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和科學性,是黨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文主要對構建基層黨建總體格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構建;基層黨建;總體格局
一、基層黨建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榮成尋山街道完善黨建、智慧黨建、機關云三大平
臺,全方位實現基層黨務、政務、財務公開的同時,結合最新農
村及機關考核辦法,強化對基層黨建工作及機關的規范化管理;
相繼成立商會小微企業聯合黨支部和商會黨委,完成對轄區 50 人
以上企業的組織覆蓋。抽調 30 名街道骨干擔任企業黨建指導員,
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在抓基層黨建開展過程中,存在著黨員
發展滯后、制度不完善、組織人員配備不齊、軟硬件設施扶持力
度不足等問題。甚至黨建指導員精力主要放在了服務社區、服務
項目、服務企業等工作上,抓黨建工作存在謀劃多、指導少,部
署多、督查少的現象。針對上述情況,綜合分析主要原因存在以
下幾點:
1、工作機制不夠完善。現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發展
到深層次階段,但基層黨建工作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
黨建組織工作過于重視形式,缺乏實現性與針對性,沒有取得實
質性的進展,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工作難以緊密結合,對經
濟發展難以取得實質性的促進作用。基層黨建組織這種不合理的
工作機制與現代企業制度是不相適應的,也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環
境。
2、工作內容缺乏創新。黨的十八大對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
要求,明確基層黨建工作要進行創新,但在現階段,基層黨建工
作機制相對而言是比較落后的,落后的工作機制導致基層黨建工
作的內容缺乏創新性,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基層黨建工作的開
展。
3、黨組織缺乏凝聚力。黨組織不能充分發揮戰斗作用與堡壘
作用,黨組織在遇到沖突時,不能有效起到凝聚人心、化解矛盾、
理順情緒的作用。還有的黨組織因為缺乏必要的監督而放松了對
自身世界觀的改造,失去了先進性,從而降低了在人民群眾中的
威信。
4、評價體系缺少管理。當前,部分領導層對基層黨建工作的
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建立完善的基層黨組織的管理機制,基層黨
組織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難以采取科學、公正的方法進行評價,
缺乏激勵機制,這就導致一些基層黨組織人員缺乏工作熱情,這
難免會影響到基層黨建工作的效率。
二、基層黨建總體格局的構建
1、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區域黨建主體架構。一方面,
結合工作建立區、街鎮兩層面的區域黨建平臺體系,完善組織覆
蓋。在區委及其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以區域化黨建促進會
為主平臺,建立區和街鎮分會兩個層面的區域化黨建平臺,積極
構建區域內各級各類黨組織之間全方位、寬領域、多層面的對話
交流與協作共建平臺,發揮區委在面上的統籌協調、凝聚各方、
引領示范作用。在區黨建促進會實行以專委會為內部構架的運行
模式,按照系統相同、行業相近、領域相關的原則,對應社區黨
建和行業黨建兩大領域,分別組建社區治理、行業管理服務等專
門委員會。社區治理專業委員會主要是統籌指導社區黨建工作,
行業管理服務專業委員會主要是統籌指導行業黨建工作;以開發
區黨建促進會片會為工作平臺,以開發區為核心,聯動周邊街鎮、
行業協會商會、駐區單位和企業,形成以促進會片區委員會為組
織形式的區域化黨建方式,協同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功能開發。
通過上述專業委員會及其對應的組織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
到邊的總體工作框架,實現在區域黨建平臺上對社區黨建和行業
黨建的總攬和協調,提高區委在面上統籌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實現各類型黨建多核運轉,多元融合。
另一方面,建立開發區片區工作平臺,實現工作覆蓋。圍繞
組團發展和管鎮聯動,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在開發區片區層面建
立區域化黨建的工作體系,實現社區黨建和行業黨建在片區的工
作覆蓋。即依托開發區管委會,具體統籌指導各開發區綜合黨委,
領導和統籌開發區黨建工作。
2、構建立體多元、重在服務的社區黨建體系。一方面,完善
街鎮、居村兩個層面的組織體系,開展以網格黨建為抓手的區域
黨建。街鎮層面,以黨建聯建、協商共治、和諧共建等為抓手,
在社區黨委、黨建辦、黨建服務中心工作模式下,做實做強黨建
促進會分會,進一步強化黨在街鎮層面的領導核心作用,依托區
域管理的職能,推動城市管理職能力量的功能整合和社區民生服
務的資源集聚,并向下放送,重點是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資
源優勢和管理優勢,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切入點,形成黨委領
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各方參與的區域黨建格局。居村層面,
以居村黨組織為領導主體,開展以單元網格為基礎的網格黨建。
依托居民區“大黨委制”,做實樓組黨建、隊組黨建、農村合作社
黨建等載體,發揮居村、樓隊黨組織在網格區域化黨建中的領導
核心和組織協調作用,重點是暢通協調各方訴求表達,激活基層
黨組織的活力,提高精準服務的水平,創新推動黨領導下的村居
自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鎮管社區工作平臺,開展以責任網格
為基礎的網格黨建。在街鎮、村居兩級組織體系的基礎上,針對
人口密集和快速城市化網格部分,實行以鎮管社區黨委為模式的
工作覆蓋。即對人口規模達到 5 萬人,網格面積達到 5 平方公里
以上的區域(即符合基本管理單元標準的區域),建立鎮管社區黨
委體制,負責對應的責任網格范圍內的區域化黨建工作,強化“兩
委一中心” (社區黨委、社區委員會和社區服務中心)的延展功能。
重點是以網格管理為切入點,做實多元參與、上下銜接的區域管
理模式,積極探索實踐黨領導下的區域共治。對人口和區域面積
尚未達到市認定的基本單元的責任網格,由街鎮黨(工)委直接
領導或由籌建組負責開展網格黨建工作。
3、構建分類管理、系統推進的行業黨建體系。一方面,按照
“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兜底”的原則,建立區、街鎮行業
黨建組織體系:在區黨建促進會設立行業管理服務專委會,統籌
指導區行業黨建工作;結合各級政府關于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
構脫鉤總體要求,分層分類開展黨建工作,對于規模較大、人員
較多、影響力較強,與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密切相關的行業協會商
會,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根據行業監管的發展需求,
逐步建立相關行業綜合黨委,行業綜合黨委書記由行業主管(監
管)部門分管領導兼任,對所屬行業黨建工作進行領導和指導。
對于不列入區層面管理的其他行業,按照屬地化原則,其黨建工
作由開發區綜合黨委、街鎮黨委負責,積極推進行業黨的組織和
工作覆蓋。
另一方面,建立區層面工作機構,強化統籌指導。在區委組
織部成立行業黨建處,作為專門工作機構,對全區行業黨建進行
工作指導。按照管理型組織和活動型組織相結合的原則,在組織
隸屬關系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推動各主體按照行業相近、業務相
關等原則,參與行業建設,開展黨建工作,不斷形成“黨委領導、
樞紐負責、協會認同、會員參與”的工作機制。
三、結束語
基層黨務人員,應根據十八大的要求,努力踐行國家對基層
黨組織提出的要求,確保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通過不斷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方法及工作思路,來更
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為廣大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書林.論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J].理論探討,
2010,03:98-102.
[2]王建國.對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幾點思考
[J].社會主義研究,2010,06:126-130.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自然崩落法在破碎礦體中的應用分析
下一篇:天然氣管網工程進度計劃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