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沿用多年的戶籍制度已經不能很好地
滿足形勢的需要。于是,我國在 2014 年適
時地進行了戶籍制度改革,改革力度之大
尚屬空前,如取消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
口的區別。本文將重點研究 2014 年戶籍改
革對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壓力,在此基礎
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希望能
給相關部門和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2014 年戶籍改革 ;城市公共
配套設施 ;壓力 ;應對策略
一、2014 年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和特點
1、內容
從 2014 年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來看,
涵蓋了以下方面的內容 :對戶口遷移政策
進一步調整,例如將小城市以及建制鎮落
戶限制全面放開 ;實現中等城市在落戶限
制方面的有序放開 ;對大城市落戶條件進
行合理確定 ;此外要對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進行嚴格控制 ;能夠有效地破解在戶口遷
移中所遇到的重點問題,例如要重點解決
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可以適應城鎮
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員落戶
問題。提出了要創新人口管理,構建城鄉
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
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建立居住證制度,健
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切實保障農業轉移
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擴大基本
公共配套設施覆蓋面以及加強基本公共配
套設施財力保障等內容。
2、特點
從此次戶籍制度改革來看,存在著下
列三個非常鮮明的特征 :(1)這次戶籍制
度改革屬于總體規劃的調整。它是在在中
央政府全面規劃好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相
關工作后,作出的在全國開展具有差別化
特征的落戶政策。它能夠合理地引導全國
人口的分布,科學地布局大、中、小城市
以及小城鎮,因此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和
作用 ;(2)這次戶籍制度是根據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的統一部署而開展的綜合配套改
革,所改革的并不僅僅是戶籍制度本身,
也不是單項改革。它是在國家相關職能部
門所開展的配套改革 ;(3)從此次新型戶
籍制度來看,它在整體上進一步構建我國
的人口管理政策,也對全面建設服務性政
府和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公共配套設施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此次改革對 500 萬人口城市進
行嚴格控制,實行積分落戶制,對 100 萬
人口以下的城市壓力比較突出,因為牽扯
到國家房產限購相關政策。對于 100 萬人
口以下的城市,因其政府財力有限,對城
市公共設施的投入較少,勢必影響較大,
因為現有城市居民對公共設施的擁有份額
就小,要是吸納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
勢必產生瓶頸效應。
3、發展目標
從我國政府的職能來看,肩負著組織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為社會提
供公共配套設施、確保人民民主和國家長
治久安的職能。
從本次戶籍制度改革的發展目標來看,
提出了到 2020 年,要基本建成適應我國全
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這
樣以來,能夠為開展富有成效的城市公共
配套設施和社會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依
法保證廣大公民的合法權利,切實做到以
人為本,真正地完善和落實好規劃、有序、
科學、高效的新型戶籍制度。此外,還提
出了要努力實現 1 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
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但是,隨著我國在本年度進行了戶籍
制度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城市人口
的增加,從而增加城市在基礎設施方面的
壓力。對相關部門來說,要切實采取措施,
更好地緩解在公共配套設施方面的壓力,
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共配套設施以及
公共配套設施。
二、2014 年戶籍改革對城市公共配套
設施帶來的巨大壓力
1、公共配套設施財力的緊張
不少地方的經濟發展對財政收入產生
了不小的影響,也勢必會對財政支出產生
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共配套設施財力的實
現和撥付。從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在公共
配套設施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還不夠完
善,事權關系沒有理順,事權和支出責任
需要進一步健全。
2、對教育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例如,我國有大量的農民工,隨遷子
女沒有很好地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但
是,從新修訂的戶籍制度來看,要將隨遷
子女的義務教育規劃到各級政府的教育發
展規劃以及財政保障的范圍內,這就會對
城市有限的教育資源形成較大的壓力。如
何更好地使得這些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
義務教育以外的教育生涯,也是各級政府
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3、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的巨大壓力
從當前來看,在已經全面開始戶籍制
度改革的情況下,對我國原本就存在著種
種不足的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方面形成了較
大的挑戰。例如,“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依舊十分突出。首先是城市社區衛生機構
存在著設置不夠的情況,其次是,在醫療
衛生服務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再次
是未能針對城鎮居民開展有效的計生服務,
例如我國城鎮醫保體系還不夠健全,未能
真正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在基本醫療公共
配套設施均等化方面的基本需要。
4、城市中的就業壓力問題
大城市存在著較多的發展空間和就業
機會,大量人口涌入到大城市中尋找機會
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從大城市發展現狀
來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發展水平的不
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相關人員
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但是,從現狀
來看,大城市中的就業市場和就業機制還
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不少畢業生因
為各種原因,不能很好地使得自身素質和
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相適應 ;再例如,城
市中原本就存在著較高的失業率,這些人
因為多種因素沒有切實更新觀念,增強自
身的業務能力 ;很多農業轉移人口只是被
動地實現了城市化,并沒有真正地在城市
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這些都需要
政府相關部門切實行動起來。
5、社會保障制度亟需進一步完善
從我國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來看,城
市和農村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如何更好地
確保農業轉移人口在進入到城市中后獲得
和城市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障,這是相關部
門亟需考慮和解決的問題之一。不僅在社
會保障存在著不平衡的制度安排,而且之
間存在著差別,而且在不同區域之間也存
在著較大差別。如何更好地解決和破解這
種有著巨大差別的保障制度,這是相關部
門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三、強化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解決策略
1、加強基本公共配套設施財力保障
為了更好地提高公共配套設施財力保
障,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以
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對應的掛鉤機制。
要對能夠促進基本公共配套設施均等化的
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健全,更好地
調整好其中的事權關系,構建和完善彼此
適應的事權以及支出責任制度。對中央與
地方而言,要根據所劃分的事權,承擔以
及分擔彼此的支出責任。要進一步對稅收
制度進行改革,切實健全地方稅體系。進
一步加大和改進轉移支付制度,切實保障
好財力均衡力度,使得廣大地方政府具備
能夠為本地區居民提供良好基本公共配套
設施財力的實力。
2、擴大教育行業的規劃以及財政范疇
為了更好地確保農業轉移人口以及其
他類型常住人口的隨遷子女能夠獲得平等
公平的受教育權,要切實將這些隨遷子女
納入到各級政府在發展義務教育方面的相
關規劃,將其規劃到自身的財政保障范圍
內 ;要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普惠性學
前教育以及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的相關政
策進一步完善以及落實,要進一步完善和
落實好這些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后能
夠獲得相應升學考試的實施辦法。國家相
關部門積極地助推隨遷子(下轉第 151 頁)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以旅游為特色產業的新農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