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直腸癌術后尿道陰道直腸瘺伴大面積壓瘡的皮膚護理
【摘要】總結一例直腸癌術后放療致尿道陰道直腸瘺患者潰破皮膚護理。護理重點為體位的變換、外敷藥物及紅外線理療的使用,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加強營養的補充,是促進患者康復的關鍵。
【關鍵詞】尿道陰道直腸瘺;皮膚護理
2009年8月我科對一例直腸癌術后放療致尿道陰道直腸瘺患者潰破皮膚采取33%硫酸鎂濕敷,龍血竭外用、紅外線烤燈局部照射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病例報告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年齡80歲,主訴:直腸癌術后2年余,放療術后24月余,腹壁人工肛門,原肛門處瘺口流膿性液體半年余。查體見原肛門上方骶尾部8×7厘米色素沉著區,中間一3×2厘米瘺口,有膿性分泌物溢出,伴惡臭味;右側臀部皮膚大面積紅腫,溫度灼熱,并伴散在多處破潰,約2×3厘米大小不等,有滲液。左下腹壁見一結腸造口,造瘺口周圍皮膚紅潤,無水腫,外罩人工肛門袋,帶鼻飼管、留置尿管、瘺口引流管各一根,全身其他各處皮膚完好。入科后積極行皮膚護理,患者住院14天后右側臀部皮膚大面積紅腫消散,散在破潰皮膚結痂愈合。116天后出院時,肛門處瘺口愈合。
現介紹如下: 中國論文發表
2護理措施
2.1體位上予平臥位與左側臥位交替,平臥位每次半小時,左側臥位每次2小時,并墊氣圈,避免左側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紅腫,同時右側臀部充分暴露。
2.2右側臀部散在破潰處予0.9%氯化鈉棉球輕輕擦拭、清洗后,覆蓋龍血竭粉劑,龍血竭具有散瘀、定痛止血、斂瘡生肌的作用,可促進結痂愈合。嚴格交接班,如有粉劑脫落,及時給與同法覆蓋。大面積紅腫皮膚,予無菌紗布浸33%硫酸鎂后濕敷30分鐘2/日,紅外線烤燈照射30分鐘2/日,與濕敷交替進行,可以控制局部炎癥并促進炎癥吸收。局部皮膚按摩4/日,每次3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
2.3肛門處瘺口引流管接持續低負壓吸引器,予0.9%氯化鈉持續沖洗,保持在位、通暢,避免分泌物及沖洗液自瘺口溢出,刺激臀部及會陰部皮膚。每日更換負壓吸引瓶及外引流管,清洗消毒,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外源性感染。
2.4改善全身營養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自鼻飼管注入瑞素營養液1000ml/日,并鼓勵患者經口進流食,流食中添加益腸素。同時遵醫囑予胸腺肽1.6mg肌肉注射1/日,十天一療程。
2.5留置尿管保持在位、通暢,每日更換引流袋,兩周更換一次留置尿管。預防氣囊充氣不足,造成尿液自瘺口溢出,刺激皮膚。同時不夾閉尿管,避免張力增大時出現漏尿。
2.6保持床單元平整、干燥,做到即潮、即污就即予更換,減少污物對皮膚的刺激。
2.7瘺口處每日換藥后外涂氧化鋅軟膏保護周圍皮膚。 快速論文發表
參考文獻
[1]林小蘭. 17例直腸陰道瘺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現代護理,2004,10(11):1012-101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