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習作教學實踐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習作教學實踐
張億 巫山縣龍溪小學
摘要:認真實踐《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化學生習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習作教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為認真實踐《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將習作教學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于一體的研究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此,我特做了“習作教學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研究。
一、習作教學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的研究意義
在習作教學中融入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訓練留守兒童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健康的品德和良好的個性素質。習作中有效的引導留守兒童觀察,觀察是引導留守兒童對生活獲得廣泛的認識,豐富留守兒童感性知識的重要途徑,觀察是學生認識的源頭,是寫作的起點和歸宿。有效指導他們從現行人教版教材中積累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語諺語等好詞佳句。讓他們看電視、聽采訪,隨時記錄解說詞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為以后的習作做好鋪墊。課題研究旨在讓我們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解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建立起健康、團結、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
二、遵循小學語文習作要求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習作要求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注意語言美和用美的的語言。
三、我校留守兒童心理存在的普遍問題
我校多數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及時溝通,學生放學回家面對的是花甲之年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輩的隔代教育,要么產生極度溺愛現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見底的代溝。在我班進行的研究中,留守兒童大多學習習慣較差,成績后進,有強烈的厭學情緒,愛打架起哄。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習心態,若是兒童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那成績怎么可能提高?多數留守兒童認知偏差導致行為偏差,無論是對他人、對事、對物、對金錢、對自我,他們都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部分留守兒童由于社會大環境的浸染,小小年紀便開始產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負面情緒,衍生出偷盜、斗毆、沉迷網絡和色情等諸多道德問題。
四、課題研究決定的對策
我確定《習作教學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研究》這個課題后,我大量查閱小學教育學、兒童心理學資料。調研了我班留守兒童習作現狀,學習了小學生習作要求,明確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我設計了《向媽媽說心里話》習作教學,并在學校教研活動中進行了說課。組織留守兒童感恩演講活動,留守兒童才藝匯演。我廣泛開展了留守兒童家訪活動,指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寫調查報告和心得,如:做小記者,學習身邊好學生鄧厚雙同學先進事跡,感恩教師詩歌朗誦,做他人身邊的“小雷鋒”。我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多次個別談話,以培養先進特長留守兒童,啟發督促學困留守兒童。我設計了習作教學《關于桃園建設的研究報告》。
五、取得的成就
經過我認真研究與探索,我班留守兒童大多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了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他們能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能積極學習,搞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為他人著想的意識。
綜上所述,《習作教學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研究》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光榮偉業,這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的加法試題,只有我們教育工作者長期探索實踐,才能讓留守兒童健康活潑的成長。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