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_成人午夜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黄_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_色玖玖综合_在线免费91

遂川縣狗牯腦茶葉生產中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

作者:袁興華時間:2016-01-18 15:04:58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243次 ]

【內容摘要】:近年來,遂川縣茶園病蟲害危害嚴重。為提高茶葉質量安全水平,確保該縣茶葉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縣植保技術人員經過多年的摸索,對茶樹病蟲害各項防治技術進行集成,形成了一套綠色防控組裝配套技術體系。經過2012—2014 年大面積推廣應用,湯湖鎮等13 個產茶鄉鎮、2 個林場產茶區應用面積率達82%,茶樹受損率降至10% 以下,有效控制了茶樹病蟲危害,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茶樹病蟲 發生規律 集成應用 綠色防控
茶葉已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飲料”之一,常常喝茶,具有益思、止渴、利尿、消食、防病等功效。遂川縣盛產狗牯腦茶, 茶葉的種植生產主要分布在湯湖、戴家埔為核心的13 個西部鄉鎮和2 個國有林場。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強力推動下,該縣茶葉產業發展迅速,茶園面積迅速擴大,已形成了茶葉生產高、中、低檔搭配,早、中、晚結合,綠、紅、青接力的生產發展格局。到2013 年底,全縣茶葉生產總面積1.07 萬hm2,年產量達2500t,年總產值達3.9 億元。隨著茶葉產業規模的擴大、茶園分布范圍和種植面積也隨之擴大,茶樹病蟲發生程度也將加重, 因此掌握優勢病蟲種群變化后的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特點,對確定茶葉病蟲害的防治預案,制訂綠色防控措施十分必要。
1 主要茶樹病蟲害發生特點
該縣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400—900m 的山區,茶園環境、茶樹品種復雜多樣,病蟲害發生差異大,發生特點是多種病蟲害并存,局部暴發為害,單一病蟲大面積發生流行少。其中,蟲害以茶小綠葉蟬發生普遍,發生時間長,種群增長快,防治難度大,屬普發性害蟲。茶尺蠖、茶橙癭螨、茶籽象甲、茶毛蟲等害蟲在區域間及年度間發生程度差異大,屬區域性害蟲;茶蚜、茶粉虱屬周期性、間歇性害蟲。主要病害是為害成葉和老葉的炭疽病,茶餅病和茶白星病屬高寒茶園的區域性病害。從不同茶季來分析,春茶期(3—5 月份)以病害為主,蟲害較輕,期間很少用藥或不用農藥;夏茶期(6 月份)多種病蟲并發,是用藥防治的重點季節;秋茶期(7—10 月份)時間長,病蟲害發生種類多,是用藥次數最多,用藥量最大的季節。
2 主要茶樹病蟲害發生規律、為害狀況
2.1 茶小綠葉蟬。該蟲主要為害嫩葉、嫩梢
成(若)蟲喜歡棲息在芽下2—3 葉的背面和嫩梢上,產卵后可造成機械損傷。為害后茶葉萎縮,芽尖、葉緣呈紅褐色,致使茶葉質量下降,碎片增多,泡茶后伴有焦枯澀味。每年3—4 月旬平均氣溫恒定在10℃以上時開始發生危害,旬平均氣溫達15—25℃,天氣時晴時雨,日雨量少(RH > 80℃)時發生危害嚴重,一年內有2 次發生高峰期,第一次發生在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多在春茶采摘后,第二次發生在10 月中旬至11 月下旬,多在秋茶采摘后,11 月中、下旬開始越冬。2012 年6 月初, 該縣茶小綠葉蟬呈暴發式增加,10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該蟲發生情況又呈小高峰上升發生趨勢,11 月底發生逐漸減少,陸續轉入越冬階段(表1)
氣候的變化和栽培管理條件是影響茶小綠葉蟬蟲口密度差異的重要因素,適溫、降雨日多,時晴時雨天氣,雨量不大年份,茶園肥力強,茶樹生長旺盛,茶芽嫩綠,蟲源增加。據調查, 2010—2013 年該蟲每年發生面積約以2% 速度遞增,2013 年5—8 月由于高溫干旱,該蟲仍以1.5% 速度增加。
2.2 茶尺蠖
以幼蟲為害葉片、葉梢。初孵幼蟲非常活躍,有趨光、趨嫩性,善吐絲,僅啃食嫩綠葉片的葉肉。取食后,葉片殘留表皮,呈褐色點狀凹斑;2 齡咀食葉片,從嫩葉邊緣向內咬食成孔洞狀或形成C 形缺刻。幼齡尺蠖具有群聚性,3 齡后食量大增,開始取食全葉,不僅食嫩葉,也吃老葉,高齡幼蟲進入暴食期,蟲口密度大時還可蠶食整片葉,甚至嫩莖。發生嚴重時,可造成枝梗光禿、呈火燒狀。該蟲在遂川一年發生5—6 代,以蛹在樹冠下表土層越冬。3 月下旬至4 月初,第一代幼蟲開始發生,為害春茶。5 月下旬,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發生2—3 代,均為害夏茶。以后每月發生1 代。10 月以后以老熟幼蟲陸續入土化蛹。一、二代比較好區別,三代后有世代重疊現象。
2013 湯湖茶園調查,該蟲全年至等發生,局部偏輕發生, 出現3 個成蟲發生高峰期,分別出現在5 月中旬,7 月下旬,9 月中旬。以7 月中下旬誘殺成蟲數量最多(表2)。
2.3 茶橙癭螨
吸食茶樹汁液后,在葉面留下塵埃狀蟲皮,影響茶葉生長, 造成樹勢衰弱,大量脫葉,茶葉質量下降。初期主害嫩葉,造成葉脈變紅,葉背出現銹斑,且向上卷曲,嚴重時芽葉干枯,似火燒狀;老葉危害后,葉片正面有大量白色,呈塵末狀,無光澤,后葉片變紫褐色。該蟲體積小,繁殖快,全年有20 多代。主要以成螨過冬,多數害螨生活在嫩芽和成葉正反面的主脈兩側和低凹處。夏季干旱季節發生量多,雨季和冬季數量少,有趨綠性,芽梢展開后嫩葉上多,以2—3 葉上蟲口較多。善于爬行,但其遠遷能力有限,主要借助于風力、人力或苗木攜帶傳播。若螨在老
表1 2012 年茶小綠葉蟬發生情況
表2 2013 年茶尺蠖燈誘成蟲統計
表3 應用推廣面積與挽回經濟損失表
葉背面越冬,一年中出現2 個發生高峰期,5 月中旬至6 月下旬為主害代,7 月中旬至9 月中旬有一發生小高峰。
2.4 茶籽象甲
以成蟲和幼蟲為害茶籽。成蟲在茶果內產卵,喜歡蔭蔽,有假死狀。幼蟲在茶果內蛀食種仁,老熟幼蟲于果殼上咬一小圓孔,鉆入土內化蛹,也可在土中生活一年左右后越冬越夏。如成蟲越冬,則次年4—5 月陸續出土,該蟲2 年發生一代。
2.5 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是名優茶區的常見病害。春秋季發生較多,發病后葉片脫落,樹勢衰弱,造成的危害較大,主要為害成葉和老葉。在多雨年份和偏施氮肥茶園發生嚴重。病菌產生分生孢子, 借雨水傳播,在水滴中發芽并侵入葉片組織,可反復侵染,容易引起病害在茶園中擴展蔓延。
2.6 茶餅病
茶餅病多發生于海拔較高茶園,主要為害嫩葉、嫩梢,直接造成茶葉的減產。病葉制成的干茶味苦易碎,嚴重影響茶葉的品質。3—5 月春茶期和9—10 月秋茶期發生頻繁,發病茶園海拔較高(海拔400m 以上),經常有霧,溫度低,茶樹抗病性降低, 管理粗放,雜草叢生,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有利于此病的發生, 同樣陰山面茶園發病重。
2.7 茶白星病
茶白星病主要為害嫩葉、新梢,以春茶期發生最嚴重。病葉制成干茶后味極苦,嚴重影響品質,葉柄發病后,引起葉片脫落,新梢發病后可擴散整個新梢基部。低溫(20℃左右)潮濕的高山茶園發生較多,尤其以春、秋多雨季節較重,肥料不足,管理粗放,過渡采摘均可引起病害的發生。
2.8 茶煤煙病
茶煤煙病在成年茶園均可發生。發病后茶園一片烏黑,產量下降,品質低劣,直至茶樹枯死。粉虱、蚧類或蚜蟲等害蟲的存在是此病發生的先決條件。適當修剪茶樹,做到茶園通風透氣,合理培肥地力,增強樹勢,可抑制病害的發生。
3 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的農業措施
3.1 選擇優良茶樹品種
該縣狗牯腦本地群體種、迎霜等優良品種對茶餅病、茶白星病、黑刺粉虱、茶毛蟲等病蟲抗性極佳。本技術適用于目前的所有茶園。
3.1.1 老茶園種植品種更替。種植樹齡在30 年以上老茶園, 管理粗放,產量不高的茶園要及時臺刈或進行改園換種,重新培育優良的新品種茶園。
3.1.2 新擴建茶園的抗病蟲優良品種的選育。遂川縣擬每年按2000hm2 的目標發展新茶園。在發展過程中,要兼顧高、中、低檔茶搭配,早、中、晚茶結合,綠、紅、青茶接力的產業發展布局,加快狗牯腦本地優良茶葉品種的選育。
3.2 創新茶樹栽培模式
3.2.1 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茶園周圍可種植杉、棕、苦楝等防護樹或行道樹,改善茶園生態環境,保持茶園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樣性,給茶樹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3.2.2 茶園多點飼養雞群控制害蟲。雞群在成年茶園可捕食大量害蟲,減少害蟲發生量,還能啄食雜草、抓刨松土、雞糞肥園,對清除雜草,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培肥地力作用很大。
3.3 培育健壯茶園
3.3.1 合理施用有機肥。春茶前按667m2 施茶葉專用肥100kg,秋冬季結合深耕,每667m2 施餅肥、腐熟廄肥、漚肥200kg,培肥地力,增強樹勢,提高茶樹自身抵御病蟲害能力。
3.3.2 精耕細作。勤除雜草,減少病蟲越冬越夏棲息場所,有效控制病蟲繁殖及危害。春茶采摘前進行一次淺耕除草,清除越冬雜草。6 月份雨季結束后淺耕除草一次,10 月份除草、清雜、封園。
4 應用單項防治技術
4.1 采用立體防控措施
4.1.1 清除茶園基部病蟲源。清除茶樹基部雜草及茶行邊緣灌木等寄主植物,清除基部病老葉、病殘物。
4.1.2 組合茶樹中部防治技術。在成蟲高峰期,按20 個/667m2 等距離掛置性息素誘芯,同時按插20 塊/667m2 黃色板誘殺小綠葉蟬、茶橙癭螨、蚜蟲、粉虱等;茶樹中上部投放80 袋/667m2 捕食螨防治茶橙癭螨。
4.1.3 懸掛殺蟲燈。按1 盞/ 2hm2 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能有效控制茶尺蠖、茶毛蟲、茶象甲等昆蟲為害。
4.2 開發利用生物制劑防治害蟲
用白僵菌制劑防治象甲和小綠葉蟬,蘇云金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防治茶尺蠖、茶毛蟲、茶黑毒蛾等害蟲的效果都較好。
5 組裝防治技術
合理布局,根據不同類型茶樹栽培模式,制茶類型、不同采茶時期等差異,綜合組裝防治技術,調整茶葉生產期避害和農業防治措施,實現經濟、有效的無害化防控病蟲害(圖1)。
6 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與推廣效益
在茶小綠葉蟬、茶尺蠖、炭疽病等主要病蟲害重點發生的茶園,建立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并通過示范帶動本項技術大面積應用推廣。2010—2014 年,在湯湖鎮的4 個行政村建立示范面積1000hm2,技術輻射2830hm2,該鎮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85%,示范區平均防效達95% 以上,茶園病蟲害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在全縣13 個產茶鄉鎮、2 個國有林場產茶區全面推廣。五年來該項技術累計推廣面積27788.4hm2,技術推廣應用面積率達76.15%,全縣平均病蟲害損失率降至7%。通過推廣應用該項新技術,5 年來累計挽回經濟損失24397.55 萬元,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表3)。因此,持續推廣應用本項配套組裝技術,對減輕茶樹病蟲為害,確保茶葉產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郁魂,宜賓茶假小綠葉蟬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中國植保員刊2013(7):30—32、26.
[2] 吳樹生,茶小綠葉蟬的防控措施[J] 福建農業2012 (10):26-27.
[3] 李源華等,茶小綠葉蟬發生情況及綠色防控對策[J] 安徽現代農業2013(20):137、140.
[4] 潭濟才,茶樹病蟲害防治學[M]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 74—78.
[5] 高旭暉等,茶尺蠖生物學習性研究[J] 植物保護,2007, 33(3):110—11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日韩成人av电影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 日韩欧美专区 | 99re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区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 |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小视频 | 黄视频在线播放 | 91久久| 成人爽a毛片免费啪啪动漫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 亚洲天堂影院 | 日韩一级片在线播放 | 亚洲自拍小视频 |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中文字幕 | 欧美黄色a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麻豆 | 91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 | 亚洲综合精品 |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在看| 成人91看片 | 国产在线一二三四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日韩黄色在线观看 | 国产网址| 免费在线成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久久久久久 | 精品粉嫩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51ⅴ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