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貼近生活的藝術。在新課程理念下不僅要構建知識的課堂,更要構建生活的課堂。創設高中
生物學教學情境,就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情境中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確立生活信念,獲得發展內驅力。
關鍵詞:創設情境;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生
疑、質疑,提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逐步提高學生
思維的品質。
本文就問題情境的創設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以
期拋磚引玉。
一、引入新課時創設情境
(一)利用實驗演示法導入。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巧妙
地設計一些練習或小的實驗,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
原因,歸納總結得出結論,結論就是新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這
種方式引入新課,一方面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
性,激發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
抽象知識,促進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如“能量之
源—— — 光與光合作用”引入時,教師可用事先處理過的綠色小
圓形葉片(葉片抽氣處理,清水靜置黑暗處理待用)放入裝有
富含 C0 2 的 NaHC0 3 稀溶液的燒杯中,用強光照射,引導學生
觀察強光照射前后的實驗現象并分析原因。在學生濃厚的討
論氛圍中引入新課教學,使課堂氛圍活躍,效果很好。
(二)利用激趣引疑法導入。“思維開始于驚奇的問題”。新
課開始時,創設有一定思考力度的問題,既能啟發學生思維,
使學生動腦思考,主動探求新知,同時問題的巧妙設置又很自
然地引入到新課的教學,對學生提出了一定學習任務。簡單地
說,可以用日常生活中需解決的生物學問題,也可以用直觀的
生物模型、文學作品等情境素材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習興
趣,調動學生思維導入新課教學。例如,在學習“細胞的能量
‘通貨’-ATP”時,教師配音吟誦杜牧詩人的情景交融詩,然后
教師提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并回答,學生由之
前興奮狀態很快進入到渴求知識的狀態,從而導入新課的教
學,這與教師巧妙地用素材創設良好的情境是分不開的。
(三)利用復習一引導過渡導入。依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
心理發展特點,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找出新舊知識的鏈接
點,教師以此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應用素材與學生已有知識經
驗相吻合的問題情境,采用復習提問的方式導入教學,引導學
生主動探究,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
另一方面使舊知識得以鞏固,并很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
習,實現新舊知識的轉化,完成知識的遷移。如“生物流動鑲嵌
模型”教學的引入,教師可事先要求學生回憶真核細胞三維結
構模型中細胞膜材料的選擇,此時課堂氣氛馬上變得活躍,答
案五花八門,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選材,然后啟發學生思考能否
想出更好的實驗材料,很自然的就導入了本節內容的學習。
二、理解新知識時創設情境
(一)利用課堂討論法。討論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針對學生對某一問題的觀點不同創設教學
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一方面,可實
現教學的學生主體性,通過參與課堂討論、交流,使學生更愿
意學;另一方面,討論可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
形成對事物更全面、更具體的認識。例如,在氨基酸的基本結
構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對化學鍵書寫及
氧基、梭基的位置存在不同見解。究竟該怎樣書寫?通過討論,
學生對氨基酸的基本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利用錯誤引悟法。學生總在學習和應用新知識的時
候很難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這時教師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引導學生在錯誤的基礎上恍然頓悟。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用
素材創設一些與學生認知結構不和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
思維的碰撞中頓悟,同時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更深刻地理
解和掌握知識。例如,在 "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 的教學中,學
生對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有較清晰的認識,另有些同學對是
否需要能量、是否需要載體等概念模糊不清,教師可利用其在
解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所在進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被動運
輸的高濃度與低濃度間存在勢能差,此作為物質移動的能量,
故被動運輸不需要消耗能量。
三、探究活動時創設情境
(一)利用“問題串”提問法。提問是生物課堂教學中最常
用的方法。問題既可以來源于生產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又可
來源于社會熱點相關的生物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素材
創設探究學習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真實情境中,意識到解決問
題的必要性,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例如,在進行 " 滲透作用 "
概念教學時,可利用教材提供的一連串問題、結合課上完成的
演示實驗,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教師引導分析下進
行概括,幫助學生理解滲透作用的概念。
(二)利用多媒體資料。多媒體集多種信息于一體,具有存
儲信息量大及各種視聽功能的特點,可直接刺激學生的多個
感官,提高興奮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用多媒體創
設教學情境,可將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化,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和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提高課堂實效性。如在學習物種的
種間、種內關系時,借助多媒體的視頻動畫素材,展現斗爭、競
爭、共生、捕食、寄生的片段,使學生從感官意識到這幾個概念
之間的區別,教師的適時點撥,促使學生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和
應用。
總之,我們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教學情境的創設方
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使學生在創設
的教學情境中能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并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下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