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多媒體教學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環境藝術設計
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大批知識寬、素質高、應用 廣的人才,現代教育改革就是為此服務的。教育的現代化不僅包括 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也包括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投影儀、錄像機、計算機、通信等相關的技術合為一體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于各學科教學領 域。我國從20世紀20年代起,在教學領域開始使用幻燈機、投影儀和電影輔助教學等教學手段,1978年以后發展加快,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已初步在普通教 學中得到推廣及應用,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信息量大,圖文并茂,能給學生提供更 加廣博的設計專業知識信息,有效精簡授課學時,改變傳統的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采取引導啟發式、討論式、范例式、項目式、模擬式等多種教學方 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更加活躍的思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 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涉 及的范圍廣泛,是一個協調各門類藝術的整合體,其概念及內涵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豐富性、綜合性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 基本特點。正是因為這樣的知識特點,要求在專業教學中注意專業知識的縱橫聯系,讓專業知識縱看一條線,橫看一大片,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科與其他學科知 識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系統完整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在學生心目中才能成為立體的、引發人們探索的學科。
前蘇聯著名教 育理論家尤·克·巴班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指選擇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它能使教師和學生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求得最好的效果。”多媒體 教學手段以其直觀性強、信息量大又靈活便利等特點,能有效的把書本中抽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拉近了專業知識與現實之 間的時間距離。在視聽刺激下接近專業知識、理解專業知識、掌握專業知識、探索專業知識,形成較為深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表象。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 動,將豐富而零亂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綜合起來,形成鮮明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概念,從而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尋求設計規律。可見,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科 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功能作用
據統計,我系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率為100%,環藝專業多門課程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有利于擴大課堂教學容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我們正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發展,知識總量的急劇增加,新的設計研究成果不 斷涌現,使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知識內涵更加豐富。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擴大知識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上配合講解、展示,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與教材有關的知識,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課堂信息傳遞量,擴大了 廣大學生的眼界,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把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脈絡。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想象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經驗的有限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豐富多樣之間存在矛 盾,需要將豐富多彩的設計知識直觀化,有利于學生去感知。傳統教學雖也有有趣的教學手段,但它缺乏多媒體課件教學所具有的多樣性和新穎性。多媒體教學手段 融聲音、光色、情景于一體,視聽并舉,動靜兼備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容易在他們大腦皮層形成興奮點,啟發自身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 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源泉,也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學生在積極思維中進行綜合、對比、概括、分 析、想象、聯想、評價,從而形成概念體系和規律性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減輕學生記 憶負擔,降低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綜合性和生疏是造成廣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障礙的重要原因。多媒體教學以其載負的 圖形信息比文字敘述更加簡潔、鮮明、形象的特點,使其更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將那些學生原來難以想象的知識變得真實可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并行是提高廣大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運用現代化 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感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記憶的效果和質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掌握設計的規律,引導學生將感性知識與抽象思維相 結合,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記憶專業設計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基本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完成教學任務的。使用某種電教媒體,究竟要解決什么教學問題,達到什么要求,教師心中必須要有數,目的要明確,要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來說,多媒體用于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手段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或者運用多媒體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時的知識容量,開闊學生視野,或者是為了增強思想教育的內涵。一定要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不恰當的使用,不但收不到好 的預期效果,反而浪費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沖淡了教學重點,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可 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指綜合教學內容將多種電化器具有機結合,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單一媒體的局限性,充分發揮每一個媒體的功能,多種媒體互相補充,取得教 學的整體效應,讓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相促進,有利學生注意力的保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有益于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二是指多媒體教學手段 與傳統教學手段相配合。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突出的優勢,但不能因此而不顧課堂教學的客觀需要,一味的濫用。從教師方面來講,應做 到
講解與演播緊密配合,同步進行,融為一體。以學生方面來講,視聽與閱讀、思考、練習緊密結合。絕不能將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概摒
棄,多媒體只是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
(三)最優化原則
最優化是指在一定
學校的具體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佳效果,最優化是相對的。以較少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效果,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主要標準。因此,我們在選
擇多媒體時要從兩個方面著眼:既能幫助自己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又能高效率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盡可能少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和財力。
環境藝術設計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實現教學過程最
優化的重要因素,形式為內容服務,這是一個大前提。絕不能為追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多樣化而盲目地利用多種多媒體,甚至在同一個問題中使用多
種教學軟件,導致學生眼花繚亂,其結果勢必是事倍功半。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意的事項
(一)認真選擇資料,精心制作課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成功的關鍵
教學中不管是采用哪種多媒體都是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服務的,因此專業教
學資料片、影視片、制作的投影片或計算機軟件的內容的選擇,必須遵照環
藝課程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圍繞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師要精心編寫講稿,使其與課件資料融為一體。
(二)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靈
活使用,發揮最大效能
多媒體教學的發展,不能脫
離科技發展水平和國家經濟實力。在目前條件下,有些學校尚
不能及時添置先進設備,教師應開動腦筋,因陋就簡,配合教學改革,使現有的多媒體充分發揮其作用。多種多媒體各有所長,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既考慮需要,又
要考慮可能,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種各樣多媒體的最大效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
教學主導作用,適時引導,及時反饋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正是適應了現代教育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的這一教學改革要
求。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決不是對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具有先導性和制約性的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正是促使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催化劑。多媒體教學手段運
用的實效性,取決于教師對多媒體使用、對多媒體的軟件選擇是否得當;取決于教師制作教學軟件是否與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要求一致;教師的操作和解說是否熟練
而確切。教師必須注意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多提問題,用多種方式了解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存在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這對于成功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全
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是現代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素質的高低是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成功與否
的決定因素,教師必須加強學習,銳意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大膽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在
教學中的優勢,加大現代教學改革的力度。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