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_成人午夜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黄_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_色玖玖综合_在线免费91

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在河市鎮推廣應用探析

作者:岳金印時間:2016-01-11 11:30:13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917次 ]
【內容摘要】:水稻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具有“嫩秧早栽、稀植壯株、濕潤強根、控苗壯稈、足肥高產”的技術特點,從2010 年開始,通過不斷探索水稻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在該鎮試驗示范和應用推廣,發現該技術是當前水稻生產上的一項新型栽培技術., 表現出了強勁的增產優勢. 同時具有節本增效、提早生產季節等特點,本文通過總結該鎮近年來水稻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在生產中的增產效應,以期為我鎮大面積水稻高產栽培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 旱育秧 強化栽培 推廣應用
達川區河市鎮位于達州市南13 公里處,礦產豐富、交通便利、水域廣闊、洲河穿鎮而過,淺丘山區,氣候適宜,是達川區重要的糧食生產鄉鎮。全鎮幅員面積87 平方公里,轄13 個行政村,107 個社,其中農業人口24852 人,耕地面積11887 畝,常年水稻種植面積6280 畝左右,抓好水稻生產是我鎮農業生產的關鍵。
1 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體系的優勢
1.1 增產潛力大
通過多年試驗示范表明,示范片產量2010——2013 年多點大面積調查,平均畝產566.5 公斤,比常規栽培畝增53.8 公斤,增幅為10.5%。其中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651.3 公斤,說明該項技術的增產潛力很大。
1.2 經濟效益高
該技術采用旱育秧中、小苗栽插能節省秧母田,降低育秧成本;單株稀植能較大幅度減少用種量和移栽用工;旱育秧移栽后以露田為主的濕潤灌溉方式是一種節水栽培;旱育秧根系發達,植株健壯,抗病蟲能力增強也有利于減少農藥的使用。因此,降低能耗,節省成本。通過核算分析,增產、省工、省種、節水等,每畝可增效益100 元以上。
2 水稻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的增產機理。
2.1 早發優勢明顯
水稻強化栽培的小苗移栽帶來稻苗活力強,單株稀植又增大了生長空間,無水層濕潤灌溉和增施有機肥增強了土壤通透性,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分蘗的早生快發。根據2011 年對2 個不同組合采用不同栽培方式田間考察記載,水稻強化栽培表現為平均每叢分蘗早生快發,但分蘗高峰較低,分蘗的增加相對常規栽培顯得比較平穩,每叢成穗數要高2-3 個。
2.2 根系發育良好
根據2010 年對試驗點強化栽培成熟期考查, 強化栽培根系旺而長, 并且白根多。因此,發根力強,根系發達是強化栽培稻苗的重要特點和優勢所在,它有利于促進地上部分植株充分生長發育,從而為高產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3 植株生長強健
根據田間觀察,旱育秧強化栽培在生育過程中保持著旺盛的生長勢,分蘗早分蘗快,植株健壯。據2012 年對試驗點成熟期不同品種植株形態考查,強化栽培株高均比常規栽培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現出較明顯的個體生長優勢,強化栽培株高分別為118.5 厘米、119.2 厘米和118.8 厘米,分別比對照增加2.3 厘米、3.0 厘米和2.8 厘米。同時,由于其生長勢強,莖桿粗壯, 從而為其植株的個體生長與提高抗倒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的應用前景
旱育秧強化栽培是一項高產高效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3.1 技術簡便,有良好的應用基礎
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簡便,容易掌握;該技術已推廣多年, 應用面積較大,過去我鎮農民能熟練應用雜交稻的溫室兩段育秧技術,兩段育秧中的小苗寄秧技術與強化栽培的小苗移栽也十分相似。因此,短齡早栽技術有良好的應用基礎。
3.2 增產潛力大,符合水稻增產需求
推廣應用結果表明,強化栽培技術明顯地改進移栽秧齡、種植密度、水分管理、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充分發揮水稻植株個體生長潛能,以足穗大穗獲得高產。技術增產潛力大,并且生產成本下降,有利于提高水稻單產水平,符合農民增產增收需求。
3.3 節水灌溉少施化肥符合生態農業要求
該技術采用濕潤灌溉,增施有機肥料,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水利用率,減少化肥用量,大幅度減少水分灌溉次數和用量,有利于資源合理利用。
4 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現狀
水稻旱育秧結合強化栽培技術是近年我鎮引進的一項水稻高產栽培模式。在全鎮范圍內通過了多年多點試驗示范, 均獲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和明顯的經濟效益。該項技術體系的核心是“強根促蘗”。它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適時早栽、根系發達、耐肥抗倒、病蟲害輕、高產高效的特點,是適合該鎮水稻增產增收的重要技術措施。4 年來累計推廣示范面積共計1600 余畝。經過幾年生產實踐證明,該技術在該鎮表現出了節水增蘗、增產幅度大等優點。
5 推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5.1 種田農戶文化素質較低,新技術接受慢
據調查, 農村大量輕壯勞動力轉移后, 留在農村的多數人口“386199”部隊,文化素質較低, 且多是些老、弱、病、婦、幼, 勞動力嚴重不足。加之長期以來這些人受傳統思維的影響, 接受新技術的能力慢、積極性不高, 傳統的精耕細作已不復存在,栽插密度偏稀,施肥隨意性大,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等現象相當普遍。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的難度也日益加大。導致技術推廣不到位、管理粗放。
5.2 倒春寒天氣易導致死苗
時而的強寒潮( 降溫幅度8—15℃ ) 的侵襲,導致移栽返青期的秧苗僵苗、死苗現象嚴重。主要是由于秧苗矮小,無法關水護秧所致,部分田塊死苗近20%,缺窩近5%,后經及時補苗才未造成影響。
5.3 高溫伏旱天氣影響抽穗
由于近年遭受持續的高溫伏旱天氣,嚴重影響水稻幼穗分化和抽穗、灌漿、結實。該鎮歷年都受高溫夏、伏旱災害,一方面穗肥無法及時施下,對分蘗的上林成穗和幼穗分化造成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揚花、授粉遭遇高溫導致結實率降低、空秕粒增加。
5.4 病蟲防治技術未完全到位
個別田塊的病蟲防治技術未完全到位,主要表現為未在最佳防治適期時用藥和施藥后受下暴雨影響,其防治效果不太好。
6 對策建議
6.1 合理區域布置
水稻旱育秧三圍強化栽培雖然是一種較好的栽培方式,但不適宜于栽大齡秧和種植小春的兩季田。因此建議在我鎮的冬水田、冬閑田、蔬菜田推廣,尤以隨時“能排能灌”的田塊更好。
6.2 主推關鍵技術
6.2.1 選用良種,適時播種
適宜優良品種的篩選,是強化栽培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關鍵之一。選用良種是水稻高產栽培中最經濟有效的措施。選用優質、高產、多抗,尤其是莖稈粗壯、分蘗力強、穗型大的中熟品種,能充分挖掘水稻增產潛力。主要有德香4103、川優6203、宜香2115、Q 優6 號和Y 兩優1 號等。
適時播種:平壩區一般在3 月5-10 日,丘陵區在3 月10-15 日。播種過早遇寒潮低溫將造成爛種,播種過遲溫度升高后苗廂上管理難度大,秧苗生長過快難以培育壯苗。
6.2.2 加強管理,培育壯秧
常言道:谷從秧上起,秧好半年糧。堅持選好苗床、精細整理、嚴格消毒、澆透底水、旱育旱管,以提高秧苗的耐旱能力,培育健壯秧苗。
6.2.3 嫩秧早栽,合理密植
中、小苗適時移栽是水稻強化栽培技術的關鍵。適時早栽能充分利用生長季節, 延長營養生長期, 提早分蘗, 增加有效分蘗數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有利于提高結實率和抗病抗倒伏能力。同時,嫩秧早栽能促進水稻大量產生低節位分蘗,縮短有效分蘗終止期,促進幼穗分化,延長干物質積累期,有利于形成大穗,但也對氣溫要求和整田增加了難度,我鎮的冬水田、冬閑田、蔬菜田,在秧苗秧齡(出苗后開始計)25—30 天,葉齡3 ~ 5 時力求早栽,以求豐產。并可與半旱式寬廂栽培結合,行距40— 45 厘米,窩距40 厘米左右,窩植3 株,株距10 ㎝左右,呈三角形排列。
6.2.4 薄水插秧,濕潤灌溉
薄水插秧,插后8—10 天施分蘗肥、除草劑,保持淺水層3—5 天,待其自然落干后,實行濕潤灌溉,在整個營養生長階段采用干濕交替方式灌溉,保持田間濕潤通氣,促進分蘗早生快發。分蘗后期“夠苗曬田”,即當全田總苗數(主莖+ 分蘗)達到每畝15 ~ 18 萬時排水曬田,如長勢很旺或排水困難的田塊, 應在全田總苗數達到每畝12 ~ 15 萬時開始排水曬田,曬田必須達到田間土塊開裂,不陷腳的程度,以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深扎,提高成穗率。在水稻拔節孕穗期,間歇建立1—2cm 淺水層,灌漿期繼續采取干濕交替灌溉,一直保持田間濕潤到成熟。
6.2.5 增施有機肥,實現配方施肥
在施肥上做到適施氮肥、增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施肥原則。一般畝施純氮11 ~ 13 公斤,氮、磷、鉀配比2 :1 :2。具體用肥方法是,底肥一律畝施堆渣肥等有機肥800 公斤、發酵菜籽枯餅20 公斤,45% 三元復合肥25 公斤,碳銨25 公斤或尿素8 公斤,氯化鉀5 公斤,鋅肥1.5 公斤;分蘗肥在插后8—10 天秧苗成活后,畝用尿素8—10 公斤;穗肥于倒二葉露尖時(約在抽穗前15—18 天)畝施尿素4—6 公斤。
6.2.6 綜防病蟲草害,確保水稻豐收
主要抓好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蚜蟲及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蟲的防治。一般在移栽后7—10 天畝用野老(18% 芐. 乙. 甲可濕性粉劑)45 克進行化學除草,5 月10 日前后畝施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商品名為“康寬”)10 毫升防治第一代螟蟲,6 月10 日前后畝施20% 井岡霉素60 克防治紋枯病,6 月26 日前后畝施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商品名為“康寬”)15 毫升和40% 稻瘟靈60 克防第二代螟蟲和穗頸瘟。
7 推廣應用效果
7.1 經濟效益明顯
我鎮從2010 年開始了相關技術的小面積示范示范推廣, 示范面積7.5 畝,平均畝產650.5 公斤,比同品種常規栽培畝產540 公斤增產110.5 公斤,增長達20%。2011 年在該鎮金灘3 社20 畝核心示范片建設中, 各點均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增產達10—30%。
全鎮按大面積平均每畝增產稻谷60 公斤,每公斤稻谷2.5 元計算,每畝可新增產值150 元,扣除每畝增加肥料投入20 元, 用工投入60 元(每畝多投入1 個工,每個工60 元),使用本技術可增加收入70 元/ 畝,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7.2 社會效益良好
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從糧食生產全局來看, 提高水稻產量是增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突破口,而旱育秧強化栽培技術是繼寬窄行條栽技術后,新發展的一項省工、節本、增效、高產栽培技術,具有增產、省種、省工、省秧田、優質、節水等優點,能有效地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水稻生產水平與效益,對穩定水稻種植面積,提高該鎮糧食總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z丧尸电影免费观看 |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91麻豆视频 | 欧美成人三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91 | 欧美 日韩 国产 在线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www.色五月|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视频网 | 谁有免费黄色网址 | 亚洲3at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超碰伊人| 精品久久免费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9s密挑 | 91麻豆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 欧美亚洲激情视频 | 欧美日韩黄色大片 | 久久精品99 | 免费在线成人av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初高中精品久久 | 九九九九精品九九九九 | 国产精品综合网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原创 | 一级性| 不卡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二区 | 一级国产在线 | 国产午夜小视频 | www.亚洲天堂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