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
作者:時間:2011-02-20 11:02:16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072次 ]
【關鍵詞】 腸套疊 充氣灌腸復位 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
腸套疊是指某段腸管及其相應的腸系膜套入鄰近腸腔內引起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并發癥。治療方法可以分為手術治療及非手術治療。又因手術治療的長期及近期并發癥較多,所以常常不被患兒家屬捫所接受。相反非手術治療,因為不需要手術,并發癥較少,并且成功率較高所以一直是治療腸套疊的首選治療方法,現在常用的非手術方法有以下幾種1、鋇劑灌腸復位腸套疊。2、X線下空氣灌腸復位腸套疊。3、超聲下水壓灌腸復位腸套疊。現階段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超聲下水壓灌腸復位腸套疊。現在結合我們醫院病歷介紹一種更為先進的超聲下水壓灌腸復位腸套疊--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
1.病例,2009-2010共收治50例次,年齡4月-2歲,平均年齡為11.2月。方法為. 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壓力為5.0Kpa-11.0Kpa。使用工具為雙腔導尿管或雙腔灌腸管。J-S818E電腦遙控腸套疊復位儀,三維彩色超聲。 數學論文發表
2.操作、患兒術前20分鐘肌注阿托品0.01mg-0.02mg\Kg,平臥操作臺,肛門置管,接通儀器(電腦遙控灌腸儀),在超聲熒光屏上可以看見“同心圓”或“靶環”狀塊影逐漸向回盲部收縮,逐漸變小,在回盲部常規采用縱斷面觀察,由于水壓增加,盲腸內無回聲液性暗區增加增大,腫塊影由大變小,套疊塊影成為“半島征”,隨著復位的進展,這個“半島”由大變小,最后通過回盲瓣突然消失,在此瞬間,液體急速通過回盲瓣進入回腸。復位成功后可見盲腸和末端回腸腸壁影像清晰,水腫的回盲瓣呈“蟹爪樣”運動,末端回腸水腫明顯,其縱斷面呈“溝壑樣”,橫斷面呈“銅錢樣”改變均可以證明腸套疊復位成功,此種復位成功率達98%。我院成功率為100%復位常用達壓力為5.0-12Kpa,注水量在300-900mL左右。
復位中注水量與壓力成正比,操作過程中注意要逐漸增加壓力最初壓力可以設定為5.0Kp,以后根據情況逐漸升高壓力,不可以一下升高壓力過高,最好為1.0Kp。大多患兒在10.Kp以下就復位成功。復位后常規抗炎補液治療,口服碳沫,注意碳沫有無便出。 數學論文發表
3.討論
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技術特點及優點明顯,操作并不復雜,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比較適合在各級醫院廣泛的開展應用。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其優點更加明顯,(1)與空氣灌腸復位腸套疊相比因為空氣灌腸復位需要在x線進行可以對患兒及家屬或醫生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如果復位時間較長那么這種傷害會更加大。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技術就完全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2)醫生可以在患兒的身邊進行操作,可以最近距離的觀察患兒在復位過程的細微變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一點對那些病情復雜的患兒非常重要。醫生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作出治療方法的調整,如及時停止復位中轉手術治療。(3)腸套疊的充氣灌腸復位的并發癥風險較大這主要表現在復位過程中可能出現腸穿孔時,這時一次性大量的氣體,快速沖入腹腔里,導致腹壓增高,限制呼吸,可以導致患兒在短時間內窒息死亡。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技術,它充的是水相對于氣體它更柔和更慢一些,就使得即使復位失敗出現腸穿孔時也不會出現象充氣時一樣導致在短時間內快速大量的水進入腹腔出現、再者水往低處流進入腹腔的水大多存在腹腔的低位所以較少出現患兒在短時間內窒息死亡,或者至少會給我們一些時間進行搶救,給患兒一個機會。降低了并發癥的死亡率。與常用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相比,(1)它增加了對壓力控制,使復位整個過程中的壓力持續性的并且是可以完全控制,包括強度和時間,人為的控制壓力不穩定,壓力不好控制,壓力過高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就大,如過低復位的成功率就低,應用電腦控制壓力就一下解決了這個問題降低并發癥并且提高成功率,同時通過設定最大壓力保險更加降低人為因素增加損害。(2)當復位過程中出現了復位失敗出現腸穿孔大量的水進入腹腔情況,我們可以啟動自動排水程序,電腦可以最大限度的排出充入腹腔水,把損害降到最低。綜合上面所述我認為電腦控制超聲下腸套疊水壓灌腸復位技術是一種比較適合在臨床開展應用的技術。
參 考 文 獻
[1]余亞雄.小兒外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415-429. 數學論文發表
[2]唐偉椿,成守禮.空氣灌腸失敗和晚期腸套疊的手術治療。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83,4:37-38.
[3]王光大,劉守君.比超監視下水壓和水氣壓治療小兒急性腸套疊110例.中華小兒外科學雜志.1986:6:278-279.
[4]王忠榮,李美光,梁山.等比超下改良水壓灌腸治療小兒腸套疊。中華小兒外科學雜志。1996,17:209-201.
[5]王練英.實用小兒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37-749.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兒童肺炎支原體腦炎1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