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毒性理論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有毒
體育論文發表
中藥的治療效能與“有毒”反應,既是相對的,又是密切相關的,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醫藥工作者的責任,就是化有毒為無毒,杜絕無毒轉為有毒,將中藥的“有毒”反應降到最低限度。用藥時既要考慮藥物本身、用藥方法、人體狀況等對藥物性效的影響,又要認識到一切都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臨床當隨即靈活變通。
1 合理使用有毒中藥,化有毒為無毒體育論文發表
取毒藥攻毒是中醫臨床治療的基本法則之一。在依法炮制下,決定有毒中藥是否毒害人體的關鍵是用量。只要用量適當,一般不會毒害人體,所以必 須嚴格控制其用量。使用有毒藥物的正確方法是: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至產生療效而不損害人體,不出現不良反應為止。即使有些藥物需要到輕度中毒才能取效,也應遵循上述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的原則。
2 正確對待無毒中藥,不使無毒變有毒
無毒藥與有毒藥相比,雖有藥性平和、常用治療量體育論文發表 幅度大、安全性高等優點,但臨床應用也不能惟求速效而盲目的超量應用,否則貽害無窮。
3 嚴把質量關,是降低毒性的根本措施
中藥的毒性常受藥物的栽培、產地、采集、貯藏、炮制、制劑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為此,每個中醫藥工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過硬的業務水平,在中藥栽培、采集、貯存、制劑及調劑等環節嚴格把關,使品種準確而不摻偽劣,貯存得當,炮制依法,制劑合理,調制認真細致。
4 用法得當,是降低毒性的主要環節體育論文發表
中藥的使用方法,如配伍、給藥途徑、單位時間內給藥次數、用藥時間的長短等是否合理,對中藥的有毒無毒影響極大,臨床用藥應做到:(1)合理配伍,避開配伍禁忌。(2)依治療需要和藥物性能,選擇正確的利于增效減毒的給藥途徑。有的藥毒性大宜外用,如砒石、輕粉。(3)根據藥物毒性大小和病情的輕重,合理確定日給藥次數。(4)不可無節度地長期用藥,謹防蓄積中毒。(5)外用中藥,尤其是有毒中藥,不可超大面積使用。
5 準確辨證,保證降低毒性
中藥的有毒無毒,還受來自機體方面的多種因素影響。故每一個醫生不僅要熟知藥物的性能效用、有毒無毒、用藥方法等,還必須全面準確地辨析用藥者的體質、年齡、性別、種族及皮膚狀況,作為用藥依據。對于不同的個體,其陰陽盛衰各不相同,用藥也當有別。對于不同種族或同種而居處或習俗不同的患者,也要辨析其敏感性或耐受性。 我們應當辨證認識中藥的有毒與無毒,首先應認識到有毒無毒是藥物的性效對比而言,是表示不同藥物在常量應用時性能的峻緩及對人體毒害的大小,運用正確的有毒無毒理論更加合理地指導臨床用藥,充分發揮中藥的傳統治療作用,促進醫學科學的創新與發展。
體育論文發表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