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際生態修復劑在高山十字花科蔬菜生產上的應用試驗
【內容摘要】:高山蔬菜基地長年的單向淋溶使土壤有機質、酸堿度、微量元素等土壤肥力因子水平下降,以及高度連作帶來的土傳病原菌不斷累積,造成土壤綜合肥力降低,作物抗逆性下降,病蟲危害加重等現象,兩年試驗表明有針對性地使用根際生態修復劑(主要成分為芽胞桿菌、放線菌、真菌等植物根際益生菌)促進根際有益菌的生長,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促進土壤微量元素的分解與釋放,促進植物的吸收,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改進土壤有機質提高,幫助恢復土壤微生態環境,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等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根際生態修復劑還可通過配合激活土壤微生物而增加土壤肥力,如土壤中無機磷細菌可以把難溶性的磷酸鹽轉化為速效磷,有機磷細菌能把有機態磷轉化為速效磷;硅酸鹽細菌可以把原生礦物中的鉀轉化為速效鉀,固氮菌能將氮氣轉化為氨態氮、亞硝態氮和硝態氮,腐生菌能將有機態物質轉化為無機態養分元素為作物吸收利用等。激活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作物殘體,分解土壤中殘留的殺菌、殺蟲、除草劑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減少病原菌基數進而減少病害的發生。
【關鍵詞】:生態修復 蔬菜 生產
1 根際生態修劑在高山白蘿卜生產上的應用試驗
1.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1 供試材料
本研究內容的供試材料,選擇由湖北省農科院研發的根際生態修復劑。
1.1.2 試驗地點
研究地段設火燒坪青樹包村一組楊世科責任田,試驗面積為667 ㎡,土壤類型為山地棕壤土,該試驗田為十字花科蔬菜長期連作土壤,根腫病、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黑腐病發生嚴重。
1.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8 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為67 ㎡,試驗田667 ㎡除施用常規30% 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0kg 以處,增施根劑生態修復劑40kg,每個處理按667 ㎡施用5kg、10kg、15kg、20kg、25kg、30kg、35kg、40kg 的比例分配,作基肥施用,先施用1500kg 牛欄糞,后施三元素復合肥,最后撒施根際生態修復劑,比較各個處理的白蘿卜發病指數。(表1)
備注:
①試驗面積為667 ㎡,每個處理為80 ㎡。
②每667 ㎡施用根際生態修復劑按40kg 計算。
③病情指數計算:以“+”表示,根腫病按發病個數計算,其它病害按葉片計算。1-2 片(個)發病為1 級,3-4 片(個)為2 級,5-6 片(個)為3 級,7-8 片(個)為4 級,8-9 片(個)為5 級, 10 片(個)以上為6 級。
1.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1 表明根際生態修復劑的不同施用量對白蘿卜的抗病性具有不同影響,每667 ㎡施用30kg 根際生態修復劑, 白蘿卜根腫病發病指數為3 級,發病個數為5-6 個,即每667 ㎡發病率為7.1% 左右;施用35kg,能使細菌性角斑病指數控制在2 級以內,施用40kg 以上,能使病毒病控制在1 級,施用25kg,使能黑腐病控制在2 級,根據試驗結果,綜合考慮投入產出比例,每667 ㎡施用根際生態修復劑以35kg 左右為宜。
2 根際生態修復劑在高山大白菜上的應用試驗
2.1 試驗材料和方法
2.1.1 供試材料
根際生態修復劑同1.1.1,大白菜品種為抗根腫病品種春美2 號,由湖北省農科院提供。
2.1.2 試驗地點
研究地點設火燒坪鄉黍子嶺村2 組向紅春責任田,試驗面積為667 ㎡,土壤類型為山地棕壤土,該試驗田前茬為大白菜, 根腫病發生嚴重。
2.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8 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為67 ㎡,試驗田667 ㎡ 除施用常規30% 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0kg 以外,分別有
表1 土壤根際生態修復劑對白蘿卜抗病性的試驗
表2 大白菜施用根際生態修復劑對根腫病防效及產量表
表3 結球甘藍應用根際生態修復劑生長狀況觀察表
四個處理增施根劑生態修復劑,每個處理按667 ㎡施用25kg、30kg、35kg、40kg 的比例分配,作基肥施用,對應作4 個空白處理。先施用1500kg 牛欄糞,后施三元素復合肥,最后撒施根際生態修復劑,比較各個處理的大白菜發病指數和產量。
2.2 結果與分析
由表2 表明,667 ㎡施用25kg、30kg、35kg、40kg 根際生態修復劑與空白對照,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效分別為0、1%、5%、6%,施用25kg 和30kg 根際生態修復劑對大白菜根腫病沒有防效,施用35kg 和40kg 防效可以提高5%、6%,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從產量上看,667 ㎡施用35kg 和40kg 根際生態修復劑能增加產量580kg 和570kg,667 ㎡增加效益522 元和513 元(大白菜單價按0.9 元每公斤計算)
3 根際生態修劑在高山結球甘藍生產上的應用試驗
3.1 試驗材料和方法
3.1.1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同1.1.1,品種為京豐1 號。
3.1.2 試驗地點
研究地段設榔坪鎮文家坪村三組魏天炯家責任田,試驗面積為667 ㎡,土壤類型為山地棕壤土,該試驗田為十字花科蔬菜長期連作土壤,根腫病發病嚴重。
3.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2 個處理,試驗田667 ㎡除施用常規30% 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0kg 以外,留333 ㎡不施用根際生態修復劑, 333 ㎡增施根劑生態修復劑20kg,作基肥施用,先施用750kg 農家糞,后施三元素復合肥,最后撒施根際生態修復劑,觀察結球甘藍生長情況和結球情況。
3.2 結果分析
由表3 可以看出, 施有根際生態修復劑后30 天, 結球甘藍生長到30 天、40 天、50 天、60 天,其健壯株分別為1200 株, 1120 株,1040 株,900 株。
3.3 小結
3.3.1 在十字花科蔬菜田塊將根際生態修復劑作基肥與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配合溝施,能夠促進蔬菜健康生長,恢復土壤生物,提高蔬菜作物抗根腫病、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和黑腐病的能力。
3.3.2 以667 ㎡為單位,根際生態修復劑以35kg-40kg 施用量為佳。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