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的對話中,學生才會真正明智,學生的生命活力才會激發出來。對話教學,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表現的舞臺,賦予了學生
學習數學的主體地位和發言權,讓學生的精神生命在數學課堂上得到發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有效。
【關鍵詞】對話 有效 課堂教學“對話”是一種以溝通與交流為基本特征的動態行為。新
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合作、共
建的交往活動”。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提供一種讓學生“想說、
肯說、能說”的活性狀態下的對話機制,使學習群體在思想、
情感與認識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與共享,真正體現
出學習的本原要義。怎樣采用對話式教學,讓數學課堂更有
效呢?
一、構建對話教學的模式
通過具有豐富內涵的問題情景,教師提出問題或引導學
生發現問題。在問題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將著力點放在對學
習活動的組織、指導和與學生的合作上,通過啟發、對話、
評價等方式與傳統的講授教學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
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同時,學生在對話教學的場景中,通過
自主探究、發現、嘗試、對話、反饋、練習等學習活動,使
其主體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達到數學知識、思維能
力與健康人格的和諧發展。
構建數學對話教學模式,是運用對話教學理念的產物和
必然要求。為了便于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對話教學,本研究提
出了對話教學的操作模式 :(見下圖)
1. 創設情境、產生問題
通過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來開展教學,讓學生自覺產生
探求知識的欲望。心理學認為,需要是構成動機的重要因素。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愉悅的活動,如果學習
的任務由別人來派給學生,學生無形中就是被動的。因此,
老師首先要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結構自然而
然地產生知識的沖突,讓他們感悟到自己確實有一種學習某
些知識的需要,然后促使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給即將展開探究的數學問題賦予生命力。問題是人們在
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卻不明確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是人們
未知而要急于知道的東西。優良的問題情境,活化了問題,
使問題有了生長的背景和解決的可能。創設的問題情景要貼
近學生的生活,要有利于學生獲得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學生做深入的思考,有利于為
學生提供假設、猜想的空間。
2. 交流互動、合作探究
對話式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圍繞一系列對話點展開對話來
實施的。既可以把對話貫穿與整個課堂,也可以針對某一部
分內容設計一個對話片段。選擇有價值、易展開的話題(對
話點)作為對話的主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認為,對話點(常
以問題形式表述)是值得研究的,或是符合學生心理的,或
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或是有創新因素的,能體現學生“最近
發展區”問題系列(或問題群)。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和特點,設計出一系列的對話點,教學過程就從這些點擴散
開去,最終形成一個課堂對話的系統和知識聯系的系統。
從對話主體關系的角度區分對話的形式,可以有五個基
本形態:師生與文本對話、師生與自我對話、教師與學生對話、
學生與學生對話以及師生與環境對話。本研究形成了數學課
堂對話教學的一般機制如下 :
3. 練習鞏固、反饋矯正
新知識的理解與新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個不斷深化、完善
的過程。本環節中,教師繼續輔導學生做一些應用練習,可
以使得學生自覺梳理自己的理解進程和理解水平,幫助學生
更好地將所學得的新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納入到已有的認
知結構中,從而使學生形成善于綜合、應用新知識的意識和
能力。練習鞏固階段符合數學學習的特點,也是對話教學過
程中學生實現自我對話,進行自我反思的不可或卻的環節。
同時,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深入學生中間,能了解
學生的真實思維活動,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指導更具有
針對性,教師作為引領者能即使向學生反饋學習中的所得與
失誤,對學生及時修正或補充認識,起到優化教學效果的作用。
4. 自主小結、反思歸納
一堂課將要結束,教師應該滿懷期望之情,引導學生回
顧通過一堂課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和技能,運用了哪些數學
思想和方法,以及對整個課堂組成要素和學習過程的看法。
自主小結鼓勵讓學生講、老師聽,這樣,學生便站到了自主
的地位上,讓學生陳述,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積
極性,在學生踴躍發言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
發揮。
接著教師對這堂課的學習情況給予表揚鼓勵為主的評
價,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此時盡量能給學生一種
由成功所致的喜悅和心理滿足。同時教師還應有意識地留問
題給學生,把問題探究的創造活動引向深入,給學生進一步
發揮的機會,或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條件,或讓他們自己去探
索結果,努力給學生自主發展開辟更廣泛的思維時間和空間。
二、對話教學的操作策略
在教師引導下,教師和學生圍繞著教材這一文本展開“對
話”。學生主動探究教材,大膽質疑,積極討論,敢于創新,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此時,教師的角色是引導
者、對話者、協調者、參與者、表演者和指揮者。真正實現
民主與平等、溝通與合作、創造與生成。
1. 與文本的對話———生成多層面感悟
數學課堂中的“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個體憑借已有的
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調動潛在的思維靈性,通過閱讀教材,
構建意義的過程,使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發展思維、訓練語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體現在對教學內容的理
解與設計上。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
思維的高度,密切根據小學生由粗到精、由表及里進行思維
的特點,循序漸進的組織學習活動。
先讓學生研讀感悟,走進教材。讓學生學讀數學課本,與課本展開“對話”,點擊重、難點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使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
意識。再讓學生學以致用,走出教材。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
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解
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并能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學生不僅要
在課堂上與他人,與教材展開對話,而且還要走出課堂,走
出教材,運用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展開對話,去解決現實生
活中的實際問題。
2. 與自我的對話——強調心靈的陶冶
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 :“教育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
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過程的一部分!倍说木裰挥性谌伺c
人之間平等交往即對話的過程中才能健康地生長,師生關系
本身具有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對話的深層結構就是精神
交往,其目的是促進人內心世界的豐盈,人心靈的陶冶。因此,
從對話的維度看,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著力于人的心根的哺育
是不變的追求,只有這樣,后續的對話才能順利進行,教學
活動才能不斷推進。
3. 與學生的對話——表達個性化的理解
對話,不是簡單的言語溝通,而是多個維度的交流與溝
通,合作教學便是其中有效的一種。這里的合作教學主要指
多個人,多個角色參與的教學,如學生參與的小組合作學習。
參與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分工,既有共同的學習任務,也有獨
特的學習內容。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學生之間的對話既
是發表自己的見解亦是相互間溝通、交流、接納的過程。
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不同,他們的看法
也就各不相同。他們之間才有交流與爭論的必要。不同的理
解,經過交流和爭論,激起爭論,就可以實現視野的融合,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時,在交流、對話中,學生不僅要認
真聽取別人的意見,還要學會評價,評價他人,評價自己,
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評價的機會,使學生
的評價過程成為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
發展的過程。通過評價,學習好的同學真切地感受到暫時落
后的同學也有比自己好的地方,只要他們努力,有可能超過
自己,我要更加努力。而學習暫時落后的同學也發現了自己
不比別人差,對學習充滿了自信和希望。
4. 師與生的對話——促師生的共同成長
在對話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在改造自己。雙方進行著
平等的交流,真誠的溝通,有很多東西在對話過程中從彼此
身上汲取而獲得,對各自的認識偏差,不斷地加以克服和矯
正。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 ;學生在被教
的同時,也同時在教。他們共同對整個成長過程負責。如新
教材“分一分”中有這樣一道題,題中有蕃茄、青菜、櫻桃、
蘋果、黃瓜、豆角、辣椒、葡萄、櫻桃、草莓等,在教學這
道題時,教者沒有限制學生,而是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分,
結果學生一下子說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法,有的是按是水果還
是蔬菜來分的,有的是按綠色還是紅色來分的,還有是按有
沒有把柄來分的,甚至還有一位小朋友說 :“我喜歡吃櫻桃、
黃瓜、蘿卜,所以我把它們分成一類,剩下的是我不喜歡吃的,
把它們分成另一類。”聽,這是多么大膽而又有創意的發言!
誠然,上述四方面的操作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往往相互交
融、滲透,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充分發揮
對話的作用,使富有理性之美的小學數學課堂閃耀著人文的
光芒。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對話過程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但
卻是師生“互惠”,對話的結果是“雙贏”,教師與學生在課
堂對話中共識、共享、共進。
參考文獻
[1]佐藤學,《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教育科學出版
社,2004-11-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
學出版社,2004年9月
[3]李玉華,徐斌艷,課堂教學師生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