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政治;時代變革;教育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目前我國社會處在 迅猛發展和不斷變革時期,必然要求教育跟上時代的發展。從馬克思主義矛盾觀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的影響。同時,社會變 革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也賦予了新的期待。
一、我國社會變革對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造就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
這主要表現在幾點:第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第二,我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成就為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第 三,黨和國家乃至全社會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為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第四,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為高職院校思政治 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二、我國社會變革對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
我國的社會改革正像一 把“雙刃劍“,對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既有正面的推動,也有負面的沖擊,它為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創造良好社會條件的同時,也給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帶來了一些 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第一,社會價值的多元化,構成了對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教育的嚴重沖擊;第二,社會腐敗現象的滋生以及一些消極社會現象的存在對青 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負面影響;第三,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盛行,造成對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的嚴重挑戰;第四,社會缺乏真正廣大民眾仰效的示范階 層,難以起到對青年進行有效教育的示范效應。
三、社會變革賦予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新的時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新時期,社會對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賦予它新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要為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 化作出貢獻。
在我國社會變革造成對社會巨大沖擊的條件下,出現了利益多元化并由此衍生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條件下,人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 觀等問題會呈現出某種盲目性、非理智性。這就需要國家用一個共同的利益需要統一全體人民的意志,這個統一的意志就是團結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因此,我們亟需重新構建一個健全的、強大的深入億 萬民眾生活中的有中國物色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和價值文化體系,它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呢?這一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與超越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由社 會主義的人文價值精神、科學理性精神、創新開拓精神、民主法制精神、現 代市場經濟倫理精神構成的社會主義現代精神文化體系和價值體系。它以人為本,立足于促進人的自由、自主、自覺的精神意志與高尚、自覺的人生觀的形 成和發展,促進人的創造才能自由全面的發展與發揮,促進社會的文明、民主、穩定、和諧,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與 進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和價值文化體系中的作用主要有:一是通過加強對精神文化與價值文化的研究在理論上有新建樹, 源源不斷提供這一領域的精神文化產品。二是在青少年中倡導和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和價值文化,使之內化為廣大青少年的心理并以此作為青少年規范人生的行為 準則。三是培育思想政治教師成為踐行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和價值文化的示范群體,在全社會中起楷模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應增強德育的力度和提高德育的效度,為造就高素質人才作出更多的 貢獻。
當代的國際競爭,無一領域不是包含著人才的競爭。哪一個國家擁有該領域的頂尖級人才,哪一個國家便處于前沿的位置。在即將來臨的知識經濟時代里,人的素質是知識經濟的源泉,具有現代化素質的人的創造性活動,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綜合國力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因此,國家對人才素質和 質量要求的期望值達到歷史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黨的十五大報告中 指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 支持。”在人的綜合素質中,思想政治素質處于靈魂的地位。江澤民指出:“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 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與此相聯系必然地要求加強高職院校思政治教育力度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對應社會的新需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從如下幾方面 努力:一是只能強化而不能淡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二是深化思想政治課的改革,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新思路、新辦法。要更新德育觀念,改革德育方 法,積極進行教學方法、考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增強學生的免疫 能力和抵御錯誤思想侵蝕的能力。三是通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個實踐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江澤民指出;“我們必須 把增強民族的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中央中共、國務院關于推進素質教育 的決定也特別規定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個實踐能力為重點”。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自我改革創新,以實現推動學生創新精神個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 發揮學科的優勢,在政治思想品德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實施創新教育,開發學生創新潛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好奇心、表達欲、冒險欲,形 成創造思維,提高想象能力、聯想能力。這就要求政治教師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創新素質進行創造性工作。四是加強思想政治課的學科建設,完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 容,增開一些人文、社會科學的選修課,提倡開特色課等等。
再次,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使之成為高素質的示范階層。
全 面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使思想政治教師成為在社會上深得民眾仰效的具有高素質的示范群體,這也是新時期社會對思想教育的新期待之一。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強調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 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以抓好教師的素 質為龍頭。目前,有不少人只是把教師作為謀取社會社會生存的手段而已,這不能不使教育失去有關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制度倫理的內容。更甚者,還有些教師是 以其昏昏誤人子弟。由此看來,提高教師素質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問題。新時期,必須要求教師德才兼備,特別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使政治 教師以自身堅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博大的仁心、完善的道德、淵博的學識、健全的人格、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遠大的宇宙眼光成為學生的師表和楷模。教師自身 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成效是正相關的關系。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及哦啊是隊伍無疑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又一關鍵。
參考文 獻
[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賀允清.《提高中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實效研 究》,人民教育出版,1996年。
[3]吳秀云.《淺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教師的要求》,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談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教材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