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航大發展背景下的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民航大發展背景下的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王愛國 張長頡 中國民航大學外國語學院
摘要:本文意在表達對英語教學在中國大陸的現狀進行探討。英語專業學生尤其在應聘工作過程中倍感壓力,因此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三個方面探討了英語教學改革實施的途徑,即教師方面的改革、學生學習方面的改革以及教學管理方面的改革。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民航發展提供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英語專業;教學改革;教學;教學管理
一、引言
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及現代化民航建設的高速發展英語專業教學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面臨著機遇與挑戰。
首先是英語專業學生“專業不專,知識單一”的弊病日趨突出。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英語專業教學與公共英語教學所需要的基礎英語材料日趨接近,公外英語教學由原來以閱讀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聽、說、讀、寫并進,以逐步消除啞巴英語現象。相比之下,英語專業學生“專業不專,知識單一”的缺陷就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在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已經不再突出,單純外語的優越性已經不再十分明顯。其次是現代社會不斷加大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單一的英語人才需求量在逐年減少。英語專業學生在就業中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因此,英語專業教學必須在保正專業教學質量的同時,實施改革,拓展與英語專業相關的知識領域。把培養復合型人才作為本科教育的目標,在突出英語語言優勢的同時,展現英語專業學生豐富而精湛的復合型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策略的構建
高校教學組織體系包括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即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管理者對教學的管理。整個教學工作過程都是圍繞著這三個因素展開的。
(一)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培養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我們發現教師自身能力提高的步伐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速度。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開展與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分不開的。
1.教師自身的調整和適應。英語專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做到這一點,英語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必須通過學習,進修,深造等形式來為自己充電、加油,包括了解多媒體的用途,掌握電腦科技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新世紀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雖然很多高校在英語專業教學方面給予一定的重視和鼓勵,但是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現狀是:重普及,輕精湛;重教學,輕科研。造成該狀況的原因就是近年來不斷加快的英語普及進程以及不斷擴大的生員比例。另外,“重效益,輕投資”的觀念也勢必將影響到英語專業教學的質量。上述矛盾的調整統一將更加有助于英語專業教學的開展。
政府和高校在英語專業教師的培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通過多種渠道不斷地拓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眾多的語言教師曾經或者將要出國學習。盡管如此,英語專業教師的語境培訓形勢依然嚴峻,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眾多的學生和師資所造成的。他們應該在語境培訓中享有優先權。所謂語境培訓就是將被培訓者置于英語語言環境中,即(1)將其譴往講英語國家,親身體會鮮活的語言,了解當地英語文化,熟悉當地的語言環境,這樣就可以避免“Chinglish”(Chinese English),避免英語教學中母語的影響;(2)加強國內師資培訓的力度,集中精力和財力在適當的高校為英語教師提供近似國外的語境環境,真正提高廣大英語教師的語言教學和語言研究能力。畢竟,現在的學生已經大大不同于以往,大學生英語水平已經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英語教師也不可能原地踏步。
2.教學內容的改革。我們必須承認語言是一種交際的工具,必須承認多數學生在畢業后會從事與英語有關系的非純翻譯或純語言性質的工作。因此,培養復合型人才是大勢所趨,也就是說,英語專業的學生不能單一地去學習語言,他們不僅要掌握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還要掌握與之相關的其它知識,如外貿、工商、歷史、地理、國際政治、文藝、民航、醫學等等。英專學生在進入高年級以后應該有選擇地去學習他們想學的東西,以便在畢業后工作或深造時有充分的技能和知識做后盾。新的教學大綱在這方面給我們英專教師指明了方向,它把英語專業的課程分為三大模塊: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專業相關知識。這樣我們可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并在此基礎上發揮其能動性和創造性,以適應和發展其未來的工作要求和個人潛力。
(二)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定位
新世紀英專人才的培養規格是復合型人才。 新世紀的ELT (英語教學)將是以英語為主,多種相關專業為輔的復合型教學,既能容納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人員和師資培訓,又能培養英美歷史、國際政治、國際貿易、國際法規、工商管理、公共關系、民用航空、醫學、海洋學等多種學科的復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的雙語教學將逐步成為事實,英語的普及對于英語專業教學的要求在不斷提高。
(三)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
為了充分調動教師、學生、教學管理者的主觀積極能動性,在進行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制定并堅持執行如下的三個基本管理準則:
1.教學管理的全面性。為實現教改教學的整體目標和任務服務。教學管理要以最優化的方法將大學英語教學部門和各個管理單位科學地組織起來,將各個教學環節有機地協調起來,統籌兼顧,形成合力,實現整體優化。
2.反饋性。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及其管理應做到信息流通迅速,信息溝通合理,信息反饋及時。特別是要抓住計劃、執行、檢查、評價、總結、決策幾個主要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并作出調整。
3.外向性。在教學改革中,堅持傳授知識與智能培養相結合。確立英語教育為我國新世紀社會主義發展戰略服務的指導思想。加強同社會各個方面的聯系,尤其是與民航相關的企業單位的聯系,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加強主動適應民航發展需要的能力,建立開放式的英語教學體系。在英語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增設新課程,更新教材,向學科復合型、綜合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解陽平.探索有效教學管理 推動英語教學改革[J].教學改革,2006年3月.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