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動畫;視聽藝術;教育機制;連續性;系統性
一、中國動畫受國內、國際環境因素的影響
中國動畫大約始于1926年上海“萬氏兄弟”拍攝的中國第一部無聲動畫短片《大鬧畫室》為起點。他們曾經撰寫文章高度贊揚了美、蘇、德等國的動畫作品,并 提出了中國動畫的創作發展的新方向:“要善于借鑒與取舍,在中國電影界中,應該以中國的傳統和故事為基礎去創作動畫片,走自己特有的道路,符合中華民族的 意識特點,符合我們民族化的幽默感,還要有教育意義。他們提倡創作中國式的幽默劇情,認為民族文化就是一塊取之不盡的寶藏。提倡寓教于樂,反對單純意義上 的娛樂片,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電視作為新一代媒體在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取代報紙雜志和收音機,成為大眾接受社會 信息和獲取娛樂享受的主要途徑。他們被稱之為電視時代的人。既然電視聲像能代替廣播的娛樂形式,受公眾青睞也是自然的道理,畢竟這是一次廣播科技的革命。電視時代的人以至于他們感覺 自己象找到了自己的娛樂天地,人生娛樂的場所。成了他們公認的每天消遣的內容與形態。電視一代的成長所帶來的文化現象也在發生變化。使有思想內涵的高雅藝 術退出了娛樂的主流,而通俗的流行音樂、流行小說、電視動畫片、 商業電影等被廣泛接受成為主流。日本動畫片的成功,以及教育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正是在這種不折不扣的環境下,迎合了國際娛樂大合唱的“流行” 這一潮流。找到了動畫商業發展的機遇與契機。一舉成了日本的主要經 濟支柱之一。在我國各地反復播放的很多,例如,《足球小子》、《聰明的一休》等。我國電視動畫片市場也讓日本大唱主角已經20年了,占領我們的市 場份額先不說,但我們的動畫人才都哪里去了?真可謂發人深省的20年。其實,我們只要繼承我們的文化傳統及發揚我們的吃苦耐勞的作風。是可以追逐上的。所 以我們盡快形成全國教育機制,培養人才在先!適應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形成政府與業界、教育與市場的良性循環、生產者與公眾的良性互動,真正把產業發展和教 育放在首位,才能實現中國動畫的振興。面對今天競爭更激烈的狀態,更殘酷的現象,所以,在我國動畫教育的新形式下,讓有志青年一代盡快走出來,向歐美、日 動畫發出挑戰。從而使得中國動畫快速滲透到世界流行娛樂大合唱的行列來。
二、動畫要以人才培養為前提
在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客觀條件下,就從業人員而論,制作者大多還是80年代畢業的中學生,找份吃飯的工作也就心滿意足了,他們沒有進過高等藝術院校正規 化學習過。動畫的質量上不去。即使有一些創作專業人士的好的劇本,而制作水平上不去,也能導致市場的萎縮。這也不排除有些好的作品.看看電視里播的國產動 畫片,高質量的很少,其實技法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內涵。我相信大多數的導演和策劃者不是一個純粹為兒童服務的動畫迷吧,的確有的策劃者固守中國人傳統的 動畫思想“卡通片”的概念化,不就是給小孩看的玩藝嗎!當然了,一定是要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要鼓勵小朋友好好學習,教育要從娃娃做起。因為要教育他們做 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是的,的確如此。難道動畫教育及產業就只是給那些可愛的兒童們準備的嗎?流著鼻涕的娃娃們準備的?我想這不應該是動畫片存在的理由。 非也,現在的動畫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就像是古代的聊齋,當人遇到壓抑及抑郁狀態的時候,又沒有辦法與之抗衡和改變,就會產生需要一個適合表達自己想法 的娛樂手段。所以,需要大人看的動畫也就不難理解了。往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好動畫,都是有自己一定的思想深度。象《天空之城》《成平貍河戰》等用最淺顯的 故事來表達最深刻的人生道理。
三、動畫以市場環境為導向
中國, 國外國情不一樣,所以我們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放眼世界。三維動畫是最近幾年才加入到高校學習里面的。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所以,我們既要揚長避短,又要 再接再厲。借鑒國外好的東西來充實我們的思想。外來加工片客觀上提高著中國動畫的加工力量,但卻使中國動畫的創意力量日漸萎縮,而很大一部分創作者不是從 中反思自己的缺陷,在適應中探索新路,而是對外來動畫產品采取簡單、粗暴的排斥態度。甚至有人責罵觀眾看外國片是賣國,這也是不正確的。拿出毫無時代氣息 的老套作品一定要人們接受他的這種“民族風格”,這樣的“藝術”當然 只會讓觀眾離它更遠。藝術教育家們只求藝術,不管市場……正所 謂君子言義不言利。其結果是,當國家投資越來越不能滿足客觀市場需求時,當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我們的國產動畫這輛漂亮的列車就 停滯不前了,這樣太可惜了。
四、動畫要以不斷加強綜合素質為已任
動畫人才的匱乏,尤其是兼通藝 術與技術的復合型動畫人才的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動畫業發展的 關鍵要素之一。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對數字媒體動畫專業的人才空缺需求大約在15萬人左右。市場發出的“訂單”引得有條件的學校紛紛打出了數字動畫專業的牌 子。一年一萬元的學費也擋不住學生們熱情的腳步,不少院校一招就是上百人,還有不少其它專業的學生也想往動畫專業轉行。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是模糊地覺得學 點高科技加藝術錯不了。不能因為市場上熱鬧,學校就呼啦呼啦地招進一大批學生。20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平面設計是個新興行業,非常火爆,大家都看好這個 專業。但是,現在在南方,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的供需比例已經變成了7∶1,北京廣播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石民勇說的好。71所高校有動畫專業,應該說形成了 競爭局面,是件好事。但畢竟絕大多數學校的動畫系歷史還太短,在 師資、教材、教學體系上都不夠完備。動畫教育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加強綜合素質 教育為已任,如果僅以自身盈利為目的,遲早會被淘汰,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也難找工作,一定要遵循教育規律及市場規律,這就意味著要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教學體系。具體來說,就是以培養優秀人才為原則。不求數量但 求質量。
結語:
現有國產動畫質量,均不足以填缺國內市場.文化產業保護措施及實施政策應在政府宏觀調控計劃之內進行,動畫人 才的需要一定急缺,在未來文化產業結構中,高尖端動畫技術人才勢必將短缺,有關部門應適時增加專業培養基地,了解國際動畫業市場動向,開發出適合出口的產 品,因為只有實現出口,特別是實現產品向發達國家出口,才能獲得巨額利潤,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動畫這一學科的教育效果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汪瑞霞; 科學技術與藝術設計的融合——對動畫設計專業建設的思考 [J];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4年04期; 61-64
2. 劉華東; 數字視頻技術與藝術設計的結合應用 [J];電影評介; 2006年12期; 63-64
3. 黃萬壯; 多媒體動畫設計在科學演示中的應用與研究 [D];合肥工 業大學; 2007年
4. 未來的美好期待 [N];中國電腦教育報; 2006年
5. 宗合; 上海戲劇學院 2007年招生嘗試三大新舉措 [N];中國文化報; 2007年
6. 曹繼軍; 上海戲劇學院今年將招“創意”本科生 [N];光明日報; 2007年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談《采油工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下一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