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其他知識,在整合中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作者:孫丕樂時間:2016-03-11 14:13:48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902次 ]
一、引用文史知識與地理教學整合,激發興趣,培養能力。
1、引入古詩詞,使地理教學更生動。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莽莽,風吹草低現牛羊。”《敕勒川》展現內蒙古草原自然風貌,描繪優美風光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景象,蘊含高原平坦、遼闊的地形、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草原植被和從事的畜牧業等。《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描寫了廬山大林寺,也間接對比了平原與山頂的氣候(氣溫)。廬山海拔1474米,山頂與山底溫差約8℃,“人間”百花凋謝綠葉滿枝,“山寺”桃花滯后盛開。描寫自然風光外,又蘊含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的地理知識。另外,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等,不勝枚舉。
詩詞中不少描寫自然風光的,反映自然現象的,對地理教學有輔助作用,如恰當選擇一二首穿插進去,會使課娓娓動聽,使課堂生詩情畫意,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綜合歸納能力也會提高。
2、引入歷史故事、成語故事、語文課文、小說等,使地理教學更生動。
這一類的更是數不勝數。得隴望蜀、夜郎自大、黔驢技窮、蜀犬吠日……道出了我國部分省份簡稱來歷,也間接地蘊含地理知識。夜郎自大、黔驢技窮表現云貴高原交通不便、與人交往少妄自尊大的心態;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從側面反映出四川盆地空氣潮濕多云。群山環繞,水汽不易散開,狗難見太陽,看到后就驚奇吠叫。受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的影響,蜀中自古有“天無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說。
語文不少課文同樣蘊含地理的知識,有些說明文完全是從文學的角度講述了地理知識。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先描寫自然景物,在解釋作為大自然“語言”的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時,解釋了緯度差異、海陸差異、地勢差異、再就是古今(年際)差異所帶來的不同。地里課講到氣候聯系這一課,學生會更明白。《死海不死》用歷史傳說作引,說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形成、昨天和明天。講到“西亞”時,就可以引用這篇課文,使學生充分認識西亞地區的氣候、降水對西亞地區自然條件帶來的影響。《西游記》中的過火焰山的情節,講授新疆氣候,針對沙漠地區干燥、夏季炎熱、溫差大,穿插上孫悟空借扇子,會更有趣。
二、引用民諺俗語、有關事物與地理教學整合,激發興趣,培養綜合分析能力。
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沉積了不同文化,形成獨特的風俗習慣。這與地理中的氣候、地形等密不可分。
民諺俗語流傳久,簡單通俗卻反映深刻的道理,不少與地理有關的。能靈活恰當地引用,可我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地理課生動。“春雨貴似油”、“瑞雪兆豐年”等諺語,在山東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差不多人人皆知。講降水和農作物,可引用這些。我國的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區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秋兩季。春天萬物生長春播春種,需要雨水,卻常春旱,所以有“春雨貴似油”一說。糧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麥,積雪覆蓋,可保暖,積雪融化可滋潤根系保持墑情,有利來年生長,還真是“瑞雪兆豐年”。
2、我們學校在棘洪灘,緊靠引黃濟青棘洪灘水庫。教學《中國的水資源》水庫就成了活教材。布置學生實地調查:工程修建的原因、修建的時間、工程建設范圍、發揮的巨大作用:山東屬半濕潤地區,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常發生干旱。青島缺水,主要水源地嶗山水庫蓄水常接近死水位。遇大旱,生活用水都困難。該工程1986年動工,1989年建成。流經山東4個地區,水庫面積為14.4平方公里,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平原水庫。使青島擺脫了缺水困難,沿途也得到供水,有助工農業生產,補償了地下水。水庫面積廣大,雨季可以蓄水,起到雙重作用。
以點帶面,引導學生了解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及采取的措施——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等。引用講述鄉土地理,還能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決心。
三、引用時事政治、突發事件與地理教學整合,激發興趣,培養綜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學還可以引用當前發生許多事。這些事件,可在講述到某一章節穿插進去,同時又可就這些事件,引導學生從地理上來分析。引用我國海軍護航,指導學生分析馬六甲海峽、亞丁灣在交通運輸、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知道是我國商貿運輸、尤其是石油運輸的重要航線,同時還可以了解索馬里海盜的來龍去脈,護航在軍事、外交上的意義等等。今年三月日本地震,可以聯系日本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發生地震很常見,分析日本防震方面細致的防范措施;作為島國,資源匱乏,核電站的建設可以緩解電力不足,但是日本建了那么多的核電站,又不能不讓人懷疑核廢料是否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圖,培養學生的愛國防范意識。再如,世界上局勢動蕩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伊拉克、埃及、利比亞等,從地理上分析,要么石油蘊藏量豐富,要么處在交通要沖地理位置重要,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打著民主的旗號搶占資源,遏制別的國家發展,實行霸權主義,與這有關,引導學生看本質。
引用時事事件,可從地理上分析,也可以從政治外交上來分析,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總之,引用其它知識,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更可以培養提高學生分析歸納能力。當然,引用要扣緊地理課特點,掌握好尺度別喧賓奪主。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