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物理教學;素質教育
一、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市 場的競爭異常激烈,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不僅看該國各類高級人才的數量和水平。面對激烈的競爭,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盡快培養大批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頭腦的開拓型人才。中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長知識、責任感等方面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全體教師的適時引 導、嚴格要求,靠課任老師在教學中用自己的優良作風長期的潛移默化。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每個物理教師應盡的義務。
再從物理學本身的特點看,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以及物質最普遍、最 基本的運動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它的每一項成就都建立在唯物主義觀點來指導教 學,用科學研究熏陶學生,幫助學生揭露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來面目,對他們深刻認識物理現象,正確、理解和運用物理概念、規律,將起到積極的促進和保證作 用。
可見,無論從培養學生的目標,還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從學習物理學的需要看,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物理學中包含有豐富的素質教育的內容
(一)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 要內容,物理學在長期、持續的發展中,為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1、我國古代科技史上,記載的大量成就,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巨 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古代的《墨經》、《夢溪筆談》、《齊民要術》、《考工記》、《天工開物》等著作中有關科學技術的論述,在當時都處于遙遙 領先的地位。我國古代的發明、創造更是舉不勝舉。回音壁,地動儀,小孔成像、色散等的論述,無不閃耀著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火花。
對我國發明 的活字印刷、火藥和指南指,英國學者培根認為“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的事物的狀況,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顆星星比這三種發明對 人類事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2、我國現代在 科技方面的成果,特別是在尖端技術方面的突破,越來越多:從“起火”到今天掌握一箭多星技術,到火箭、衛星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超導體研制水平、北京正 負電子對撞機的成功,核電站、岸式波力發電站的研究 等無不處于世界限領先地位。強有力的事實,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優,堅定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3、結合物理教學,向學生介紹我國物 理學家的傳記、史話和成就,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赤子心。例如,葉企孫測得普朗克恒量;吳有訓用實驗實了康普頓效應;錢三強、何澤慧夫婦在法國發現 了鈾核三分烈和四分裂現象,并對三分裂的機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釋,開辟了核裂變研究的新領域,被約里奧.居里譽為“一代科研人員中最優秀的代表。四十年代, 他倆又毅然放棄了外國優厚的待遇和工作條件,返回了祖國,為我國核工 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籍華人楊振寧、李振道由于對K介子衰變中不符合宇稱守恒規律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的結論,引起 了物理界的震驚和承認,從而獲得了解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美籍華人丁肇中由于發現了“J粒子”而榮獲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李遠哲和崔琦又分別 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們都為中華民族增添了光彩。
(二)科學態度和意志品質方面的教育
刻苦勤奮、專心致志和嚴謹的科學齡前 態度與堅忍不拔的毅力,是一切有成就的物理學家共同的優秀品質。如英國科學家焦耳自學成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經過三十幾年的努力、作了400多次實 驗,為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礎;法拉第刻苦自學,經過十年的反復實驗,終于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開普勒在第谷花了二十年精力測得的精確數據 的基礎上,做了大量艱苦卓著的研究,進行了無數次計算,終于找到了隱藏 在千萬個數據中的客觀規律,得出了開普勒三定律;布魯諾為捍衛“日心說”而獻身……。這些事實對培養學生質疑、求實、進取、創新、正直、嚴謹的精神,培養 學生的科學態度,形成和掌握科學的方法會產生一定的作用。
三、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
滲 透性原則。物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必須采用滲透的方法,把知識的科學性 與教育性、理論價值與素質教育價值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適時、適度的進行滲透。
示范性原則。素質教育是包括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內的環境、氣氛和風氣的潛在的教育因素,其中以教師的示范作用最有效。因此,教師必須養心修身。事實上,教師也只有在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素質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的進行素質教育滲透。其實, 既使學生的心靈、頭腦是一塊無字碑,這塊碑上要刻上什么,也并不是由教師的主觀愿望所決定的,只有當教師用純潔、美好的思想以及對學生的關愛、平等的信任 關系時,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轉化性原則。物理教師要善于把物理知識的教育價值轉化為學生的品格結構,把道 德認識轉化為相應的行為習慣。
持久性原則。因為素質教育的功能需要教育的信息經過長時間的量的積累后,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又因為學生所學的 物理知識可能遺忘,但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品格等都可能長期保持下去。因此,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要始終貫穿于每一堂課中。
四、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針對實際,妥善安排。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要避免出現隨意性、盲目性和片 面性,必須根據教材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章節和不同學生的素質,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有計劃有目的的發揮素質教育的功能,哪些素質教育的內容在授 課中進行,哪些在學生實驗、專題講座、物理晚會和課外板報等教育環節中進行,都有要統盤考慮、全面規劃,注意實效。在教學效果檢查中也要將素質教育的內容 列入其中。
緊扣教材,有機滲透。物理教師備課時既要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又要站在哲學的高度上把握教材的思想體系,努力挖掘、充實教材的素質教育的內 容,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切準突破口,才能深入淺出地做好素質教育滲透工作,使學生真正感到聽課是一種藝術享受,既學到了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受到了情操、品德方面的熏陶。
對比分析,合理引導。“比較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方法。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在不同內容中不斷的橫向比較,讓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閃光點觸發學生充分地認識到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創造在物理學史中的地位,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信心。通過縱向比較,向學生展 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學生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 國才希望。同時,還要告訴學生,我國的科技水平跟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指出我國的自然科學在封建主義的桎梏下,自十六、十七世紀開始落后于西方,激發學 生的愛國熱情,樹立為中華的崛起而奮發努力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課內滲透,課外強化。根據物理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持久性原則,物理教師除了在課 堂上適時、適度地進行素質教育滲透外,還要及時在報刊、雜志上搜集、整理物理方面的素質教育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物理黑板報、 圖片展覽,舉辦物理晚會、演講會等形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應該看到,在物理教育中,要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教師的素質教育意識是最重要 的,只有在教師充分地認識到學科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注意自身素質提高的基礎上,才能以自己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在物理教學中把傳授知 識、培養能力和素質教育教育融為一體,從而藝術性地完成素質教育滲透的任務。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武術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對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的教學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