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對于社會組織的有效管理
如何加強對于社會組織的有效管理
董秀瑩 長春財經學院原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 130000
【文章摘要】
2013年雅安市廬山地震中,不少社會組織嶄露頭角;從救災到重建,社會組織無處不在,直到前不久的雅安地震,社會組織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但還是存在以下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政府對社會組織進行有效管理,是社會組織發揮最大程度的作用。
【關鍵詞】
社會組織;政府;體制機制建設
專業人才建設
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會科學中社會組織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組織是指人們從事共同活動的所有群體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團體、政府、軍隊和學校等。狹義的社會組織是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而有意識地組合起來的社會群體,如企業、政府、學校、醫院、社會團體等。它只是指人類的組織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們為了特定目的而組建的穩定的合作形式。社會學研究的社會組織主要指狹義的組織。
1 社會組織的特點
特定的組織目標。組織目標一般是明確的、具體的,表明某一組織的性質與功能,人們圍繞某一特定的目標才形成從事共同活動的社會組織。組織目標是組織活動的靈魂,它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內在聯系的目標體系。
一定數量的固定成員。社會組織是由至少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系統。組織成員是相對固定的,成員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屬于某一組織;社會組織如無固定的成員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實體基礎,進入或退出一個組織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特別是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經過組織的考核與審查。
社會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就每一個社會組織來說,它不僅自身要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人員、信息的交換,而且還根據與其他組織的關系,組成不同的組織體系,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高的水平上與外界環境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換。一個組織如果絕對的自我封閉,組織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社會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工廠、機關、醫院、學校、商店等都是社會組織的具體形式及一種群體 .如何加強對于社會組織的有效管理 董秀瑩 長春財經學院原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 1300002013年廬山地震中,不少社會組織嶄露頭角;從救災到重建,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正因如此,有人將2013年定為“中國公益元年”。從此,包括公益組織在內的各種社會組織逐漸成長。社會組織方面,雅安廬山地震是社會組織興起的一個契機,那時候盡管人很多,但是組織化、系統化程度不夠,志愿者組織也大多是政府下面的救援組織。地震之后,很多民間的救援隊伍、社會組織很快地發育成長,他們經過培訓、鍛煉和專業指導后參與救災,這毫無疑問是社會的進步,因為在預防、救治和災后重建中,社會參與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但是問題也凸顯出來了,就在災害發生以后,民間救援隊伍、社會組織,很多都想在第一時間發揮作用,但是怎么發揮作用還不太清楚。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只能快速地向災區接近,這就可能出現道路擁堵等問題。社會組織的參與已經從無到有了,下面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怎么從無序到有序。
2 加強社會組織的體制機制建設
第一,應該明確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在現有的體制下,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不明確。這種制度的混亂對社會組織的建立、發展和管理都不利。加強社會組織的體制機制建設,使社會組織有紀律,有組織的進入災區救援。大大促進了救災效率。
第二,應該進一步強化和優化社會組織制度體系。健全的制度體系是社會組織規范化運行的必要條件。當社會組織的規模不大時,制度不嚴的情況對其運行的影響還不大,有時還可能使社會組織的運行和發展獲得更好的靈活性空間。但隨著社會組織數量的增多和規模的增大,制度不嚴情況對其自身發展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就會迅速突顯出來。制度不嚴不僅會使其內部管理混亂,降低其運行效率和社會效益,還可能導致其內部矛盾沖突、與外部其他組織的矛盾沖突、社會功能的失常等問題。
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建設,提升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治理能力。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治理能力是社會組織能力的又一重要方面。這方面的主要要素是專業化水平和能力。社會組織中許多都是為社會提供專門化的社會服務。但是,我國迄今為止對社會組織的“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遠不如企業。由政府領導全國十一二家社會組織建一個聯絡各個社會組織的通道和一個注冊登記體系,使信息暢通。社會組織也就知道應該去哪里,可以做好相應的準備。聯合行動、快速救援、并且建立了備災倉庫。信息暢通對災區救援非常重要。也加快了救援行動。有利于減少人員傷亡。
應該進一步明確登記管理機構和業務主管機構對社會組織管理的職責和權利,細化其責任權利的具體內容和邊界,既防止其因在責權上的不作為而導致的管理疏忽,也防止其越權行政而導致對社會組織發展的不利影響。尤其是應防止登記管理機構和業務主管單位因不愿意承擔管理職責而故意給本來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不予登記或拖延登記。
正是社會組織在地震救援中的最大優勢。災區是一個混亂而大型的場面,隨時還有生命危險。堅持物資必須由每位接受的村民親自簽收,如果我們不堅持每個人都簽收,增加場面的混亂。使災后安置沒有規范,沒有次序。不利于救援。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做好政府以及災民的善后工作。以至于更有效的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3 建立社會組織的社會化監管體制
首先,應該建立服務對象監督機制,通過服務對象去監管社會組織的活動。社會組織的服務對象包括社會團體的普通成員以及民營非企業單位的服務接受者等。
其次,應該強化社會組織的年報制度。一方面應該對社會組織的年報內容做出更高的要求和規范,使年報能夠更好地反映出社會組織活動的全貌和重點,尤其是對其財務、主要活動、機構及人員變動、主要制度及其變動以及服務效果等方面的內容應該有詳細的報告;另一方面應該要求社會組織將其年報不僅提交給有關的管理機構,而且還應該以適當的方式向社會公布,以接受公眾的監督。
【參考文獻】
[1]黃忠誠.對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思考 [J]. 學會 .2009(04)
[2]黃浩明.加強民間組織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3(05)
[3]唐良銀.從社會組織的分類的角度看非營利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 中國西部科技 . 2003(05)
[4]劉振國.中國社會組織的治理創新——基于地方政府實踐的分析[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 2010(03)
[5]高成運.民間組織能力建設的視角與路徑 [J]. 學會 .2006(05)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