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多態性與低出生體重關系研究
【摘要】 目的:探討谷胱甘肽s轉移酶theta 1基因(th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heta 1 gene,GSTT1)多態性與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的關系。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收集母親和新生兒資料,用等位基因特異性PCR方法分析母親GSTT1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歸法分析母親GSTT1基因型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結果:調整主要混雜因素前后,GSTT1缺失基因型對低出生體重影響未顯示顯著相關性(OR=1.357, 95 % CI 0.695~2.646;OR=2.047, 95 % CI 0.762~2.854)。結論:母親 GSTT1基因多態性與低出生體重無相關性。
【關鍵詞】 谷胱甘肽s轉移酶;多態性;基因;低出生體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 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genetic polymorophisms of th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hetal gene (GSTT1) in mother with low birth weight in neonates. Methods: The case-control study method was used, data of mothers and infants were collected. Allele specific PCR method was applied to examine GSTT1 polymorphism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of gentic polymorphisms of GSTT1 gene in mother with low birth weight in newborns.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for environmental covariate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GSTT1 and low birth weight (OR = 1.357, 95% CI 0.695~2.646, OR = 2.047, 95% CI 0.762~2.85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GSTT1 gene in mother and low birth weight in newborns.
Key words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olymorphism; Gene; Low birth weight
低出生體重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為活產嬰兒的 5.87 %[1]。低出生體重的發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但導致這些差異的因素知之甚少。許多環境因素被證明與低出生體重有關,但這些環境因素僅能解釋極小的一部分差異。各種預防措施(包括對孕婦的社會支持、產前保健、健康教育)的應用收效甚微[2-3]。大量證據表明低出生體重的發生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往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社會環境和臨床因素,而遺傳因素導致低出生體重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甚少。最近研究表明:低出生體重在美國黑種、白種人群都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3]。.這種多次分娩低體重兒的傾向性歸于遺傳和環境因素[4]。為探討中國人群中低出生體重的病理發生機制,我們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探討母親GSTT1基因多態性與低出生體重的相關性。
1 對象與方法農業論文發表
1.1 研究對象
調查2003-2006年在包鋼三醫院就診的孕婦及其新生兒,其中低出生體重兒57名,正常對照兒108名。低出生體重兒的入選標準:(1)孕周>28周 ,體重<2 500g;(2)正常分娩 ,剔除意外情況引起的早產兒;(3)剔除雙胎或多胎、先天畸形兒。正常對照兒入選標準:選擇與低出生體重兒同一醫院出生的孕周≥28周、體重≥2 500g、出生時間相差 < 7 d、單胎正常活產嬰兒。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
1.2.1 問卷調查 教育類論文發表
采用統一問卷調查表,由經培訓的調查員對每個孕婦進行逐一詢問,獲得詳細人口統計資料,包括:一般情況,疾病史、健康狀況、職業史、吸煙飲酒史、飲食習慣、月經和生育史。
1.2.2 新生兒調查
根據產房病例記錄了解新生兒出生時狀況,包括孕周、新生兒性別、出生體重等。
1.2.3 血樣收集及DNA提取
用EDTA抗凝管經無菌操作取母親外周血2 mL, 4 ℃保存, 24 h內按標準法提取基因組DNA。
1.2.4 基因型檢測
GSTT1基因的遺傳多態性為大片段基因缺失,其PCR擴增引物5′-TTCCTTACTGGTCCTCACATCTC-3′和5′- TCACCGGATCATGGCCAGCA-3′反應體系同時加入CYP1A1基因同時擴增,產生320 bp基因片段為PCR反應的陽性對照,其引物5′-GCTCCACTCACTTGACACTTCTG-3′和5′-CAGCTGCATTTGGAAGTGCT-3′(引物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反應體系:12.5 μL PCR反應體系中含有10×Buffer (Mg2 + 15 mmol/L)1.25 μL, dNTP (0.2 mmol/L)0.25 μL,上游引物 (5 μmol/L)0.1 μL,下游引物 (5 μmol/L)0.1 μL,基因組 DNA 2.0 μL, Taq DNA聚合酶(2 U/μL)0.5 μL,滅菌雙蒸水 8.3 μL)。PCR反應條件為94 ℃變性5 min,94 ℃ 45 s,56 ℃ 45 s,72 ℃ 60 s,擴增35個循環,最后72 ℃延伸7 min。PCR產物用2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溴化乙錠染色(Taq DNA 聚合酶、dNTP Mixture、Marker購自大連TaKaRa寶生物公司,瓊脂糖等試劑購自上海生物工程公司)。GSTT1存在基因型個體擴增出480 bp和320 bp兩個片段,而GSTT1缺失型個體僅顯示出一條320 bp片段。
1.3 統計學分析
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等位基因的頻率,用χ2檢驗對GSTT1基因型分布進行遺傳平衡檢驗。用Logistic回歸法分析母親GSTT基因型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并調整主要混雜因素。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一般特征
調查研究對象包括57名病例組和108名對照組的孕婦和她們的新生兒。研究對象一般特征見表1、表2。病例組和對照組T檢驗結果顯示:母親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月經首齡、分娩孕周、睡眠時間差異存在顯著性,P值均<0.05。 表1 研究對象一般特征(略)表2 研究對象一般特征(略)
2.2 GSTT1基因型分析結果 畢業論文發表
母親的GSTT1基因型分布見表3。經χ2檢驗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17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