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化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
而當前小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面臨諸多迫
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分析我國小
城鎮發展的整體現狀,并從宏觀角度挖掘
我國小城鎮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加
強我國小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城鄉發展 ;小城鎮建設 ;規
劃管理 ;發展對策
一、加強小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是統
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小城鎮發展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
動力。我國資源環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規
模發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條件,不可能走只
發展大城市和農村勞動力都涌進大城市的
路子。農村剩余勞動力滯留在有限的土地
上,即使土地回報率很高,收入總量也難
以有較大增長。小城鎮地處農村,一部分
農民進入小城鎮,減輕了大中城市的壓力,
降低了城鎮化的社會成本。這是實施可持
續發展的正確選擇,也是我國新型城鎮化
戰略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城鎮化的長遠發
展。
(二)小城鎮是城鄉交流的平臺。小城
鎮的發展加強了城鄉之間的聯系,開啟了
城鄉交融的大門。小城鎮是城鄉信息交流
和共享的平臺,是一定區域內的經濟、文
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
基礎設施相對較好,協作能力相對較強,
信息相對靈敏,人才比較集中,是促進城
鄉信息交流的最好平臺 ;同時隨著城市生
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對綠色食
品、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鎮成為
城鄉互通有無、完成市場對接的平臺 ;小
城鎮還是城鄉人才流動的平臺,可以發揮
在城鄉人力資源的雙向流動中的紐帶作用,
引導城鄉人才有序合理流動。
(三)小城鎮的快速發展是解決我國三
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首先,城鎮是農村鄉
鎮企業的最佳聚集地,這既可以解決侵占
耕地、污染環境等問題,又可以實現規模
效益、公共設施等綜合優化理想效果 ;其
次,從農業產業方面看,小城鎮發展為農
業產業化提供了必要條件,小城鎮發展引
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吸引農業剩余
勞動力向小城鎮遷移,這樣可以實現農村
土地的合理流動和土地集中化、經營的規
模化、管理科學化,從而為農業產業化提
供條件 ;第三,小城鎮發展為農民現代化,
即農民知識化、智能化提供了現實條件和
可能,這將促使農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
行為方式的改變及文化素質的提高,加快
自身現代化步伐。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建設分散,缺乏計劃性。從目前
小城鎮建設自身設計而言,總體水平不高,
建設不配套,服務功能不齊全,吸引力還
不夠強。一是規模偏小,規劃與其現實的
經濟規模與人口規模相脫節,缺乏計劃性
和遠見性,制約了小城鎮今后的發展 ;二
是數量上盲目擴張,布局分散,齊頭并進,
全面開花,攤子鋪得過大 ;三是由于規劃、
布局不合理往往又帶來土地資源的浪費,
使得許多小城鎮現有建設用地利用率很低 ;
四是已建成的城鎮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
比重過大,工業結構與城市工業結構相似,
第三產業滯后,不利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和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基礎設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落后,是當前小城鎮
普遍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缺乏建
設資金,使得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這是因
為當前小城鎮建設籌資渠道過于單一,大
多數小城鎮仍然沿用傳統的城市建設體制,
對這部分投資大包大攬,不能在最基本的
公用設施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加之小城
鎮缺乏融資能力和融資主體,使得信貸資
金支持方面的困難,從而導致了基礎設施
不配套,工程質量低劣等現象,影響小城
鎮的發展和功能的完善。
(三)小城鎮主導產業不明,成為中心
鎮的不多。各地區小城鎮發展速度雖快,
但層次偏低,中心鎮較少,輻射能力很弱。
一個地區到底建設多少個小城鎮,規模多
大,距離多遠,總體布局應如何展開,以
誰為中心鎮,與其他小城鎮有何聯系,重
點不明確。在建鎮時,如何以市場為導向,
立足本地資源,發展哪些產品,誰為主導
產業,誰為龍頭企業,如何輻射和帶動其
他小城鎮,提高所有小城鎮的整體效益,
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成為連結周圍農村
的紐帶作用研究不夠。
(四)污染嚴重,缺乏可持續發展眼
光。由于不少小城鎮建設過于分散,分布
不合理,缺乏長遠科學規劃,導致了鄉鎮
企業也出現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
分散格局,使得一些有污染的企業缺乏管
理和治理,把廢水、廢氣、廢料不時排放
出來,嚴重污染了大量農田、江河和空間,
再加上農村人口向小城鎮的迅速轉移,進
一步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生態惡化,違背
了七十年代以來全球掀起的一場空前壯闊
的綠色革命,從而影響我國小城鎮可持續
發展的戰略。
三、加強小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協
調城鄉發展的對策
(一)精心規劃,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搞好小城鎮的規劃設計,是建設好小城鎮
的前提條件,既有利于協調發展和統籌兼
顧,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的關系,
也有利于合理用地、發展生產、改善和保
護生態環境。為此,我們必須對小城鎮建
設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要遵循城鎮
化發展規律,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
要求,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布
局上確定好小城鎮的性質、功能和基礎設
施規模,注重實效,使小城鎮成為聯結農
村與城市的紐帶和橋梁 ;要建立完善的規
劃編制與實施以及監督反饋的管理制度,
保證規劃的有序進行。同時,小城鎮建設
規劃還需突出重點,注重特色,反對遍地
開花、平衡推進的做法,要從各地的實際
情況出發,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從
布局上確定好城市功能、經濟功能、帶動
功能和輻射功能,要把小城鎮建設建立在
科學合理的規劃之上。
(二)增強小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最
終目的。可持續發展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重
要內容,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小城鎮建
設必須堅持以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中心,
正確處理好人口增長、經濟社會發展、資
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大力
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和“美化、凈化、
亮化”工程,堅決淘汰和關閉嚴重浪費資
源和污染環境的,通過合理布局規劃,協
調新城和舊城的關系,保護古建筑,開發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創造優美、
和諧、舒適的城鎮環境。
(三)深化小城鎮綜合配套改革是重要
內容。加強小城鎮建設必須深化改革,進
行體制創新。首先,要全面落實小城鎮戶
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城
鄉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積極為城鄉人力資
源的合理流動創造有力條件,維護農民工
的合法權益 ;其次,要創新小城鎮建設資
金籌集的渠道和機制,擺脫對財政的依賴
思想,運用城市經營理念,盤活城市公共
資產,走資本運營的路子,在城鎮土地轉
化和升值、房地產增值中籌集建設資金,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城鎮公用事業、
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資本市場,最廣
泛地吸引社會投資,理順財政關系,完善
小城鎮地財政管理體制,從制度上保證小
城鎮建設的穩定的資金來源。
(四)努力提高小城鎮管理水平是根本
保證。小城鎮管理體制改革與政府職能轉
換,是我國基層政權建設的一項很重要內
容。抓好小城鎮建設的同時,必須提高小
城鎮的管理水平。要轉變政府職能,將政
府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搞好城鄉社區服務上
來,為私人投資和居民生活創造良好的投
資環境和社會環境 ;要加快城鎮管理人員
隊伍的建設,注重培養和引進城鎮建設和
發展急需的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經
營型人才,提高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決策管
理水平 ;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鎮社會治
安綜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會化和
民主化的新型城鎮管理體制。在小城鎮建
成運作上,機構設置切忌臃腫、人浮于事,
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提高效能,不搞
一刀切,也不搞上下對口,要成為一種廉政、
高效、服務的新型機構。
參考文獻
[1] 朱啟臻,葉齊茂 :《小城鎮建設》,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8
[2] 李文學 . 建設和諧的新農村 [J].
農村合作通訊,2006.8
[3] 曹宗敏 . 新時期小城鎮如何發展
[J]. 城市管理,2006.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下一篇: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的現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