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康復進程影響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討行為干預、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康復進程的作用。方法:選擇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在包頭市腫瘤醫院婦科確診為良性子宮肌瘤并接受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觀察組的干預措施為有系統、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和早期康復訓練,分別于手術后5~7天、出院后1個月、2個月時訪視患者并填寫問卷。結果:子宮切除術后部分患者存在卵巢功能減退癥狀以及排泄功能紊亂癥狀,觀察組患者術后部分生理狀況改善情況及康復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為、心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能,改善心理狀況,從而加速患者術后康復進程。
【關鍵詞】 子宮切除術;行為和心理干預;康復
子宮切除術是婦科常見的手術之一,術后康復的進程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行為和心理干預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本研究探討行為、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在包頭市腫瘤醫院婦科確診為良性子宮肌瘤并接受子宮切除手術且術后無并發癥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63歲,平均46.2歲;觀察組患者年齡31~73歲,平均48.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類型、手術方式、手術原因、絕經狀況、合并癥、手術前后接受常規指導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系統化的早期康復指導和心理教育。包括發放宣傳手冊、個體化指導、電話隨訪和電話咨詢。兩組患者分別于手術后5~7天、出院后1個月、2個月時訪視患者并填寫問卷。全部資料數據用SPSS 10.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χ2檢驗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階段的生理狀況 出院前兩組患者最常出現的癥狀包括傷口疼痛、疲乏、失眠,其次還會出現頭暈、潮熱汗出、心慌、煩躁、便秘以及排尿功能紊亂癥狀。兩組患者出院前各種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出院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傷口疼痛、疲乏、煩躁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出院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傷口疼痛、疲乏、煩躁和便秘癥狀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1 兩組患者術后出院前生理狀況比較表2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生理狀況比較表3 兩組患者出院后2個月生理狀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消失、開始正常活經濟學論文發表 動、開始做家務的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生理狀況 (1)卵巢功能減退癥狀:卵巢是女性的性腺,除參與生育功能及維持月經外,還能夠分泌激素,對神經、內分泌功能和新陳代謝都起著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單純子宮切除對卵巢功能的影響目前有不少爭論,但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子宮切除后保留的卵巢容易發生功能早衰[1-3]。卵巢的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宮內膜的受體,子宮也參與內分泌的調節,子宮被切除后擾亂了受體的作用周期。卵巢功能衰退的癥狀多樣,如潮熱汗出、疲乏、失眠、頭暈、心慌、煩躁等。對于子宮切除的患者,典型的癥狀如潮熱汗出是最有意義的,表明卵巢功能開始衰退。本調查結果顯示,子宮切除術后5~7天,對照組患者出現潮熱出汗、疲乏、失眠、頭暈、心慌、煩躁等癥狀。(2)排泄功能紊亂癥狀:造成便秘的原因與子宮切除術后陰道后疝的形成以及盆底肌肉松弛有關,同時由于術后直腸移位、肛門直腸自主神經支配功能障礙可能會導致便秘。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切除術后部分患者出現排尿功能紊亂,究其原因,可能與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盆腔神經和盆腔支持結構的損傷有關。
3.2 健康教育促進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康復進程 本研究結合成人教育理論,為術后患者提供院內、院外連續性、系統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康復及自我保健知識和技能,幫助患者建立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從而改善其部分生理狀況,促進康復。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1個月和2個月時,觀察組疼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疼痛消失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考慮主要是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正確觀察和護理傷口的方法,患者在活動時有意識地避免提重物、長時間下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以避免增加傷口局部的張力。出院后1個月和2個月,通過健康教育活動,患者了解了早期活動的意義,掌握了早期活動的注意事項,解除了早活動的顧慮,觀察組患者術后開始正常活動時間以及做家務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和2個月內恢復鍛煉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因而通過早活動和鍛煉,觀察組患者在出院后1個月和2個月疲乏癥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后1個月和2個月時,患者除煩躁癥狀外,潮熱汗出、失眠、頭暈、心慌癥狀的發生率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煩躁癥狀既可由術后卵巢功能下降引起,也是患者手術后的一種心理狀態,通過心理干預可以使患者對子宮切除術有科學的認識,可以改善其煩躁心理。潮熱汗出、失眠、頭暈、心慌等癥狀可與卵巢功能下降密切相關,也可能與隨訪時問過短,以至于長期堅持鍛煉會改善卵巢功能的效應尚未表現出來有關。女性長期(>0.5年)從事適量的運動能使機體受到適宜負荷的刺激,這種良性刺激可引起中樞β-內啡肽含量增加,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產生適應性效應,從而改善卵巢功能,增加E2、P的分泌,有效緩解雌激素減少引起的癥狀。同時,出院后2個月時,觀察組患者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考慮原因可能是通過心理干預,患者術后主動進行合理的飲食調節,從而改善了其排便功能紊亂癥狀。
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在出院前、出院后1個月、2個月仍有不同程度的卵巢功能減退、排泄功能紊亂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在醫院和社區進行系統化的行為、心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加速患者術后康復進程。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0.醫學論文發表網站
[2] 金杭美,張信美,鄭雯.單純子宮切除術后血清FSH及E2水平的變化[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18(6):410-452.
[3] 陳瑤,陸虹,白文佩.更年期婦女生理心理健康狀況探討[J].護士進修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