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療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對照研究
【摘要】 目的:比較阿立哌唑與氟哌啶醇治療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80例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資料,分為阿立哌唑組40例,氟哌啶醇組40例(脫落1例),以臨床總體印象量表(CGI)評定療效,用藥物不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結果:兩組CGI總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但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阿立哌唑組痊愈率80.0 %、有效率97.5 %,氟哌啶醇組痊愈率79.5 %、有效率97.4 %,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TESS量表評定, 阿立哌唑組失眠、惡心、嘔吐發生率比氟哌啶醇組明顯,氟哌啶醇組肌強直、震顫、靜坐不能、視物模糊、嗜睡、便秘、頭昏較阿立哌唑組明顯,兩組間總不良反應阿立哌唑組少于氟哌啶醇組(P<0.01)。結論:阿立哌唑治療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療效與氟哌啶醇相近,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氟哌啶醇。
【關鍵詞】 腦外傷;精神障礙;阿立哌唑;氟哌啶醇
阿立哌唑與氟哌啶醇均是治療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較好藥物,且療效相當,但阿立哌唑不良反應少而輕,安全性好。本文就兩者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對照研究,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院治療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符合CCMD-3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診斷標準[1],年齡18~70歲。排除標準:非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及不愿參加本研究者。
1.2 臨床資料醫學論文發表期刊
入組80例,年齡18~70歲,平均40.3歲,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阿立哌唑組40例,氟哌啶醇組40例,其中提前終止治療脫落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阿立哌唑組開始治療劑量為5~10 mg/d口服,根據病情調整劑量。氟哌啶醇組開始治療劑量為4~6 mg/d。治療期間不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藥物,睡眠障礙者臨時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出現錐體外系反應時可合并使用苯海索,但不作預防用藥。
1.3 判定標準
使用臨床總體印象量表(CGI)評定療效,用藥物不良反應量表(TESS)[2]評定不良反應,在入組前和治療后2周、4周末各評定1次。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和計量資料采用F檢驗。
1.3 判定標準
使用臨床總體印象量表(CGI)評定療效,用藥物不良反應量表(TESS)[2]評定不良反應,在入組前和治療后2周、4周末各評定1次。
1.4 統計學方法 會計論文發表網
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和計量資料采用F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總體療效
80例患者有79例按規定服藥完成觀察。阿立哌唑組痊愈率為80.0 %、有效率為97.5 %,氟哌啶醇組分別為79.5 %、97.4 %,兩組痊愈率、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兩組總體療效比較(略)
2.2 兩組治療前后CGI分比較
兩組治療各時點CGI總分與治療前自身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兩種藥物對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療效肯定。治療后第2周、4周兩組間CGI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2 兩組治療前后CGI總分及各因子比較(略)
2.3 不良反應
經TESS評定,阿立哌唑組失眠、惡心、嘔吐發生率比氟哌啶醇組明顯,園林論文發表 氟哌啶醇組肌張力增多、靜坐不能、視物模糊、嗜睡、頭昏、便秘較阿立哌唑組明顯,兩組間總不良反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阿立哌唑比氟哌啶醇組不良反應少而輕。見表3。表3 兩組治療后TESS量表評定(略)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兩藥物治療前后CGI分的變化說明了兩藥物對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有較好療效。因此,阿立哌唑與氟哌啶醇均是治療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較好藥物,且療效相當。阿立哌唑是一種喹酮類衍生物,也有學者稱之為第三代抗精神藥[3]。該藥對多巴胺2型(D2)受體和5-羥色胺1A型(5-HT1A)受體具有部分激動活性,同進也對5-羥色胺2A型(5-HT2A)受體具有拮抗性,它可根據內環境中相關神經遞質水平的變化來調節其激動和拮抗作用,阿立哌唑作為第一個多巴胺系統穩定劑,在多巴胺過低的腦區上調低興奮狀態的多巴胺神經元,從而達到系統平衡狀態,這種獨特作用機制可能是其不良反應較少的基礎。而氟哌啶醇是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通過抑制多巴胺神經元功能亢進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的緊張性產生鎮靜作用,這種方法不良反應多且嚴重,如急性肌張力障礙、靜坐不能等錐體外系癥狀,有時還有加重激越的可能,嚴重不良反應還包括惡性綜合征[4]。本研究結果表明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對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療效相近,但阿立哌唑不良反應少而輕,安全性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 3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75-78.
[2]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2003:94-202.
[3] 吳仁容,李樂華.新型抗精神病藥:阿立哌唑[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4,31(3):177-179.
[4] 侯也之,郭俊花,周方,等.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雙盲對照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2001,13(3):149-151.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