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_成人午夜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黄_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_色玖玖综合_在线免费91

醫古文教學應在文化背景下展開

作者:時間:2010-08-19 16:38:00  來源:  閱讀次數:1263次 ]

【摘要】  從醫學與文化的關系,中醫藥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入手,論述醫古文教學的目標和定位應該以文化為內涵,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文化傳授上。

【關鍵詞】  醫古文;醫學文化;教學

            近年來對于醫古文教學的目標和定位學界頗有爭議,一如當初的語文教學的概念之爭,究竟該是“語言”“文字”,還是“語言”“文學”或“語言”“文化”?眾說紛紜之后,最終歸位于“人文素質教育”之下。那么醫古文教學爭論的癥結又在何處?無非是其教學中心應為“語言”(字、詞、句法),還是思想內涵。于是有不少教學者提出“雙目標”論,即在教好句讀的情況下,兼顧文化思想的傳授,如李道芳的“拓展醫古文教學思路增強學生人文素質觀念”[1],吳蓓的“醫古文對提高中醫文化素質的效果的思考”[2],毛健雄的“醫古文的人文素質教育及其發揮”[3],拜讀了這些大作之余,筆者發現,似乎教學者們為了折中,正在步入誤區:其理由一是,大家把“語言文字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這兩個概念對立了起來,殊不知,語言文字教學原本就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中國的漢字是表意文字,而且有大量的多義詞和近義詞,它往往由型及義,在欣賞揣摩字形的同時領悟其內涵;在了解一個個字的故事中,準確把握它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否則,就無法真正地掌握漢字,漢字是具有鮮明文化色彩的一種文字,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注重的就是漢文化的教學,在文化的教學中讓外國學生學會理解漢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醫古文教學中何嘗不可用一下“拿來主義”?理由二是,縱觀醫古文教材所選篇目,幾乎所有內容都無法剝離“漢文化”這一內涵而獨立存在。因此,只有把醫古文教學納入文化背景之下,所有困惑才能迎刃而解。

  1  文化與醫學及中醫學的關系

    文化與醫學從不分家,在《辭!、《辭源》中“文化”的定義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我們知道不論是生存還是繁衍都與醫密不可分。英國文化史學者威廉斯認為文化(culture)一詞是意指“一種物質上,知識上和精神上的整體生活方式”[4],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則是這樣表述的:“文化或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保5]據此分析,文化應該是源于生物學,而為人類創造,且為人類所共有,并以信息,知識為線索,來反映社會生活環境的物質和精神存在的總和,具體而言,它應該指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它涵蓋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道德倫理、宗教信仰等等。醫學的內容本身就既有宗教的色彩(從起源上看),又具有科學和道德倫理的內容,概言之,它就是文化的另一種形式的反映。反觀中國歷史,漢語中“文化”一詞最早出現于劉向《說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焙髞,南齊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寫到“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睆闹锌梢粤私,中國最早的文化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正像錢穆所講,中國的“文化”偏重于精神方面,但也認同了“culture”中有關耕種、養殖、馴化等含義,將文化置于一定的生活方式之上[6]。所以中醫診治的機理也是偏重在精神上的,不論是“氣韻”“脈象”還是“陰陽”“辨證”等都偏重在精神上描述。由此可見,西醫和中醫都根植于與其相應的文化背景。正因為如此,西方的醫學院招生是不分文理科的,如加拿大醫學院的招生對象是來自于大學前三年在藝術、文學、計算機等其他專業學習的所有學生。反倒是中國醫學院(中醫、西醫)招收的學生是全理科的,大多數學生對人文類知識涉獵甚少,把醫學完全當成了一門手藝,而非文化,可嘆可悲。

    西醫權且不論,但觀中醫,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只在東漢末期把它列入了“巫醫樂師百工之流”,而其他各朝代,都將醫與士等同,所以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都懷抱著“濟世”的想法,入則為士,出則行醫,稱其“上醫醫國,其次疾人”[7] ,“上以療君親之疾,下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8],“不為良相,則為良醫”[9],這就是所謂的“懸壺濟世”,這種思想完全脫胎于儒家文化,從《黃帝內經》中黃帝與岐伯對話天下,在治國良策中引出治病良方,到孫中山行醫布道,發動辛亥革命,中國的醫與文從來是不分家的。故而,《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同時又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藥物的書籍;孫思邈可以是著名的醫藥學家,同時又是唐代著名文人,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鄰就是他的學生。中醫與文化的關系無疑更加密切。

    在這種情形下,還要把醫、文分裂,讓醫自將身價,把它等同于技術、技巧,那它的發展前景堪憂,以中西醫結合為例,我認為,沒有文化的“結合”不過是一盤大雜燴,只會讓中醫喪失特征,變成不中不西的四不象,真正中西醫結合是應該以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為背景的,歷史上隨著佛文化融入儒道文化成為中國文化水乳交融的一部分后,印度醫學中的一些理念也在古代中醫養生思想中體現出來,只有文化層面上的融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西醫結合,所以中西醫結合給了學中醫的學生更高的要求和更廣闊的舞臺,如果說學西醫只要通曉西方文化的話,那么今天因為有中西醫結合這一提法,就要求學中醫的學生必須以學貫中西為目標了。

2  醫古文教學的定位

    “經世致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今天的中醫藥大學的教學中,“經世”已難覓蹤影,只剩下了“致用”二字,從課程設置來看,充斥著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只要技術,不要文化,把專業和文化分割開來,于是連醫古文這樣的文化課程,也成了工具課和專業課,學生的能力培養就是:解詞,斷句。教材的課后練習是大量的名詞解釋和斷句訓練。其實仔細分析這些字法、句法知識,可以發現學生大多數在中學已經學過這些語法內容,進入大學后,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文化方面的積淀和熏陶,即這些他們熟悉的文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而且作為中醫藥學生,他們迫切需要從內到外地鍛造自身,達不到老中醫那樣的道骨仙風,至少該具備一名中醫師需要的儒雅風范。這就是醫古文教學要完成的任務,因此,醫古文應成為一門文化課,而非工具課,它的主要任務是傳授中國傳統文化。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首先可就醫古文教材的結構分析。從文章的選擇范圍觀察,教材中古代名醫傳記和論述醫德醫風的文章占了半壁江山,剩下的一半貌似在談技術,實則文章仍沒有離開文化的內容。如純描述藥物的文章《代赭》中有這樣的表述:“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昌蒲》中則寫道“其二者相似,如竹根鞭”。這種表達上的虛實結合,閱后我們不禁要為古代醫家的文字造詣拍案,描述得如此形象準確,又滿含浪漫的韻味。窺一斑而見全豹,我們可以說,整個醫古文的選文,幾乎就是中國文化載體的集大成者,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結構是“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學”[10],儒釋道高度融合。我們在醫古文的文選中發現,教材既選了以黃老思想為基礎的《易經》《內經》,又選了儒醫代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甚至還選了具有儒釋道思想提出“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的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像這樣體例的教材,在教學中不以文化為線索來貫穿,很難把精髓傳給學生。其次再就生源情況剖析。中國的醫學院學生都是理科出身,文史哲知識積累先天不足,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積淀是現代中國學醫者的軟肋,今天醫生中已很少見醫家,大多只是醫匠,這種狀況對中醫藥學生沖擊尤大,因為中醫藥與文化有天然的血緣關系。所有這些缺失要靠什么來彌補?縱觀中醫藥大學的課程設置,醫古文教學對此責無旁貸。因為醫古文課程類似大學中文系中的文選課,它是集文史哲于一身的,學生在文章中徜徉,既可以與古代各位名醫進行思想交流,又可以領略醫家們在文章中流露出來的文學審美魅力。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似乎在跟著作者爬山涉水,觀賞奇花異草,感悟草精木神;讀《內經》又似乎是與智者在談天說地,運籌于帷屋之內,決勝于千里之外。只有把這些理科生們浸潤到這只文化的染缸中,才能造就一批內外兼修,內圣外王的現代醫家,否則,醫匠這種狀況很難改觀。

    一位外國學者告誡醫學生們:不懂莎士比亞的要慎選醫學。唐代孫思邈也說“不知《易》,不可以言太醫”?梢,“醫”與“文”關系之密切。因此,醫古文教學必須舉起傳播中國文化的大纛,圍繞文化元素展開教學,把文化傳授作為醫古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道芳.拓展醫古文教學思路增強學生人文素質觀念[J].安徽醫學,2005,(10):19.

 。2]吳蓓的.醫古文對提高中醫文化素質的效果的思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6,(3):69.

 。3]毛健雄.醫古文的人文素質教育及其發揮[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1):89.

  [4]韋森.文化與制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5]馬文·哈里斯.文化 人 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2.

 。6]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11.

  [7]韓鐵錚.國語[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7.

 。8]東漢·張仲景.傷寒論·自序[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7.

  [9]費振鐘.范文正公留下一個信念[J].蘇州雜志, 2006:2.

  [10]張建.中國傳統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論文發表在線咨詢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廣告推薦

文章評論

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閱讀排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黄色 | www.在线播放 | 久久久午夜视频 | 亚洲一区欧美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 97狠狠操|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韩在线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视频不卡 | 国产最新精品视频 | 在线免费av网址 |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免费电影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 |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人av电影 | 91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视频成人 |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99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欧洲精品一区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 国产a视频| 亚洲一区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三区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综合 婷婷|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爱爱视频一区 |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