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鄉村賭博的危害性及治理的新路徑
作者:時間:2011-01-12 15:06:21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2073次 ]
論文摘要:賭博是一種沿襲千年,它以其特有的亞文化習俗的穿透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非罪性的小額賭博現象在鄉村更是數不勝數,小額賭博現象的蔓延,已經成為巫待解決的農村社會問題,而以往賭博治理的思路偏重于強制性的法律、治安手段,忽視了農村文化建設對賭博治理的意義和作用。本文通過對鄉村小額賭博危害性的深入剖析,提出“以文治賭”的思路,為鄉村小額賭博現象的遏制提供一條可持續的路徑。
一、鄉村賭博:一個不可小覷的農村社會問題
賭博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嚴重的社會腐蝕劑和犯罪滋生源。1997年我國修訂的《刑法》載明,“賭博是指用斗牌、擲般子等形式,靠機運和僥幸拿錢財作注比輸贏的行為”。其中,“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開設賭場或者以賭博為業”的屬賭博罪。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又出臺了《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其中規定“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帶有少量財物輸贏的活動,不以賭博罪論處”。《解釋》的出臺,一方面有利于集中焦點打擊賭博犯罪,劃清了罪與非罪的界限。另一方面,由于許多農村群眾特別是基層干部對《解釋》中小額賭博活動(即群眾日常所說的“小賭,,)的理解不夠全面、準確,忽視了小額賭博活動的危害性。以至近年來,鄉村賭博在小賭“合法化”的影響下呈蔓延之勢,并成為新的犯罪滋生源。鑒于此,本文所研究的鄉村賭博即指非罪性的小額賭博現象。毋庸置疑,對于賭博犯罪活動,必須依靠法律手段嚴厲打擊。但也應看到,賭博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積淀的社會亞文化現象,對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有著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面對當前鄉村大量存在的非罪性的小賭現象,單純的法律手段往往難以奏效,需要尋找切實可行的治理與疏導之策。
二、鄉村賭博:新農村建設的絆腳石 中國論文發表
鄉村賭風的盛行無疑是新農村建設的絆腳石,賭風的蔓延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發展,不利于鄉風文明的建設,也不利于新型農民的培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鄉村賭風蔓延對個人和家庭產生的負面影響,極易成為影響整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腐蝕劑。
(一)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自古以來賭博都是對正常的生產勞動具有破壞作用的經濟活動,目前中國農村的賭博活動就嚴重影響著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首先,雖然單個村民在小額賭博過程中賭資不大,但若從全村、全市以至全省來看,每天滯留在賭桌上的賭資相當驚人。筆者為此做了一個調查并進行了大致的估算:以安徽某村為例,該村參賭人員的平均比例為73.7%,現有村民1898人,那么全村大約有1400人參賭,而在這些參賭人員中,如果按照其所在鎮幾乎天天去參賭的7.1%的平均比例推算,那么一天中就至少有100人左右參賭,而以.安徽平均每天50元賭資計算,其參賭人員的平均比例是59.5%,幾乎天天去參賭的比例是6.7%,以安徽全省3750萬農村人口為例按照以上方法推算氣那么全省平均每天就有7500多萬元滯留在賭桌上。這些原本可以用于生產的資金現在只能在賭桌上流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產資金的流失,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實現。
除了資金的流失,農村勞動力資源的荒廢也是賭風蔓延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倘若大量的勞動力把原先用于生產、勞動的時間都投入到賭博活動中,就會使得大量勞動力資源荒廢。筆者為此也作了一個估算:仍以安徽某村為例,在幾乎天天都參賭的人員中,如果平均每人每天有4個小時花在賭博上,那么該村平均每天至少又將損失400個小時的勞動力資源。以安徽全省為例,按照上述方法推算,那平均每天至少有高達600萬小時的勞動力資源的損失。顯而易見,這對于全省經濟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二)不利于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高級職稱論文發表
農村的穩定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提,日漸蔓延的賭博活動破壞了鄉風文明,正成為農村不穩定的重要根源。首先,賭博盛行破壞家庭關系的和諧。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在中國農村有著重要的意義。賭博正成為引起家庭糾紛的導火索。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常常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長期沉浸在賭博之中,不僅會疏忽對于孩子的教育,更會對孩子的道德規范與行為模式產生不良的教化作用,從而對作為新農村建設未來主力軍的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了消極影響。其次,賭博盛行容易破壞農村的鄰里關系和社會風氣,使得農村社會凝聚力減弱。在正視鄉村賭博所具有的聯絡感情的功能外,更應該注意到賭博活動的蔓延對于鄰里關系的破壞作用。倘若鄉村賭博活動盛行,使得熟人社會中傳統的鄉鄰關系日益蒙上一層經濟利益,交往過程變得經濟化,村民往往會重利輕義,重錢輕德。而由于賭博引起的糾紛、矛盾更是嚴重影響了鄉村社會中良好的社會風氣。
(三)不利于新型農民的培養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守法制的新型農民是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基礎”。只有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的渠道,引導村村謀發展、戶戶思創業,不斷提高經營現代農業的水平。而當前日趨盛行的鄉村賭博現象正逐步侵蝕著農民的發展意識、效率意識和竟爭意識,農民的綜合素質難以提高。首先,小額賭博活動對于農民個性發展極為不利。一方面,小賭行為容易使參賭人員受到賭博輸贏的困憂,而產生心理失衡,帶來失落、自卑感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另一方面,由于賭博極具刺激性,容易導致參賭人員沉酒于賭博活動中,從而精神空虛,不思進取。其次,賭博行為不利于農民培養正確的致富觀念。隨著改革號角在我國農村社會的吹響,致富己成為農村居民所追尋的生活目標,大部分樸素的農民想方設法通過生產勞動去掙錢。但由于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差,在有些地區光靠種地是不能致富的,還必須有其他的門路。然而由于一些農村的工業化、城鎮化建診相對滯后,農村廠礦企業較少,農民增收渠道非常有限,于是可毋不勞而獲的賭博就成了某些人的“致富門路”。賭博具有的刺橄性、僥幸性和營利性特點,極易刺激參賭者不勞而獲的投機心理。對賭博危害性的錯誤認識和賭風彌漫的氛圍,更易導致農民的致富觀念扭曲和是非界限的模糊。 三、鄉村文化建設與賭博治理新路徑
在中國歷史上,無一朝不賭,無一朝不禁賭,然而賭博仍是屢贊不止。究其原因,既有宏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因素,也有參賭者個體心理、家庭等微觀因素。以目前鄉村賭博蔓延的現狀而言,除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農村基層控制力削弱、社會道德失范等因素以外,從賭博治理的實踐看,以往卯治理工作往往偏重于強制性的法律治理手段,忽視了賭博行為所具有的社會亞文化特征,因而治標不治本,也是一個重要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