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解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作者:魯桂仙時間:2016-03-03 14:45:30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871次 ]
合作學習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對合作學習認識表象化,操作形式化;教學中,有的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徒有合作的外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多數學生不具備合作精神,致使討論不能展開、探究無法深入,不能進行真正意義的合作;有的教師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內容選擇不當;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時機把握不準。那如何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我提點個人見解。
一、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是組織合作學習的前提
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于合作學習,而且小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要開展。要精心選擇適宜合作學習的內容作為素材,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選擇怎樣的內容組織合作討論顯得格外重要。
1、選擇坡度性題材進行討論。小學數學教材,新舊知識聯系非常緊密,教學時,教師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及生活經驗出發,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如,推導梯形面積公式,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平行四邊形及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驗,組織學生同桌或小組開展合作學習。
2、選擇創新性問題。創新性問題,往往沒有固定的標準,沒有現成的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解決這類問題,應當事先讓每個學生都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后開展小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啟發,把每個人的發散性思維擴大到整個小組的發散性思維,最后通過班級匯報達到全班的發散性思維,使智力得到放大。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很大的好處。
3、選擇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教學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時,出示這樣一題:甲乙兩隊合修一條長270米的水渠,甲隊修的米數正好是乙隊的4/5,兩隊各修多少米?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解決問題的習慣的不同,采用的解決方案也豐富多彩。此時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學生在交流中互相驗證、啟發,會產生一種“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感覺,從而體驗合作交流的魅力;
二、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機,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關鍵
1、在學習的難點、疑點或興奮點處組織合作學習。在難點處開展小組合作,能有效地發揮集體的智慧,較快地幫助學生順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在疑點處開展小組合作能促使學生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釋放出來,在交流中產生互動,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目的;在思維的興奮點處開展小組合作,能使學生的思維迅速走向深入,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捕捉學生學習中的興奮點或有意識地設置懸念,使學生能夠保持探索的積極態勢,從而產生合作探討的欲望。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上課一開始,教師就提出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小明今年9歲。過了9個生日,可他爸爸今年三十多歲了,可也只過了9個生日,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問題懸念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思維一下子興奮起來,學生不由自主地就開始了主動探索和合作學習。
2、收集和處理信息最適合于通過合作學習進行。一個學生收集,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少,范圍較窄,收到的信息畢竟有限。而不同學生收集信息的內容、范圍、渠道往往各不相同,如果能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則可以實現互相補充、互通有無、資源共享;
3、方法、結果容易產生分歧時最值得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及全班的辨析、評判、爭論能夠引發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感悟,從而體驗合作的價值,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養成。
三、教師參與其中,進行科學調控,是完成合作學習的保證
學生良好合作技巧的運用是提高合作學習效率的保證,然而學生不是天生善于合作,教師要在此方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培訓。正如美國著名合作學習研究者約翰遜說,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是“從旁指導”,也就是教師不能“袖手旁觀”,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要在適當的人際交往及小組合作技巧方面指導學生。合作不僅是學生的合作,也是師生之間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學生的發展也是在師生合作過程中得以實現的。因此,科學地組織調控是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保證。
四、注重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結合
無原則的一味地合作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深刻性和創造性發展的受阻,這樣只會降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積極性。在合作交流前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所思、有所悟、有表達的欲望。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思維可能受阻或意見不統一,會產生合作交流的需要。這樣,在個人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適時組織合作交流,無疑能夠促進學生思路的開拓及思維的深入,使學生感悟到合作學習的魅力,享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愉悅。
小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但怎樣去利用好這種學習方式,是值得探討的,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慢慢積累。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在班主任工作中巧用心理效應
下一篇:如何創設幼兒園隱性課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