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a化合物氣味減肥效果人群觀察
【摘要】 目的:探討嗅聞Vana化合物氣味對肥胖人群的減肥效果。方法:選擇212名大學生志愿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09人和對照組103人,采用雙盲法讓其分別于三餐飯前10 min嗅聞Vana化合物或奶粉5 min,共進行8周,每天填寫飲食及活動調查表,所有受試者于實驗開始及結束時稱量身高、體重、腰圍。結果:除3名受試者退出、8名受試者未完整填寫調查表外,其余受試者均完成實驗過程;完成實驗全過程的觀察組100人受試前后對比發現,熱量攝入減少(P<0.05),體重減輕(P<0.01),腰圍、體重指數減小(P<0.01)。結論:飯前嗅聞Vana化合物對人體的減肥有一定作用,且不良反應輕,如經長期實驗效果一致可用于肥胖人體減肥。
【關鍵詞】 Vana化合物;氣味;減肥;人群中醫論文發表
Vana化合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由幾種化學成分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香草精和沙芥,具有特殊的香味。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屬低毒類化學物質[1],亞急性毒性實驗中未見大鼠出現明顯的損害作用,內臟組織學檢查均未見異常,但大鼠的體重的增張率出現明顯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對大鼠食欲、內分泌等的影響所致[2-3]。因此我們認為,如果Vana化合物控制體重增加的作用明顯,且因其獨特的香味易被人們接受,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減肥物質。但仍需研究其對機體是否具有慢性毒性的可能性。蓄積作用試驗中,Vana化合物在體內的蓄積性很小,在成人每日可能攝入量的2 000倍劑量時屬輕度蓄積以下,而化學物的慢性毒性一般是以蓄積作用為基礎的,因此認為長期經口攝入Vana化合物不會引起慢性損害。經過Ames試驗、體細胞和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精子畸形試驗,均未發現Vana化合物引起明顯的誘變現象,即沒有出現對遺傳物質的損傷,對生殖細胞的非遺傳物質也未見有損傷。因此,我們認為Vana化合物對人體的急、慢性毒性及誘變、致癌的可能性很小,少量用于人體是安全的。我們進一步對Vana化合物的氣味減肥作用的人體觀察進行了研究,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食堂飲食種類相似的包頭醫學院及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大學的女性在校大學生志愿者共212人為對象,年齡20~23歲,平均21.3歲;隨機分為觀察組109人、對照組103人。全部觀察者均身體健康,1年內未使用過任何減肥藥物。
1.2 方法
以將10 g Vana化合物裝入帶有密封條的無味小塑料袋內,每天讓觀察組成員嗅聞3次,分別為早、中、晚餐前10 min開始,每次持續聞5 min。另將10 g視覺性狀與Vana化合物相同的奶粉裝入相同的小塑料袋內,以與觀察組相同的方法讓對照組成員嗅聞。整個研究過程采用雙盲法。將志愿者隨機編碼,志愿者編碼與塑料袋編碼相同,編碼與內裝物記錄于記錄本,由主持人保管。
研究開始前對所有受試者進行統一培訓,給全體成員講解嗅聞物質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受試物質對人體幾乎無損害作用、可能有一定減輕體重的作用等,要求志愿者真實填寫使用受試物、飲食等情況。受試者不知曉被分入哪個組,受試者與研究者均不知曉受試物情況。測量并記錄受試者的體重、身高、腰圍。稱體重及量腰圍均由專人按統一標準操作,受試者均穿著單層衣褲進行測量。腰圍測量方法:用軟尺經臍水平繞腰量取,以軟尺輕貼皮膚(貼于皮膚上并可滑動)為度,受試者平靜呼吸。給兩組受試者發放調查表,表內列出學校食堂內的主要飲食種類,全部成員每天在表上記錄其三餐飲食種類、數量及餐外飲食情況,并記錄嗅聞后出現的明顯反應或癥狀、戶外活動種類及量。每周收回一次調查表,并再發放新的調查表。研究過程共持續8周,結束時收回調查表,并再次測量并記錄全體成員的體重、身高、腰圍。
1.3 資料處理及統計方法
按《中國食物成分表》[4]將研究對象攝入各種食物及攝食量(g)換算成日平均膳食熱量(kcal)。數據以過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SPSS11.0軟件行方差分析檢驗及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兩校飲食結構、受試學生攝取的熱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結束時,212名受試者中共有11人退出研究隊列,其中3人為觀察組成員,出現惡心癥狀;8人調查表填寫不完整(2名為對照組,6名為觀察組);失訪率5.2 %。完成實驗全過程的觀察組100人、對照組101人,嗅聞后均無不良反應,身高在實驗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在飲食種類、戶外活動方面差異與研究前比較也無統計學意義。受試者對受試物減肥效果的認同情況:觀察組認同70人、占70.0 %,不認同9人、占9.0 %,不明確21人、占21.0 %;對照組認同71人、占69.3 %,不認同10人、占9.9 %,不明確20人、占19.8 %;兩組認同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78,P>0.05)。
2.2 攝入熱量變化
對照組嗅聞前、后攝取熱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127,P>0.05);觀察組嗅聞前攝取熱量低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213,P>0.05);觀察組嗅聞后攝取熱量減少,與嗅聞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6.283,P<0.05),與對照組嗅聞后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F=8.360,P<0.05)。見表1。表1 兩組嗅聞前后日平均攝入膳食熱量比較(略)
2.3 體重變化 電子商務論文發表
觀察組身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031,P>0.05)。對照組嗅聞前、后的平均體重、腰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體重=0.051,F腰圍=0.038,P>0.05)。觀察組嗅聞后平均體重、腰圍比嗅聞前平均體重減輕,腰圍減小,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體重=4.689,F腰圍=5.332,P<0.01)。觀察組嗅聞后平均體重、腰圍與對照組嗅聞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體重=3.143,F腰圍=4.576,P<0.05)。見表2。表2 兩組嗅聞前后日體重、腰圍比較(略)
2.4 體重指數變化
對照組嗅聞前、后平均體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257,P>0.05);觀察組嗅聞后平均體重指數比觀察組嗅聞前、對照組嗅聞后均減小,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觀察組間=7.608,F觀察組與對照組間=6.739,P<0.01)。見表2。表3 兩組嗅聞前后體重指數比較(略)
觀察組攝入熱量、體重、腰圍、體重指數的變化與研究對象的戶外活動量、對受試物的認同情況無關(P>0.05)。
3 討論
實驗開始時,觀察組身高、攝入熱量、體重、腰圍、體重指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在這幾方面均有可比性。經過嗅聞Vana化合物8周后發現觀察組攝入的熱量明顯少于實驗開始時,也少于對照組8周末,Vana化合物的氣味可減少飲食的攝入量,尤其是減少了飲食中熱量的攝入;同時觀察組實驗前后的體重、腰圍、體重指數均出現下降或減小,說明觀察組體重、腰圍及體重指數的變化很可能是由熱量攝入減少所致。除嗅聞物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