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思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物流得到較快發展,但也存在著許多 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制造業與物流業缺乏溝通和銜 接。一方面,制造企業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個部門和企業,沒 有轉化為社會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化需求不足,專業 化的物流發展受到制約。制造企業不放心物流企業的供應服 務能力,物流企業也不了解制造企業的真實需求,出現有效需 求不足和供應能力不夠并存的矛盾.
一、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必要性
1.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發展相輔相成 制造業與物流業互為服務對象,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制 造業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設施和技術基礎,物流業為制造業 提供生產性服務,F代物流業發展的滯后,必將在一定程度 上影響制造業的發展,影響制造業產業結構的升級,新型工業 化發展也將受到制約。雖然現代物流業最初是為生產制造業 服務而產生的,但經過培育發展,它完全能夠成長為與制造業 共生共榮的支柱產業。因此,大力發展物流服務產業,促進物 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對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產 業結構升級,提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和諧 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制造業與物流業互動要求迫切 制造業物流是生產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制造 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調查顯 示,從原材料到產成品,一般產品加工制造的時間不超過 10%,而90%以上的時間處于倉儲、運輸、搬運、包裝和配送 等物流環節。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6年我國工 業品物流總額占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高達86.7%。促進 制造業與物流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不僅是調整產業結構、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的 共同要求和迫切愿望.
教研論文發表
3.聯動發展,勢在必行 2007年3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中提出: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現代制造業與服務 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細化深化專業分工:鼓勵生產制造企 業改造現有業務流程;推進業務外包,加強核心競爭力;加快 從生產加工環節向自主研發、品牌營銷等服務環節延伸;降低 資源消耗,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優先發展運輸業,提升物流的 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展,并得到了業內專家、地方政府、制造業和物流業的普遍響 應。當場有12家著名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2009年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必須加快發展 現代物流,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它產業 發展。至此,物流業正式列入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國務 院提出鋼鐵、汽車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是應對當前經濟危 機,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 措。前九大產業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業,只有物流業是生 產性服務業。把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 鏈和供應鏈,從而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互動發展,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
二、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業發展滯后制約了制造業發展 我國的物流業發展滯后,不能促進制造業的發展,反而成 為制約制造業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大型制造企業還是 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由于規模大并受傳統計劃經濟影響大,物 流外包所占的比重較小。而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發 展以民營經濟為主,規模還相對較小,雙方難以提升到同一層 面進行合作。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的運輸、物資流通、信息、服 務等功能未按照現代物流的規律和要求進行組織和管理,主 體數量過多,規模過小,缺乏合理的專業分工,內在質量和運 作水平亟待提高。物流服務業的滯后發展不能滿足制造業對 物流服務的需求,無法給制造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提 供優質的服務和強有力的支撐。目前,很多制造業很少依賴 物流企業,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企業服務水平跟不上,另一方面 是擔心核心運營信息外泄。這種格局造成物流企業缺少發展 和鍛煉、提高自己能力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物流企業的 發展受到制約。制造業與物流業不能聯動發展,便不能形成 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高級會計師論文發表
2.很多制造企業對外包認識不到位 不少企業搞“大而全”、“小而全”,產供銷一體化,倉儲運 輸一條龍,物流過程費用大、浪費驚人,不僅造成制造業的低 效率,也嚴重制約了物流業的發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 行副會長朱森第認為,中國的制造企業應有自己的業務核心, 應專注于某一方面發展專長,企業中輔助性的非核心業務則 應該外包。對于資源,企業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 理念,促進專業化分工和非核心業務的外包。這樣既能提高 制造業的效率,也有利于物流業的發展。這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把企業的物流業務 外包給專門的物流企業承擔,特別是一些特殊的物流運輸業 務。通過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企業能夠把時間和 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業務上,可以大大提升供應鏈管理和企 業運作的效率.
3.雙方利益分配的困惑 在物流外包中,制造企業委托物流企業代理物流業務,雙 方之間存在著委托一代理關系,其中,物流企業是代理人,制造 企業是委托人。雙方的利益分配成了合作成敗的關鍵因素.
激勵契約是指委托人采用一種激勵機制以誘使代理人按 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的一種條款。按照這一思想,物流企業 與制造企業之間應就契約不完全性所存在的“剩余”問題制定 一個合理的分配方案和激勵方案,使得雙方可以分享利益、共 擔風險。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之間物流服務收費價格的制 定,必須保證協同合作情況下雙方都應當可以取得比非協同 合作情況下更好的收益,而對于協同合作情況下超出非協同 合作情況下的這一正“剩余”應當予以合理分配,使得雙方均 可獲得益處。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之間,可以按收入分成、按 利潤分成、按服務質量分成、按成本分成等方法來確定雙方的 行為模式與激勵安排.
三、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制造業應改變觀念,實施流程再造與物流外包 制造企業應該深化物流社會化,深化物流服務的一體化 外包,改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滯后觀念。一個具有競爭力 的制造企業背后,一定有~個或幾個大的物流公司為其生產 鏈條的持續運作提供強有力的供應鏈服務。制造企業不應在 運費等方面與物流企業斤斤計較,而應在全面評估供應鏈上 下功夫,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企業以往的供應鏈管理以 縮短產品制造周期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而縮短周期則主要 通過變更物流運輸方式加以實現,而較少涉及其它方面,如精 簡操作流程、使采購管理更有秩序、提高決策與預案審批的效 率。2007年,上汽集團公司與安吉天地汽車物流公司合作聯 動,上汽集團公司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安吉天地汽車物流公司, 物流合作全面地向縱深方向展開。安吉天地的物流服務能力 已經覆蓋到上汽集團的零部件供應、整車組裝、整車銷售等核 心環節。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積極推進在傳統制造業務中實施 物流業務外包,降低整體物流成本35%以上.
2.物流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