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運,細節彰顯卓越
匠心獨運,細節彰顯卓越
○重慶市江津區石門小學校 重慶江津區 402292 羅傳芳 程緒權
摘要: 《游子吟》一詩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所作。這首詩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偉大的母愛。教師在識字、朗讀、理解等各個教學環節里,利用古詩精練的語言,讓學生深情地朗讀、背誦,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實際感受偉大的母愛。一個個匠心獨運的教學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彰顯了課堂的卓越。
關鍵詞 : 設疑激趣 ; 點面結合 ; 妙用變式 ; 悟情審美
前段時間參加了江津區石門教管中心組織的“卓越課堂”研討會,石門小學區級骨干教師古咸華所上的西師版二年級語文《游子吟》一課,教師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新秩序,在課堂上狠抓字詞教學和朗讀教學,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背誦訓練,教學中滲透了“母愛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課堂容量大,各環節、各板塊過渡自然、分配合理、重點突出,實現了高效課堂。尤其是精彩紛呈的細節,突顯了教師精心的設計和高超的教學藝術,讓課堂更顯卓越。
一、課前交流,設疑激趣
上課老師是借班上課,課前交流只有短短幾分鐘。老師從一幅“老婦縫衣圖”讓孩子們交流看到了什么?這個老婦是誰?老師適時用舉手的動作示意發言的孩子要舉手,用談話法引入“母親愛孩子,孩子愛母親”的話題,順勢放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背景音樂,渲染了環境氣氛,引導孩子們在“愛”的氛圍中靜息。通過課前簡短對話,使師生相互熟悉了語氣、語調、動作、神態,有了初步的情感交流,為師生情感無縫銜接起了鋪墊。
二、活用游戲,巧用故事
上課伊始,首先進行的是課題教學。教師從慈母縫衣圖,提煉出板書“慈母”[唐]“孟郊”,老師寫出課題“游子吟”。并且要求全班同學一起動手書空。看到全班同學口中念著筆畫,齊刷刷揮起小手隨著老師的書寫書空筆畫,覺得一個小小的課題教學環節,也被老師調動起了全班同學參與的熱情,課堂上沒有了瞎起哄的“南郭先生”,課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三、點面結合,張馳有度
老師在田字格中一筆一畫寫出生字“游”, 老師的字非常端正、漂亮,但老師卻故意叫學生們評價寫得如何,得到學生們一致贊賞――“漂亮”,老師也一臉幸福陶醉地向孩子們連聲說“謝謝”“謝謝”。激起了學生們的羨慕和向往,老師適時要求同學們描紅課本上的生字“游”,再在空田字格中寫出“游”字。在巡查寫字練習時,老師適時提醒姿勢不對的同學要做到“一寸一尺一拳頭”,老師的提醒看似隨意,實則有心。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特別要隨時培養孩子正確的說話、讀書、寫字的習慣。
看到孩子們寫完后,老師要求同桌同學互相交換檢查、評價,讓寫得好的孩子站起來接受大家的贊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老師很多時候不可能檢查完所有學生的課堂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動學生參與檢查督促,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消除了學生不參與課堂活動的現象。
對于其他生字的教學,老師則讓學生“圈小紅帽字寶寶”,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反復拼讀。由學生來提醒每個字平翹舌、前后鼻韻,學生小老師反復教讀,老師適時在某個點上強調教讀,如“遲ch픓寸cùn”。學生們很踴躍地搶著來擔任小老師,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體會,激發了學生的成功體驗,更多的孩子勇于表現自己。這種做法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激發了學生熱情,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狀態。
四、拓展遷移,妙用變式
學生基本熟悉拼讀后,老師呈現出去掉了拼音的生字,讓孩子們繼續認讀。這是充分遵循記憶規律,讓學生的識記能力發生遷移;老師繼續增加難度,讓學生從讀生字到“擴詞”,如“遲”→“遲到”;老師繼續使用變式,師生們玩起了“識字魔方”。老師將本課的生字打印張貼到魔方的六個面上,每4人小組一個魔方,讓1個同學拋動魔方,其他學生隨機識字。經過3種變式的鞏固后,老師繼續用生字卡片強化,學生情緒高漲,人人搶答,最后是全班幾乎都站起來搶答生字。這幾種科技含量并不高的教學手段,卻達到了字詞教學扎實高效的效果,老師由衷地稱贊“同學們真了不起!”
五、情景交融中誦讀,反復誦讀中悟情審美
教師在詞語教學后,又把“臨別”“慈母”“恐怕”“吟詩”等詞語還到課文中,從而引導學生誦讀詩詞和理解詩意。學生自由朗讀、集體誦讀后,老師像指揮家一樣優雅地揮動手臂,用手勢的快慢強弱引導孩子們與老師一起抑揚頓挫地“吟誦”課文。顯示了老師嫻熟的教學技巧,這一細節也讓人特別深刻。
在深情的“游子吟”音樂中,老師飽含深情地敘述起母親深夜縫衣、清晨臨別送兒的情景,情到深處老師淚花閃現,一聲“郊兒”催人淚下,讓人不由肅穆,感染了學生和聽課同行。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深情朗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引導學生們敘說生活中母親的“愛” ——送飯、蓋被、買衣、送傘……通過幻燈片展現母親在生活中對孩子的關愛場景。雖然二年級的學生生活積累較少,但孩子們所說到的都是母子情深的生活實際。對每一個場景老師都引導孩子們一遍遍自發地喊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會“母親愛孩子,孩子愛母親”的情感,表達子女對母親的感恩之心。對這個重點詩句的誦讀,在課堂教學中就出現了7次。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雖然是二年級的孩子,但他們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上,卻一遍遍誦讀和呼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人不由感受到,這些小小的孩童多么具有“靈性”啊!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懷和詩詞表達的意境。充分體現了教師對重點的把握,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恰到好處的拓展延伸能使學生由“樂學”到“活學”再到達“會學”的境界,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本節課詩意在流淌,是詩意的課堂,是生命的課堂。在這節課上,我們看到的是愛的流淌,學生生命的靈性。老師動之以情,學生深深被打動,課堂真正的活起來,學生想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成了感受母愛,感受親情,感受生命的社會大課堂。一個個細節,一個個亮點,像一顆顆耀眼的珍珠,點綴了優質的課堂,成就了課堂的卓越!
( 作者簡介: 羅傳芳,中文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程緒權,中文本科,中學高級教師。)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