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意義探析
作者:范會玲時間:2016-01-23 13:54:15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873次 ]
通過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的特點及機遇分析,揭示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的意義在于完善產業結構、促進充分就業。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社會環境;問卷調查
1. 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特點分析
大學生無論是年齡特征、心理特征還是自身素質特征,都有強烈的成功欲望, 有對未來的美好設想和預期,有較強的職業自信從業能力。北京大學團委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自身發展是當代大學生關注的最重要的主題。另一項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多元化。當代大學生所變現出來的這些積極狀態和良好特征,為大學生創業打下了主體的素養和動力基礎。
羅天虎在《創業學教程》中,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創業浪潮分為了5 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原始積累階段,也稱為個體戶階段(1979-1984),其主要特征是創業人數不多,且多是農村人口和城鎮無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經營方式簡單、原始。第二階段是正式起步階段(1984-1988), 也稱作“頭班車”階段,主要特征是創業人員除了第一階段人員外,加入了大批敢為人先的知識分子,開始創辦具有現代意義的企業。第三階段是曲折前行階段(1988- 1992),創業經商人數大增,甚至在大學校園出現了“練攤兒”的學生業主。第四階段是迅猛發展階段(1992-1997),也稱末班車階段,其主要特征是創業人員中政府機關“下海”人員猛增,下崗人員以創業實現再就業的人員迅速增加,所創辦的企業規模較大,涉足行業多。第五階段是走向成熟階段(1997- 今),主要特征是創業范圍在更廣闊的空間展開,創業進入了全面推進時期。
2. 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機遇
近幾年,國內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和新增就業人口的缺口有幾百萬。也就是說, 在舊的失業人員大量存在的同時,每年仍將新增幾百萬新的失業人員。長此以往, 必將導致新的社會不公,甚至引發社會、經濟、政治等諸方面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產業結構的調整引起就業結構的調整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城鎮新增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所形成的“三峰疊加”態勢的影響; 市場競爭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失業人員的技術、資金等個人條件方面的影響等等。社會保障措施不在這樣的就業大背景下, 自1999 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大幅攀升,從2000 年的107 萬增加到2007 年的480 萬,在校大學生的數量劇增,然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卻連年持續下滑,過去曾經一度被認為是社會“精英”的大學生,步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這些情況,使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凸現。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創業意識不高,自主創業的實際人數不多,占大學生總數的比例不大。2007 年 6 月搜狐網做了一份 2006 年大學畢業生擇業意向調查,結果顯示,選擇自主創業只有 9.4%。
創業意識需要從小培養。在西方發達國家,創業教育往往從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比如日本從小學就開始實施就業和創業教育,法國從初中就開始加強創業教育,而我國卻把創業教育重點放在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階段,義務教育階段則明顯不足。當今,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隨著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正在形成。
在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強調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提出“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完善中小企業政策法規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引導中小企業集群發展,提高創 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創造良好環境,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明確“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促進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在繼續做強做大高技術產業基礎上,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對大學生來講,這是難得的社會需求和歷史機遇, 引導、鼓勵大學生創業,完善大學生創業環境,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時不我待,意義非凡。
3. 經濟轉型期大學生創業的意義
通過大學生創業的研究,對尊重和保護大學生創業熱情,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從而推動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全面開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引發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熱情。有關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更多是居于所學專業和自己的知識能力,在遇到或獲得創業機會時進行創業活動,其中有相當多的學生是懷抱著對未來的夢想和對自己的信任,尋求創業機會,力圖建功立業。用心理學、社會學和人力資本理論歸納和尋求大學生創業動機和創業各個階段的心理活動機理,排除創業風險對大學生創業主動性的負面影響,幫助他們樹立抵抗風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更多的大學生投入到自主創業的活動中來,因此,大學生創業研究有利于保護和鼓勵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2)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著名管理學家熊彼特認為,創新是創業的本質和手段,而大學生創業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在創業中體現創新,創新是大學生創業的價值核心,無論是創建新的組織體還是在原有組織中進行內創業,都需要圍繞著創新進行。充分地重視創新意識,彰顯創新意識在創業中的價值,分析和揭示創新在大學生創業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3)指導大學生理性客觀地對待創業。雖然經濟發展需要大學生創業,政府倡導和支持大學生創業,部分高校也啟動了大學生創業教育,但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仍然不選擇自主創業,在整個創業人員中接受過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較小,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大學生對創業的神秘認識和畏懼心理。研究大學生創業,幫助他們客觀、科學地認識創業,激勵他們勇于創新,敢于嘗試,同時又科學、理性地對待創業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困難,既不盲目幻想,也不畏縮害怕,正確分析自己, 客觀分析環境,準確判斷機會,使大學生更理性地創業,科學地進行創業管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 畢業人數的增多,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進而大學生創業教育受到重視, 創業教育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形勢所需。因此, 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 不能僅靠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這種簡單的辦法, 應該從適應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 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 使他們樹立創業意識, 學會創業的方法, 掌握創業的知識和技能, 從而成為創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羅天虎. 創業學教程.M. 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年版,第17 頁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下一篇:中外企業文化的交流、沖突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