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環節,對于各項社會生產建設具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得土地規劃更具有
合理性是現在社會用地面臨的一個重大問
題。因此,對于當前土地規劃存在的問題
及解決方法分析對于社會土地規劃發展具
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土地規劃 ;問題 ;解決方法
前言
近年來,我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的快
速發展期,建設城市的步伐不斷加快。土
地規劃作為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最為重要的基礎條件之一,絕對是不可或
缺的生產要素。我國土地資源的總量是有
限的,要想使得我國的土地資源得到合理
地利用就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然而當前
的土地規劃卻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使規劃
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借此,本文就當前土地規劃存在的問題及
解決方法進行淺談。
一、我國當前土地規劃存在的主要問
題及其影響
(一)規劃方法滯后
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多層次的、多側
面的,而我們認識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
側面等不同的角度。土地問題就是經濟問
題,就是社會問題,甚至更深層的也是政
治問題,加上它自身存在的一些特征,因
而對土地問題展開研究牽扯到的因素也是
多方面的。然而,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在一定時期內,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
有其局限性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根據
這種認識所作的判斷通常情況之下不是十
分的恰當或者完全符合實際情形的,這也
使得傳統規劃方法呈現出靜態性的特征,
而正是因為這種特征,因此規劃年限越長,
所做出的判斷與現實之間的誤差也就越大,
規劃往往遠離現實。
(二)規劃判定與執行脫節
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當前我國的
土地規劃存在一個普遍的共性問題,即規
劃制定與貫徹執行嚴重脫節。往往是花費
了十分巨大的精力、財力編制的規劃,但
卻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未按預先編制好的規
劃執行,從而致使土地規劃形同虛設。造
成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較多,不僅有主觀
方面的原因,而且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
具體可歸納為規劃權威性不高、規劃透明
度偏低、公眾參與和專家咨詢過少、領導
意圖過濃、科學性不高、政策整體性和連
貫性較差等。
(三)土地規劃缺乏動態性
土地規劃對規劃區域范圍采用靜態的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從局部的經濟發
展出發制定出相應的規劃指標,再進
行各種數據運算。而對于區域內的土地自
然屬性、生態環境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還
缺少足夠的經驗以及細致全面地分析,這
樣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原本十分復雜
的土地利用問題過于簡單化,從而使得其
指標預測精確度大大降低。加上規劃本身
的約束性,有些規劃容易受到國家政策調
整、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變動及環境變化
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需要對規劃做進一
步的調整或者進一步地更改,那么之前的
規劃方案就可能失效,或者難以對新出現
的情況做出進一步地調整。在實際工作之
中,不少地方的土地利用規劃調整的依據
并沒有結合實際情形做出科學、合理的預
測規劃,僅僅在原來的基礎上做表面工作,
編造與之相關的數據,使得土地規劃成為
一種比較陳舊的僵化的形式,從而直接造
成了使規劃和現實脫節,在實際上也喪失
了規劃的權威性,規劃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也就會越來越大。
(四)缺乏可操作性
對于建設用地的預測和安排也只是結
合有關部門現有的規劃而展開的,創新實
踐能力并不高。且在對一些土地規劃進行
制定的過程之中,一些地方還存在思想保
守落后的情形,觀點缺乏新穎性以及創造
性,土地規劃科學性不強,缺乏可執行性,
這大大降低了土地規劃的可操作性,使得
土地規劃的預測性、先進性難以體現,特
別是還有一些地方的土地規劃出現雷同。
二、解決土地規劃中的問題的方法
(一)改進規劃方法
一是改定性分析方法為定性定量相結
合的分析方法 ;二是改靜態分析方法為動
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根據人類在長
期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來的一種最
基本的行為,具體來說,就是根據某一事
物過去和現在發展變化的規律,推測其未
來變化。而做出的這種推測可以用很多數
據來進行闡述,也可以以一種語言的形式
進行表達,這兩種表述方法實際上都屬于
定性研究的范疇。在這之前人們通常情況
下采用的規劃方法雖然通過數據的使用說
明了不少問題,但其本質上仍然是定性分
析的方法。如果對于一些判斷用數學關系
式、數學模型等方式進行推算分析,這就
變成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實
際上是以定性作為分析基礎的,本質上是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靜態分析
方法是對某一事物在某個時點、某一特定
空間上的狀況進行分析并做出判斷,并且
以此為重要依據進行規劃的方法。而土地
利用是時時刻刻在發生變化的動態過程,
因此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應該將土地利用
這種動態過程反映出來。土地利用總體規
劃的目標是追求在土地利用過程與經濟發
展過程同步變化情況下的社會、經濟、生
態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規劃必須是動態的,
能夠將某一時段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土地
利用動態變化準確反映出來。因此,要想
求得具有動態特點的規劃方案,必須采用
動態的規劃方法。
(二)合理規劃土地用途
土地用途規劃的不合理基本都是由于
考察不到位或不準確導致的,為有效地
解決此類問題,土地規劃編制前,必
須對規劃范圍以內及其周邊用地的實際情
況加以詳細考察,在合理評價土地適宜性
的基礎上,從經濟性、社會性角度,合理
確定土地用途。
(三)實事求是、動態調節土地規劃問
題
只有根據實際情形做出相應的變化,
并且針對規劃做出相應的調整工作,才能
真正確立規劃的龍頭地位,使規劃由被動
實施者向主動的設計者的角色轉變,也就
不會出現拋開規劃講經濟的情形。土地規
劃的編制通過開放性的手段進行編制。融
自然、社會、經濟于一體的土地生態系統
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系統,規劃的編制以及
實施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僅僅
依靠各級政府和部門是遠遠不夠的。這就
要求在規劃的編制和調整中,即動靜結合
過程中,要建立規劃公眾參與制度 . 規劃公
示制度和規劃實施監督制度等。
(四)提高規劃的現實性、有效性、可
操作性
我國現在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
經濟以及社會結構都在不停地發生變化,
因此對于規劃編制也要根據實際情形做出
相應的調整,在特定的時間之內無論規劃
做得有多么地詳細總會有新問題、新情況
出現,因此規劃在進行調整時要有明確的
科學依據,不能單單為了追求所謂的穩定
性而不做出調整。只有結合實際情形,對
規劃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夠確保規劃的順
利實施。正是因為土地規劃具有復雜性等
重要特征,這也對相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
求,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豐
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身綜合分析能力,
保證規劃水平,提升規劃的現實性、有效性、
可操作性。
三、結論
在土地規劃的問題上,需要切實保持
良好的心態,需要冷靜以及認真地思考,
及時發現問題并且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
從而切實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工
作。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土地規劃實施工作
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麗斌 . 土地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
和解決方法 [J]. 商 .2013(04)
[2] 唐靈軍 . 淺談當前我國土地規劃的
問題和對策 [J]. 國土資源導刊 .2006(01)
[3] 陳書廣 . 我國土地規劃在編制和實
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J]. 農村
經濟與科技 .2009(01)
[4] 杜超,盧新海 . 土地規劃修編的公
眾參與問題研究 [J]. 國土資源導刊 .2006
(01)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推進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之間的幾點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