗,激發興趣
許多化學現象是試驗無法完成的,如,微觀結構現象。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能依據掛圖、板書或者語言進行教
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理解以及掌握所學知識。
因此,只有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應用化學課件,以往的一些難點就會迎刃而解。例如《,分
子原子》一課,教師利用多媒體講解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時,
學生在大屏幕上看到電子顯微鏡將水放大幾十萬倍所拍攝下
的閃爍星點的水分子,它是構成水的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
一滴水的質量及水分子的個數。教師再加以適當的講解,使
學生對分子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及掌握。再如,一滴
水中分子個數之多及水分子質量極小 ;碘分子間隔增大或縮
小引起物質狀態的變化 ;硫與氧氣發生反應中分子的改變,
以及氨分子運動導致酚酞變紅,使學生在觀察中體會,發現
分子的特性,從而達到利用分子的性質揭示現實生活中的熱
脹冷縮、濕衣服能曬干等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把一些單調、枯燥,不能引起學
生興趣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掌握教學難點和重點,
化難為易。
2. 輔助教學,突破難點
現代計算機技術能夠準確的對圖像、聲音等傳播媒體進
行處理,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將抽象變為具體,靜態變為動態,
圍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 ;把宏大場景作縮微處理 ;把瞬變做
定格分析,化枯燥為生動。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表達
的障礙等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達到教師輕松講解,學生快樂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對學習充
滿興趣。
如,在《物質構成的奧秘》一章中,很容易使學生感到
內容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傳統的演示不能使學生很好
的掌握所學知識,計算機的二維及三維的圖像與動畫模擬將
能夠達到其它教學手段無法或很難達到的效果,使學生有了
直觀的感受,能比較科學準確地理解原子、分子、離子的特
征。比如在“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一節中有關“原子的構
成”問題,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照片來解釋,也可以
用相關模型進行直觀教學,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則讓學生
誤認為原子是一些實心的幾何體。如果改用多媒體課件模擬,
就會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生動,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3. 創設情境,提高效率
在教學中不斷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激發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化學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而化學實驗
和多媒體教學在此不謀而合,運用化學實驗和多媒體技術,
通過生動、直觀、有啟迪性的演示,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
學生通過感悟,體驗,內化為內心深處的需要傾向,會逐漸
激發出學習興趣,會從情境中發現問題,進而探究問題,提
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需要,適時
設計化學實驗和多媒體畫面進行教學。如在第一堂化學課中
一開始我設計的兩個趣味實驗 :用酚酞試液和 NaOH 溶液做
“滴水成血”的實驗 ;用少量 KMnO 4 粉末和濃硫酸做“魔棒
點燈”實驗,一下把學生引入了奇妙的化學世界。在《奇妙
的二氧化碳》一節中,開始設計了多媒體動畫“死狗洞”的
故事,畫面展示一個人牽著一只狗走進山洞,走著走著狗叫
了幾聲就躺倒死去,而人卻安然無恙。學生一下就興趣高漲,
紛紛提出自己的猜想。又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
我設計了用注射器、藍色的石蕊試紙、蒸餾水、NaOH 溶液
和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對比實驗,來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及二氧
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學生通過實驗的探究和呈現,不斷
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體會化學學習的快樂。為說明二氧化
碳的用途,我又呈現了干冰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等畫面,
讓學生自己歸納。這樣在教學中交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化
學實驗進行情境創設,使教學從無形到有形,從平面到立體,
拓展了教學空間,改變了講、聽、問、答直線式的信息傳遞
反饋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被一個個新奇的情境問題所
吸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效率。
總之,整合多種化學教學媒體,減少使用教學媒體的盲
目性,發揮各種教學媒體的最大功效,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
適時地獲得生動、形象的化學知識,使我們的教學重點、難
點突出,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劉春芳.中華現代教育
[2]胡霞.化學多媒體CAI的應用評價及前景展望[J].化學教
學,2008,12
[3]蔡素萍.多媒體教學與化學實驗[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2(10)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下一篇:實踐著,成長著,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