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脂肪肝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脂肪肝的臨床療效,并與西醫西藥治療效果相比較。方法 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調肝降脂散加減,對照組單純運用西醫常規治療。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脂肪肝的優勢明顯。
【關鍵詞】 脂肪肝;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代謝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肝細胞內脂質儲積過多超過肝重的30%的一種病理狀態,是一種常見的肝臟代謝性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酗酒、肥胖病、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藥物或毒物的損傷、營養不良和遺傳缺陷、妊娠因素、內分泌障礙、脂肪及高糖食物攝取、代謝性疾病、缺氧、胰腺疾病等。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通常認為脂肪肝的形成與脂質代謝障礙有關。肝臟在脂類代謝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過合成脂蛋白轉運脂類物質[1]。
對脂肪肝的病機、治法、用藥方面都有了不斷深入的認識,治療也趨于多樣化,臨床觀察方面也不斷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并且目前多項臨床調查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并且在療程、社會價值等方面也有著極大的發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00例所有病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按3:2比例隨機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簡稱治療組)和西醫西藥治療組(簡稱對照組)。治療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38~75歲,平均(40.3±3.1)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3.5年;合并高脂血癥45例,糖尿病9例,肥胖病16例;中醫辨證分型脾虛濕困型26例,肝胃不和型19例,肝脾兩虛型15例。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41~78歲,平均(42.1±4.2)歲;病程0.5~12年,平均4年;合并高脂血癥33例,糖尿病6例,腦血栓后遺癥1例(有的同時患2種或3種疾病);脾虛濕困型18例,肝胃不和型13例,肝脾兩虛型9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及血脂情況大致相仿,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根據《肝病的現代診斷與治療》[1]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2.2 病例納入標準 (1)符合脂肪肝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2)年齡在18歲以上。研究生如何發表論文
1.2.3 病例排除標準 (1)患者住院時間較短,用藥未到1周。(2)年齡在18歲以下,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3)凡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及不愿配合治療者。
1.3 分組方法 將100例按3:2比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按照超聲、病理檢查結果將每一組的病人分為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三種類型[1]。當超聲檢查不能明確將脂肪肝分型時,根據病理結果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型[2]。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給予對照組治療之外加用中藥湯劑。中藥湯劑組方原則為調肝降脂,理氣化瘀,主方為小柴胡湯肝散,在此基礎上加活血化瘀藥物,如乳香、沒藥、丹參、葛根、絞股藍、紅花、三棱、莪術等。加減:脾虛濕盛者加茯苓20g,炒白術20g;痰盛者加半夏10g,膽南星10g;氣滯血瘀者加川芎、桃仁各12g。每天1劑,水煎,早晚分服。對照組單純給予甘草酸二胺、肝水解肽靜脈注射治療。兩組均以8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停藥1周復查。定期或出院之前復查肝功、B型超聲檢查,檢驗治療效果,觀察治療總有效率,并且對于其療程及花費金額進行組間比較。論文代理發表
1.5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血脂、影像學檢查各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和好轉。有效:體征基本消失,肝功、血脂、影像學檢查均有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減輕,各項指標均無改善,甚至指標升高、病情加重。
2 結果
治療組60例,治愈8例(13.3%),顯效25例(41.7%),好轉25例(41.7%),無效2例(3.3%),總有效率96.7%;對照組40例,治愈3例(7.5%),顯效11例(27.5%),好轉20例(50.0%),無效6例(15.0%),總有效率85.0%。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1)。
治療組中脅痛、脅脹、腹脹癥狀一般在10天左右有明顯好轉,多數在2~3周時消失;乏力、眩暈、口苦治療1~2個月明顯改善;口干、便秘等癥狀亦有明顯改善。而對照組上述癥狀變化不大。
治療組治療后TC、TG和LDL-C均明顯降低,HDL-C有明顯提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mmol/L)注:*P<0.05
3 討論
中醫學是一種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根本的實踐醫學,能夠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癥狀辨證給予相應有效的治療方案,不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治療模式之下,這樣恰好彌補了西醫學治療方法單一的不足。如果中西醫結合治療,就可以做到取長補短,在對因治療的同時對癥治療,同時發揮中醫和西醫治療及用藥方面的優勢,將療效達到最佳,療程縮到最短。
臨床觀察結果分析,中西醫結合對脂肪肝的治療明顯優于單純西醫治療,且無不良反應,價格低廉,患者依從性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擴寰,李紹白.肝臟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
2 郭曉萍,程宇甫,袁勤釗,等.加味四散治療酒精性肝病臨床研究.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6):14.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