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46例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探討如何提高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方法:在急救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出院指導等方面進行科學護理。結果:促進了疾病好轉、防止再次出血。結論:急救護理是關鍵,飲食護理不容忽視。
【關鍵詞】 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護理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1]。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和重要死亡原因,做好急救和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防止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齡25~86歲,平均年齡51歲。病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嘔血、便血和休克癥狀,均經胃鏡檢查或CT確診。46例患者經給予靜脈輸注奧曲肽注射液、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維生素K1、輸血或人血白蛋白及三腔二囊管止血等治療,31例出血停止,9例轉外科手術治療,5例死亡,1例自動出院失訪。
2 護理
2.1 急救護理
2.1.1 多功能心電監護歷史論文發表
測BP、P、R、T并報告當班醫生,休克患者給氧氣吸入,絕對臥床休息、保暖,禁用熱水擦浴,同時嚴格按重病護理,床上大小便。此類患者一般較緊張,休克前驅期患者伴煩躁,應囑患者家屬陪伴。
2.1.2 迅速補充有效血容量
迅速建立輸液通道,急性出血患者需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使用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輸液,按醫囑正確及時補充液體量及輸血,盡早輸入葡萄糖鹽水、右旋糖酐、林格氏液,同時補充血液,輸入濃縮紅細胞或全血以重建血液的運氧能力,維持有效的血容量,但應防止輸液過快導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腫。按醫囑迅速給予垂體后葉素注射液20~40單位加入500 mL葡萄糖或生理鹽水注射液靜滴8~15 滴/分,或予奧曲肽注射液0.3~0.4 m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50 mL微泵靜脈注入6.5 mL/h,垂體后葉素為處理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首選藥物,滴注期間應監測血壓,滴注不可過快,慎防引起高血壓、心律失;蛐募∪毖。在靜脈用藥同時按醫囑給予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8 mg加入冰凍生理鹽水100 mL分次口服,觀察止血效果,如有無繼續嘔血或黑便及血壓持續性下降,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一般經上述處理多能暫時控制出血,本組有9例患者經內科藥物止血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轉外科治療。
2.1.3 三腔二囊管的護理[2]
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其特點為出血量較大,來勢迅猛,病情兇險,病死率高達40 %~70 % [1]。對于大出血不止的患者采用三腔二囊管進行食道、胃底氣囊壓迫術,以壓迫破裂的曲張的靜脈控制出血。插入三腔二囊管后應經常抽吸胃內容物,如有出血及時處理,給予生理鹽水100 mL加入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8 mg每次10 mL從胃管內注入,每4 h一次,至出血停止。
2.1.4 病情觀察
監測生命體征變化,給予心電監護、中心吸氧3 L/min,觀察患者神志、面色的變化,及時記錄血壓、心率、呼吸、體溫、血氧飽和度、尿量的變化,記錄24 h出入量。同時觀察患者嘔血量、顏色、性狀,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注意患者大便的次數、量、性狀,如果次數多、每次量多、色鮮紅,提示繼續出血。本組有9例患者血壓呈持續性下降,經外科會診轉外科治療;有5例患者因失血量過多,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有1例患者出血停止后,因經濟困難自動出院。
2.2 心理護理
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發病急病情危重,大部分病人可反復發作,患者較恐懼和緊張,甚至對治療喪失信心。因此在護理上多與病人交談,觀察患者言行舉止及面部表情,了解其心理活動,關心體貼患者,取得信任和配合。尤其在大嘔血時,護士不能驚慌,要沉著冷靜,動作敏捷地給予相應搶救。向患者解釋病情如何配合治療戰勝疾病,教會患者解除心理壓力的方法,坦然面對疾病,用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并將出血的情況、所需治療、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告知患者,告知患者用三腔二囊管的作用,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使患者順利渡過危險期,并在日后的飲食工作及休息等方面努力配合,預防疾病復發。
2.3 飲食護理
急性出血期的患者給予禁食、禁飲,出血停止后1~2 d給流質飲食,禁忌刺激性食物,限制鈉鹽和蛋白質的攝入,防止加重腹水和誘發肝昏迷。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原因很多,本組46例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12例無明顯誘因,占總病例26.1 %;34例有明顯誘因,占總病例73.9 %。飲食不當引起出血11例,勞累引起出血6例,用藥不當引起出血5例,其它誘因12例。飲食不當往往是因為患者不夠重視與缺乏飲食方面的知識造成的。本組2例患者因長期酗酒誘發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另有1例患者即將出院因進食剛煮熟的熱粥100 g,4 h后嘔血600 mL,經禁食輸血處理后5天好轉出院。因此,對患者的飲食護理不容忽視,是減少再次出血的重要環節。尤其對有出血史的患者要反復強調,可以舉些因飲食不當而出血的病例,使其充分認識到注意飲食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傳授與疾病相關的飲食常識,指導患者飲食的選擇原則上采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出血停止后24 h可給予溫涼流質飲食,如:米糊、藕粉、蒸蛋、牛奶,以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軟食;忌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避免質硬不易咬碎的食物,如油炸面食,質硬瓜果,雞骨、魚骨;忌過熱、辛辣的調味品,忌煙酒。胃鏡檢查后,若進食過早,咽部麻醉藥作用使吞咽困難,易引起嗆咳,因此至少禁食2 h,2 h后待病情穩定,出血停止且無嘔吐時可給溫涼流質飲食,宜少量多餐,不宜過飽,禁食刺激性食品,若病情嚴重需禁食24~72 h[3],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大小便通暢,防止再次出血。
2.4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肝硬化并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導致胃腸道積血,積血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氨,可誘發或加重肝昏迷。故要觀察患者的神志、性格、行為有無改變,有無撲翼樣震顫,如果出現精神行為異常、理解力和近期記憶力減退,提示肝性腦病,應及時配合醫生做好處理,定期監測血氨,做好消化道的護理,消除腸道內的積血,維護腸道正常環境。按醫囑服用33 %硫酸鎂溶液導瀉或用弱酸溶液(生理鹽水500 mL加食醋100 mL)清潔灌腸;保持大便通暢,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預防感染。定期檢測血常規、血電解質、血氣分析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做好皮膚護理和口腔護理,禁食期間每日口腔護理2次,防止皮膚和口腔感染;觀察有無腹痛、腹脹情況,防止腹膜炎。
2.5 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導
向患者宣傳本病的知識,取得家屬的配合;并告訴患者飲食不當是導致再次出血的重要原因,要合理的飲食,避免乘車震動、情緒過度緊張,加強營養,避免勞累;教會患者識別出血前的一些征象以及應對的措施;定期復查肝功能、肝膽B超。預防感冒,防止咳嗽增加腹壓誘發出血,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時用力排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