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
高校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
楊寧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視覺藝術系
摘要:又到一年畢業季,筆者以本校10級繪畫專業53名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描述為例,對高校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對策進行梳理分析。試圖找到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良性發展之路。
關鍵詞: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
自 1999 年全國高校實行大規模擴招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于此同時,大學生就業困難也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在當前就業市場整體疲軟的形式下,藝術類專業尤其是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就成為了難中之難。筆者在長春某高等獨立院校從事繪畫專業教師一職,現將2014屆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去向進行統計與梳理, 試對高校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進行分析。
1.我校2014年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去向統計
我校2014年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人數共計53人,分油畫、國畫兩個專業。截止到2014年 6月20日統計顯示:簽約人數38人,未簽約11人,考研并已錄取2人,預參軍1人,出國1 人。百分比統計:簽約率71%,未簽約率20%,考研率3.7%,參軍出國各占 1.8%。其中已簽約同學中,簽約單位與美術專業相關的達到 23 人,占總人數的 45%,簽約單位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人數為15人,占總人數的28%。
所有數據為網上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作為高校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繪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很難獲得精確的統計。例如畢業生到沒有注冊的美術培訓機構去上班,就得不到正規的勞動合同與簽約手續,而學生實際上得到的薪酬可能比正規簽約的畢業生還要豐厚。那么這種情況下,該生的官方數據顯示為:未簽約或待業,成為隱形職業。還有一些畢業生選擇做自由畫家或獨立藝術家,不與任何畫廊或機構簽約,這種自由職業也是官方數據上的未簽約或待業。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畢業生簽約在某單位,而畢業后從事其他行業、不去該單位的假簽約。
2.對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2.1 繪畫專業的對口專業崗位有限,畢業生供大于求
繪畫專業區別于設計類專業,其對口單位可提供的工作崗位相對比較少。與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家居裝飾公司需要數量巨大的設計從業人員不同,與繪畫專業相對口的單位,如美術館、博物館、出版社、報社、中小學、畫廊等,可以為繪畫專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少之又少。
2.2 公務員、事業單位可供藝術類畢業生報考的崗位稀缺
公務員與事業單位每年的招考通知都有專業限制,一些年份中無專業限制的工作崗位也不允許藝術類畢業生報考。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本來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文化課學習水平普遍低于一般文理生的藝術類畢業生,更是望塵莫及。
2.3 中小學教師編制基本飽
事業編制“一個蘿卜一個坑”,退休一人進一人或教師隊伍超編嚴重。應屆畢業生想從事教師一職,要么一邊教學一邊在編制外等編,要么只能去私立學校和藝術培訓機構。
2.4 繪畫專業畢業生的半轉行就業
繪畫專業畢業生可以到廣告公司、家居裝飾公司或服裝公司從事設計工作,但是一般的設計公司都不愿聘用設計軟件操作能力低、專業知識不熟練并且沒有職場經驗的員工,所以繪畫專業轉行到設計專業雖然是半轉行,也要重新學起,付出大量的努力與時間。
2.5 畢業生的綜合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用人單位往往對應屆畢業生有一些綜合能力上的硬性要求,比如英語四級、六級、計算機二級、第二學歷、中共黨員、學生干部、在校期間獎勵或實習經歷等。一些繪畫類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注意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積累,往往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應變能力等軟性要求,一些有個性的藝術類畢業生也不愿意受到此類辦公室生存法則的束縛。
3.學校面對當前繪畫專業就業現狀應采取的對策與措施
3.1 學校應積極組織疏導畢業生的消極就業心理
部分未簽約或待業中的應屆畢業生經歷過多次失敗的求職經歷,對于這部分學生要鼓勵學生去嘗試多元化的就業方式。事業單位的考試失敗, 可以嘗試應聘企業; 企業的專業要求達不到,可以短時間去充電補習專業知識,也可以鼓勵學生從低起點相對容易掌握的職位開始。例如無法勝任不到服裝設計師的職位,可以做設計師助理,如果助理門檻也達不到,可以從店員開始。杜絕學生一時找不到滿意的職業便產生消極或抵觸心理,進而拒絕就業。
3.2 學校與院系應盡早開展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
學生在入學之初就應當對其開展就業創業教育,鼓勵學生踴躍參與校內外對口專業的兼職工作,提早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面對工作競聘挑戰的能力。引導學生就業定位從傳統的企事業單位向靈活就業、自主創業轉換。
3.3 藝術院系應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提高專業技能
轉變“人人成名成家成大師”的傳統觀念,走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之路。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減少人物頭像半身像人體等基礎課時,相應增設與市場接軌的行畫、手繪墻、裝飾畫、刀筆油畫、插畫等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未來就業的本領,而不是等走出校門再去學習。
3.4 學校與教師應為學生開啟“跨界”思路,打開專業界限
擯棄“專而精”的一貫原則,培養學生多專業相結合來應對社會與市場的多方面需求,學習并熟練運用設計軟件,繪畫與電腦設計相結合。例如繪畫專業學生的手繪能力較強,如果與手繪板相結合,就能在電腦插畫領域展現一技之長,從而輕松就業。
3.5 提高學生自身綜合能力與文化素質
加強一般就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書畫比賽,演講比賽,外語口語大賽等,并且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參與社團、根據愛好學習各類型的職業培訓班、報考等級考試職業資格考試等。
3.6 嘗試打破學生心中的求職地域界限
鼓勵學生去南方、西部、村鎮、偏遠地區或生源所在地尋求職業發展。多數學生畢業后愿意去一、二線城市發展,認為大城市機會多,其實大中城市很多資源趨于飽和,相反三線城市和偏遠城市和地區反而利于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在大城市,美術培訓已經飽和,但是在鄉縣等地區,還有相當大的藝術教育市場等待開發。
新形勢下,要做好繪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市場為中心的理念,通過對繪畫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打開思路與專業界限,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就業能力,讓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適應職場,拓寬繪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之路。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