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 重要一環。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作,教師改”,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 作文的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酆巫寣W生有所收獲呢?在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自改作文。讓學生通過自我修改、自我反債,發現并解決其中 的問題,這樣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正知葉圣響先生所說:“教師修改不和學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課內作文,要養成習 慣,無論寫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種思維過程,養成自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益的”。
1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之所以 會形成“學生作,教師改”的局面,與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夠是分不開的。教師總用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寫作能力要求學生,作文修改權完全由教師壟斷了。 其惡果是助長了某些同學作文草草成篇的壞習慣,有的寫完之后不再看,有的甚至把不會的字空起來,讓老師去填,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而教師每一次習作練習 后要面對七、八十篇作文,任務繁重,在緊迫的時間內,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夠明確”、“事例不夠具體”、“人物不夠鮮明”,甚至一些批語學生看不懂。 傳統的“學生作,教師改”的觀念已經不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學習新課標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怎樣把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修改的優先權。其次,讓學生掌握修改的決定權。同時,教師的著眼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上。
2注重引導,激發興趣
首 先,應依靠教師自身魅力來吸引學生。因為學生對教師產生的敬慕之情,會被學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那門學科上,形成對那門學科的興趣。為了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尊 敬,每次習作,教師要堅持與學生一道寫作,并把自己的習作—“下水作文”讓學生品評。長此以往,教師親自寫作的舉動將會產生一種無聲的動力,使學生從中也 能發現自己習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興趣。
其次,應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教師除了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寫作過 程(重在改作文)去感化學生,贏得學生的欽佩外,還可給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文學家反復錘煉、修改文章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文章寫完后反復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 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誘人光芒,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應靠學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和體會去吸引學生。學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師的教育得 法而愈加強烈,也可因教師的不得法而窒息。一個懂得教學的教師,教學中總能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依據學生心理,通過自己的主導作用激發學 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并通過自身的努力而獲得成功,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歡樂,激發奮發向上的動力。教師應給學生自改作文展示的機會,當場自 改,其他同學還可以善意地提出可借鑒的意見,使文章增色不少,再讓作者和讀者反復品讀、比較,感受自改與互改作文帶來的喜悅。
3教師引路,指導方法
(一) 反復朗讀,多次修改。我們知道,學生對于語言的敏銳度,主要是從朗讀中體會出來,“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正說明了這點。故此,學生習作完成后,讓學生反復 朗讀,借助聲音刺激,憑借語感,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習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邊讀邊改,是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作文寫好后,可先讓他們大聲朗讀, 看看文章的結構布局是否合理,有沒有拗口的詞句。然后,讓學生輕聲讀,邊讀邊推敲、揣摩,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再進行全面修改,使之達到語句通順、內容具 體。最后,再次讓學生放聲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借助語感,看看自己的習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個內容,同樣一個意思,能不能換上一種具有時代 氣息的說法或用上掌握的詞匯、句式及修辭手法進行提高性修飾、潤色,這是提高。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經歷這發現一修改一提高的三個過程,有效地提高學生自改 作文的能力。(二)一文二作,邊作邊改,小學生的作文過程是一個審題、選材、表述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實際操作往往具有突發性和限時性(規定時間)的特點, 故此,學生成稿往往比較倉促,大多作文存在考慮欠妥的通病。所以,同一個題目,同一個題材,讓學生再次習作,使他們對初次作品進行比較大的修改,也是提高 他們自改能力的有效辦法,因為“佳作常自改中來”。
4優化訓練,促進提高
(一)結合閱讀課文教學,促進自改。教師可結合課文教學,滲透自改意識,加強訓練,比如,有許多學生在作文中不 善于細節描寫,因此文章顯得空洞。在講讀課文中教師就要注意解決這個問題,在教《我的戰友邱少云》“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不忍眼巴巴地看著我的戰友被活活地 燒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這段話時,讓學生知道這段話是描寫作者面對戰友邱少云被大火活活燒身時矛盾而痛苦 的心理。我有意識地把其中一些詞句刪掉,換成“我想看他,又不敢看他,只好讓火在他身上燃燒!闭垖W生做比較。學生通過具體課文的分析、比較,對課文中的 長處十分明了,對自己習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覺,如教師能利用課文寫作特點來指導作文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將會日益長進。(二)典型作文,集體 修改。即學生作文后,教師不要急于下筆為學生批改,先把學生作文瀏覽一下,根據習作訓練的要求,概括出優缺點,找出存在的共性問題,選擇一二篇典型文章, 復制在電腦上制作成課件,展示在教室電視機屏幕上,引導學生集體修改。然后,學生再動手修改自己的作文。(三)互評互改,共同提高。教師應從學生的基本心 理出發,設置民主修改的氣氛,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教師指導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務,培養自改能力。為了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幾個 自改小組,每個小組由好、中、差三類學生組成。在修改過程中,讓后進生得到良好的環境,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優等生在幫助后進生過程中,也能相應提 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過學生互改,既發揮了群體作用,又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拔恼虏粎挵倩馗摹保\然,要使學生自覺養成勤于修改作 文的好習慣,教師所付出的艱辛,遠要比自己親自動手批改多。俗話說: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我們必須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后,教師能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來,用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材,探索教育教學新方法,真是“一勞永逸”,何樂而不為呢?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談
下一篇:淺談職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