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準分子激光角膜手術的研究現狀與進展
【摘要】 近年來角膜屈光手術——準分子激光手術在兒童中的研究顯示出某些特定的優勢。但是這類手術的適應證、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和預測性仍存在著極大爭議。我們綜合這幾年相關文獻進行概括、討論兒童角膜屈光手術在應用方面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明確兒童角膜屈光手術的應用前景,為今后開展這類手術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 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兒童屈光不正以及弱視期刊論文發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everal studies of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laser assisted surgery in children have shown some specific advantages. However, the indications, safety, efficacy,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of laser assisted refractive surgery remain considerable controversies. This article reviewed current related literatures to summarize and discuss some challeng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refractive surgery, make clear the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inspirations.
KEYWORDS: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laser in situ期刊論文發表
keratomileusis;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pediatric refractive errors and amblyopia
0引言
屈光問題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如何有效解決一直是研究熱點。近年來準分子激光手術已得到廣大醫務人員和患者的認可,成為一種有效的矯治方法。但適宜人群年齡在18歲以上。然而兒童屈光問題日趨嚴重,傳統矯治方法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一些學者考慮準分子激光手術條件可否放寬,應用到兒童中解決一些難治性屈光疾病。我們概括分析近期發表的相關研究文獻,對兒童屈光手術的利弊進行探討。
1角膜屈光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期刊論文發表
1.1適應證 許多小樣本研究探討了屈光手術在兒童中的應用。一般來說,近視屈光參差>2.00D,遠視屈光參差>1.00D,散光屈光參差>1.50D有可能發展為弱視[1,2]。法國學者提出眼球任何子午線上遠視>+3.50D,近視>3.00D,散光在90或180度上>1.50D,在斜軸上>1.00D,屈光參差>1.50D可能發展為弱視[3]。Yin等[4]研究的兒童LASIK手術,近視屈光度為4.50~17.50D,遠視為+3.50~+9.25D[4]。Leibole用PRK和LASEK治療近視患兒,范圍為3.25~24.25D[5]。Utine研究的屈光度為+5.17±1.65D[6]。雖然各自納入范圍不一致,但都是針對嚴重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兒童。在用傳統治療(眼鏡、隱形眼鏡、遮蓋療法)時,患兒因雙眼物像不等、復視等不耐受。隱形眼鏡炎癥風險及摘帶不便,亦不能取得較好效果。目前被認可的標準為不耐受、不配合傳統治療的屈光不正兒童,其中單眼高度近視是最適合類型。另有人認為此類手術可用于伴發神經行為障礙兒童如腦癱、孤獨癥、智障等。這些兒童傳統治療耐受性、依從性也很低,因而可考慮角膜屈光手術[7]。此相關研究較少,但展示了準分子激光手術在特殊兒童人群中的應用前景。
1.2手術禁忌 為了準確評估屈光狀態,納入合適兒童。除與成人相同的術前檢查外,特別要依據兒童屈光特點選增一些項目,如眼位、眼球運動、雙眼視覺、同時視、融合范圍、中心視野、眼軸、立體視覺等。對于不合作兒童,有學者觀察其視覺功能,社會行為進行評估。根據許多研究可以概括一些不宜手術的情況如眼部急性炎癥、感染,近期眼內手術,瞼裂過小,角膜瘢痕,圓錐角膜,眼后段病理性改變,眼壓>19mmHg。LASIK應排除角膜厚度<450μm, Schirmer試驗<5mm者[8,9]。當然并不完全絕對,有學者在角膜瘢痕兒童中成功開展PRK手術[5]。因此我們要根據手術條件及兒童特點進行合理篩選。兒童年齡仍存在較大爭議,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Phillips等[10]認為手術最好在8歲以后。原因有:(1)幼齡兒童手術配合不好,手術風險大;(2)眼球發育導致屈光狀態不穩定,回退幾率大;(3)幼兒好動性及角膜愈合反應和炎癥反應更為強烈。有學者意見相反,Okeefe等[11]采用LASIK成功矯治近視兒童,最小僅2歲。Willia的LASEK研究中,患兒年齡為1~17歲[12]。他們認為幼兒處于神經可塑期,矯治屈光不正成功率大,大齡兒童對雙眼影像不等的耐受性差,矯正難度大。也有學者認為手術效果在不同年齡段沒有差異[6],故可以不考慮年齡。但總的來看,大齡兒童占多數。術式選擇是另一大的爭議。至今尚無大規模隨機對照來比較3種角膜屈光手術在兒童中的利弊。成人中,PRK疼痛明顯,恢復慢,角膜混濁率高。而LASIK術后恢復快,疼痛輕,預測性好,因而得到更多人認可[13,14]。對于兒童,雖然LASIK能避免PRK相關并發癥,但兒童本身的易動性,易揉眼睛,會出現角膜上皮瓣相關并發癥如上皮瓣脫離、愈合不良、繼發炎癥,角膜膨脹等[15]。研究發現LASEK能明顯緩解角膜混濁和疼痛,也能避免上皮瓣并發癥,即使手術失敗,可直接轉化為PRK手術,是一種較好的選擇[16]。但瓣復位沒有LASIK簡潔,而且只是個別研究還需大樣本遠期觀察。
2手術安全性期刊論文發表
目前認為術后最佳矯正視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有無丟失是衡量安全性主要指標[1]。Astle研究發現術后1a,41.2%兒童最佳矯正視力沒有改變,26.5%提高1行,29.4%提高2~8行。3眼BCVA下降。在另一研究中發現,89%兒童視力提高,5例患兒降低[12,16]。Paysse等[17]發現PRK術后31mo,27%患眼矯正視力沒有變化,64%提高1行,9%下降1~2行。Tychsen等[18]發現35例兒童術后34例(97%)視力改善, 13例(38%)提高1行,21例(62%)提高>1行, 9例(26%)明顯提高(≥3行),1例不變。Yin等治療高度屈光參差兒童并隨訪3a ,發現平均BCVA顯著提高,沒有任何眼丟失BCVA[14,19]。Utine等[6]研究報道術后6眼BCVA提高≥4行,4眼提高2~3行,12眼提高1行,9眼沒改變,1眼因混濁下降1行。以上研究均顯示患兒術后BSVA提高,這可能與屈光參差對患眼視覺抑制作用解除,部分視功能恢復較快有關。證明了角膜屈光手術是比較安全的。研究也表明,最佳矯正視力明顯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