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尤其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受到廣大
師生的歡迎。大家都對它是一片贊揚之聲,但大家在評價的
時候大多時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較好的一面。經過調查我發現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一、 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教學中老師不能為概念而概念,讓合作學習走過場。實
際工作中有的老師見有人在公開課上使用合作學習的手段,
受到有關人員的肯定時,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過來,因
此就形成了不管課堂實際需要不需要,一古腦兒搬進來,為
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完全流于形式。課堂上我們
可以看到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對此置之不理,有
的學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幾個人在一起隨便說兩句就算
大功告成,還有的學生雖然幾個人在一起,但說的卻是與學
習無關的事,教師對這些事也是聽之任之……當老師叫合作
學習小組代表發言時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一個人來代
替小組,小組的其他組員對此無動于衷。老師面對這種情況
有的則是熟視無睹,心中想的反正我使用了合作學習這種形
式,至于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如有一堂課,課堂上教師
叫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大家在一起看年歷探討年、
月、日的有關知識。其中一個小組中有一個學生比較能干,
雖然小組已分了工,但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那一個同學完
成的,其他同學只是作為一個陪襯。試問這樣的小組合作學
習有什么用,簡直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二、 課堂上合作學習的安排不合理
合作學習不是在什么情況下都需要的,而是要講究一定
的契機,教師在上課時不能隨心所欲地安排合作學習。所謂
的內容不夠,合作學習來湊是萬萬不可的。課堂上我們可以
看見教師動不動就讓學生合作學習,只要遇到問題都離不開
合作學習,把合作學習當作靈丹妙藥,包治學習上的百病 :
本身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有的老師也要讓學生合作學習 ;剛
一上課教師就叫合作學習 ;大部分學生都已明白的問題還是
讓學生合作學習 ;學生對這種形式已經產生厭煩的情況下老
師仍按部就班地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凡此種種,已經對合
作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 合作學習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調控不好
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認為合作學習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學生有了問題老師可以甩手不管,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老師
在課堂上好像是一個看客,遇到爭執時不指導學生如何解決,
結果學生的時間耽誤了,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合作學習
小組之間組員的搭配合理引起內訌(有的組全部都是學習較
吃力的學生),人員的分工不合理(有的一人在組上大包大攬,
讓其他人沒有事干),人數不合理(有的兩三人,有的五六人)。
教師沒有真正地參加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只是當了一個監
工,甚至有個別老師在學生合作學習時自己在想與教學無關
的事。
四、用合作學習取代學生的獨立學習
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老師十分熱衷于合作學習。
課堂上看到的整節課都是學生在合作學習,很少看到有時間
讓學生獨立學習,這樣一來有的學生就形成了一種依賴思想:
我懶得動腦筋,反正我不思考也沒有關系,我不思考自然有
人幫我思考,有人會幫我說出答案。常此下去,一個班上只
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得到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
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養。要知道在一個人一生
的學習中獨立學習是占主要的,因為生活中需要獨立學習的
時候太多太多。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能呢?
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科學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
把握它的精神實質。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
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因
此它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1、合作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要將學生的性別、
性格、成績、人數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建合作小組。我們一般
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人數一般4——6
人。分組中盡量不為“小權威” “合作滯后者”的產生創造條件。
同時也要看到,并不是組建了小組自然就會合作,要避免開
小差、說閑話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者進行長期的培訓。
2、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小組合作技能水
平低往往導致小組交往水平低 :不善于傾聽小組成員的發言,
只關注自己的發言,個人主義泛濫;需要協作時“各自為政”,
體現不出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相互啟迪……小組合作技能
包括傾聽、協作、交往、整合等技能。教師在平常訓練中有
意識地對學生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
力。
3、合作任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確定什么樣的合作
任務至關重要,恰當的合作任務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合作欲
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任務中 ;牽強的合作任
務更多地是為合作而合作,不僅達不到預期的合作效果,而
且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厭倦和反感。因此,小組合
作學習的任務首先應有一定的難度,問題應有一定的挑戰性;
其次合作學習的內容應當具有一定的生活價值,活動形式可
以生活化,從而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合作中感悟數學
的運用性。同時也是保證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性的關鍵之一。
一位教師在執教五年級數學《數據的搜集與整理》中,大膽
地讓學生提出合作的任務取得了很好地效果。首先這位老師
先讓學生各自看錄像統計進校門的男女學生人數,結果學生
統計的結果五花八門。面對這個困難,老師問學生用什么辦
法才能夠達到最好的統計效果?有學生說多看幾次,老師說
統計錄像可以,但是如果我們統計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就不能
重復,那還有什么更好地辦法呢?這時許多學生說用分工合
作的辦法,小組內一個人數男生,一個人數女生,一個人記錄,
這樣就不容易出錯了。結果,在此基礎上大部分合作小組的
統計結果幾乎沒有什么誤差了。在該例子中,老師并沒有一
開始就讓學生分小組統計,而是讓學生在發生困難時自己提
出合作任務,結果大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配合默契,產生
了很好地合作效果。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雖然影響合作學習實施效率的因素有許多,但我認為最主要
的仍然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對學生主體性的真正關注。
我們應當意識到合作學習這一發展性教學策略,給學生個體
以及群體發展所帶來的深遠意義。有了這種觀念我們才能做
到創造性的使用教學資源,有意識的創設合作學習的條件,
讓活動本身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意義。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在
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下一篇:分享式教學下的合作學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