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校本標準的制定及實施一直是學界爭論的焦點。筆者選取國內三所富有特色的高職院校的校本“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作為研究樣本,從學院領導層的重視和作用、對教師的激勵、典型教師的榜樣性以及教學績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獲得了較為權威的研究參數,并形成相應研究結論,為政策層和學術界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校本資格認證標準 績效比較 研究
0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探求高職雙師型”教師校本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績效,筆者從全國高職院中選取富有特色的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職院、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該三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有名的高職院校,作為研究對象,力求實證。
1 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個案研究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地方性優秀高職院之一,地處湖南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永州,在校學生近21000名,涉及專業達40余個。學院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本開發和實施了一套較有成效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筆者曾就該院進行“雙師型”教師校本資格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對該院院長劉子秀教授、書記佘國華教授進行了訪談。下面是兩位領導訪談摘錄。
筆者問:貴院的“雙師型”教師衡量標準的核心是什么?
劉院長答:“我一直認為什么樣的教師隊伍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教育質量問題其實就是教師的質量問題,而衡量教師隊伍的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是重中之重,我院校本開發的“雙師型”教師資格標準的核心就是對教師專業綜合素質的衡量,具體內容概括為:211工程本科學歷或碩士研究生學歷+三年以上連續企業一線工作經歷+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如技師證、工程師證、會計師證等)”。
筆者問: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采取一些什么政策層面的措施引導專業教師教師隊伍“雙師化”?
劉院長答:“學院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和政策。如《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辦法》,《“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實踐教師聘用辦法》、《教師培訓制度》和《永州職院教師的獎懲條理》等。這些“規定”和“辦法”明確了師資“雙師型”教師的衡量標準以及這些標準的具體的應用,在政策上引導和規范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化。”
筆者問:貴院作為全國最早的地方性優秀高職院之一,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自成體系,請問貴院是如何制定校本“雙師型”教師的衡量標準的?
佘書記答(頗有感觸地):“大家都知道,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問題,其根本就是教師的基本職業素質問題,這也是制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瓶頸。如何提高和客觀評價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是我們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一大課題,與教育質量的高低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然。而質量是靠標準來檢驗和保證的。因為衡量“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基本標準國家也沒有定論,所以我們以教育部頒發的標準為藍本,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把完善教師的知識群和實踐能力結構層次、職業道德素養作為首要的目標。在制定自己的標準時,著重強調教師本身的實踐能力的構建的同時,也注重教師的職稱和從業資格證的獲取,因為這也是“雙師型”教師職業能力建設的一個方面。也只有將教師隊伍的知識層次建構完整,加強教師隊伍實踐層面的教育教學技能,才是真正的富有實踐意義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宗旨的好標準和高標準。”
筆者問:貴院是如何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劉院長答:“為了推動教師“雙師化”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幾點工作:①想方設法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和聘用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充實到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②鼓勵教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學校有計劃、分批次、按比例選送教師到高校深造。近兩年已選拔40多位教師到高校脫產學習,還有180多位老師在職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③把教師實踐技能的置于首位,強化技能培訓。學院針對多數教師理論知識較強,實踐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實訓指導能力較弱的情況,強化專業技能培訓。分期分批輸送老師到專業相應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由它們提供場地、設備和崗位,進行實踐繼續培訓。同時學校聘請各專業的高級技工、高級工程師負責教師技能培訓和考核;采取“集中學(學習)、崗位練(訓練)、單個考(核)、逐項過(關)”的辦法,較快地提高了教師實踐動手能力。④加強對年輕或低職稱教師的崗前培訓、使他們快速適應現代化的高職教育手段。同時讓老教師采取傳、幫、帶的方式,讓年輕教師很快掌握各種教學規律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精通教學法,夯實“雙師型”教師生力軍專業的基礎,使之盡快在教學中脫穎而出。”
劉院長和佘書記的這番談話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也得出基本一致的答案,如在針對永州職院的調查問卷中提到的“你認為“雙師型”教師應該有一個資格認證標準嗎”?“你心目的“雙師型”教師是怎么樣的?“雙師型教師一定要有行業或企事從業經驗嗎?”;“學校是否經常選派一些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你近三年參加過幾次培訓?”;“你認為這種培訓有效果嗎?”的這些問題,其答案顯示:認為應該有一個比較客觀的“雙師型”教師標準的占97.3%,認為“雙師型”教師一定要有行業從業經歷的占93.6%,在職參加過培訓的占73%,認為在職培訓有效果的占84.5%,近三年參加過1-2次培訓的占45%,參加過3-4次培訓的占23. 5%,而且有69. 5%的教師對培訓過程和結果比較滿意。同時,在問卷中還顯示,永州職院有41%的教師至少獲得一個第二專業和其它行業從業資格證書,有13.7%的教師獲得兩個第二專業和行業資格證書。45歲以下的教師都取得了計算機和英語等級合格證。為了深入了解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標準的實施效果,筆者選取永州職院的數控機電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該院“雙師型”教師的教學狀況問卷調查。
數控機電系是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大系,涵蓋數控模具,機電一體化、機械等專業。在校學生4700 多名,號稱“航母”系。該系現有專職教師67人,副教授以上的21人,講師25人,還有相當一部分兼職老師。筆者向永州職院數控機電系4700名學生人手一份發放問卷,收回問卷4486份,有效率達95.4%。
數據顯示,學生對于教師是否有企、事業單位工作背景較為敏感的,對他們專業技能持肯定態度的高達67%,比沒有行業背景的教師比率高出35個百分點;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則達72%,同比高34%。相對而言,沒有行業背景的老師的教學藝術比沒有背景的老師的高出8個百分點。而在職業道德一欄,行業背景的老師居然比非行業出身的老師高出20%。出人意料還有四項指標的最差狀況也出在無行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師身上這說明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當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關鍵的因素之一是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制定并實施“雙師型”校本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刺激了教師隊伍“雙師化”的積極性,效果非常明顯;其二被科學認證了的“雙師型”教師通過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的認同感和學習積極性。當然數據也顯示存在著一些當前體制無法剔除的痼疾:①職業教育教師職業歸屬感在逐漸缺失;②校本“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在構建的科學性及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準確衡量尚需完善。
2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實施績效訪談
2.1 一個領導團隊的高職教育理念 院長王愛群,這位在職業教育領域默默耕耘的智者,對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高職院校要對自己的發展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我們的定位就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的‘現代工匠’,培養高素質的‘銀領’人才。”王愛群認為,以實訓實習基地為依托,以“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為保障,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從而更好的培養,向經濟主戰場的需要“雙證書”應用人才。
2.2 一支迅速成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王愛群則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他認為,教師不僅要成為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的專家,還應該職業道德等方面為人師表。培養這樣一支教師隊伍,既要靠多種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的建立、規范和實施。“從某種意義上說,雙師型教師隊伍素質是靠領導班子的表率作用帶出來的,更是教師的資格認證制度規范的結果。”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學院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研究出臺《“雙師型”教師的認定和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青年教師導師制”,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成長創造了比較完善的制度環境。
制定和實施校本“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之后,教師“雙師化”的熱情空前高漲,學院在教師理論進修和去企業實踐學習上都建立起保障體系,推動學院專業師資隊伍迅速成長。數據顯示,學院現有教職工60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400多人,不到6年的時間內80%,以上具有中、高級職稱,“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75%以上。學院擁有技師與高級職業技術資格的教師近90人,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都是獨一無二的。
關于“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王愛群院長說:“除了在大的框架上參照教育部標準外,學院自己采取彈性評價標準,在教師學生中都推行“雙證書”資格標準,由老師的“雙證書”(教師資格證+技術資格證)造就學生的“雙證書”(畢業證+從業資格證書)。然而在實踐中,我院的教師和技術人員沒有嚴格的身份界限,很多教師既是工廠技術骨干,又是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甚至形成了一個慣例: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一旦年齡大了,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校教學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而當工廠生產繁忙的時候,大批學校教師又作為技術人員走上車間一線去“促生產”。專業課程注重邊學邊練,講練結合,演練結合。這是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基礎。”正是這種彈性的“雙師型”教師的認證標準,結出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出現了師生隊伍共建雙贏的局面。
2.3 一份來自“雙證書效應”的數字化報告 2004年,6名師生代表河南參加全國全國數控技能決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學院被授予“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在2004年度全省教育系統教學技能大賽上,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萬久玲、孫留欣二人同獲一等獎,劉旺余老師獲得二等獎。中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河南賽區比賽中,學院信息工程系師生同獲金獎,馬會杰老師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稱號。“廣數杯”全國技能指導教師大賽中,張凱老師奪得河南賽區電工類比賽第一名。河南省食品雕刻工藝技能大賽中,馬軍衛老師獲得第一名,并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學生參加職業技能中、高級鑒定通過率達93.45%,2005年通過率達94.10%。這一份數字化報告,印證了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雙師”標準制定和實施切實的效果。然而如何使該院的“雙師型”教師標準客觀準確的用文字進行規范下來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的問題,王愛群院長回答道:“我們期待一個科學規范的國家指導標準,但我們更不會放棄自己的特色!”
3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典型“雙師型”教師個案研究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的全國唯一一所民政高等職業院校。現有專任教師661人,“雙師素質”師比例達到73%。
“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上,院黨委的指示是十分明確的。”組織人事處賴小萍處長介紹道:“我院70%以上專業老師都是“雙師型”教師”。當問及民政學院的“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是什么時,賴處長說:“以實現全體教師“雙師”化為目標,制定了明確的校本“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我們衡量“雙師型”教師最首要標準就是教師的實踐經歷和實踐課程的指導能力。如我院的外語系主任賀雪娟同志就是典型的“雙師型”教師。其次是學歷結構。我們教師多是本科以上現在正著手進行35歲以下青年教師全面碩士化,以期提高教師的專業基本素質”。
下面是長沙民政學院典型“雙師型”教師雪娟老師的個案研究
賀雪娟,1962年10月出生,高級經濟師,翻譯,教授,現任長沙民政學院外語系系主任,商務英語專業帶頭人。歷任曙光電子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美國Jolida公司中國區域總代理。從事外經外貿工作10多年,通曉國際經濟貿易實務,具有豐富的團隊領導經驗和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2003年外語系成立,作為學院特別引進人才出任民政學院外語系主任。因為賀雪娟同志良好的職業素質,務實的作風,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先進的管理理念使得外語系這個全新的,民政學院最小規模的教學系迅速崛起,成為今天擁有專職教師71名,在校學生達2000多名的大系。在賀雪娟的領導下,系部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上也取得了豐收:涌現了一大批像郭定芹、覃慰、謝文等既有豐富理論教學經驗,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在學科建設和科研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參加國家級課題2項,主持省級課題5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涌現了一批省級和國家級項目,開發了一系列省級以上精品課程,主編教材20多部。而由賀雪娟主持的《重心下移”系部教學管理目標體系的研究和應用》被列為學院重點資助課題并獲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在對賀雪娟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學生和教師的問卷中,滿意率為96%,為優秀率為93.3%,同比高出35%以上。在筆者訪談時,賀雪娟女士強調:“正是因為我院有明確的“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來界定、保障和肯定我們的成績,才有我們今天的一支堅強的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由此可見,擁有豐厚實踐背景的“雙師型”教師無論在教學管理、教學實踐、科研能力上都具有非凡的開拓性和創新精神,這與其多年浸淫于市場氛圍受其打壓磨礪分不開的,這也是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院校派”理論教學老師無法想象和比擬的一筆財富。因此,鑒于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是這么的難能可貴,因此“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要慎重,門檻不可太低而至泛濫。
4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績效調查研究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三院校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校本制定及實施績效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①“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十分必要且績效明顯。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是三院校快速高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學院領導層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大體現是“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④“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加快高職師資隊伍“雙師化”,教師專業綜合素質到實踐教學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寬幅提升。⑤三院校“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構建和實施尚缺乏明確的配套保障機制。⑥對現有“雙師型”教師隊伍缺乏持續評聘體制,對教師“雙師化”的過程缺乏監控體系,出現“一日評定,終生為是”的局面,不利于高職“雙師型”教師個人持續發展和隊伍科學建設。
給三所院校校本開發“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建議:①建議分專業大類制定不同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②建議充分考慮各分項量化指標的內涵的科學界定以及覆蓋幅度,分級進行認證。③啟動“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動態評聘體系和配套保障體系,加速專業教師隊伍“雙師化”。
5 結語
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及應用研究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項空白型研究內容,專業教師“雙師化”的速度加快的同時,衡量標準研究的滯后將會成為師資隊伍建設的桎梏。三名校進行校本認證資格制定及應用是具有前瞻性和開拓性的,為通用型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寶貴的實踐應用研究基礎,其因制定并實施“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績效是明顯的,富有成效的,所采用的量化杠桿和標準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為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理論和實踐研究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義澄.建設“雙師型”專科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1990-12-5.
[2]劉育鋒.論職業教育教師標準[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1998(09):20~22.
[3]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0]2號),2000,1,17.
[4]洪生偉.標準化管理.[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5,9.
[5]黃斌,毛松青.“雙師型”教師資格標準體系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6.10(30).
基金項目:2008年湖南省教育“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8BZC019).劉韻琴,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師資,生態旅游。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校本資格認證標準 績效比較 研究
0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探求高職雙師型”教師校本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績效,筆者從全國高職院中選取富有特色的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職院、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該三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有名的高職院校,作為研究對象,力求實證。
1 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個案研究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地方性優秀高職院之一,地處湖南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永州,在校學生近21000名,涉及專業達40余個。學院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本開發和實施了一套較有成效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筆者曾就該院進行“雙師型”教師校本資格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對該院院長劉子秀教授、書記佘國華教授進行了訪談。下面是兩位領導訪談摘錄。
筆者問:貴院的“雙師型”教師衡量標準的核心是什么?
劉院長答:“我一直認為什么樣的教師隊伍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教育質量問題其實就是教師的質量問題,而衡量教師隊伍的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是重中之重,我院校本開發的“雙師型”教師資格標準的核心就是對教師專業綜合素質的衡量,具體內容概括為:211工程本科學歷或碩士研究生學歷+三年以上連續企業一線工作經歷+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如技師證、工程師證、會計師證等)”。
筆者問: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采取一些什么政策層面的措施引導專業教師教師隊伍“雙師化”?
劉院長答:“學院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和政策。如《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辦法》,《“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實踐教師聘用辦法》、《教師培訓制度》和《永州職院教師的獎懲條理》等。這些“規定”和“辦法”明確了師資“雙師型”教師的衡量標準以及這些標準的具體的應用,在政策上引導和規范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化。”
筆者問:貴院作為全國最早的地方性優秀高職院之一,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自成體系,請問貴院是如何制定校本“雙師型”教師的衡量標準的?
佘書記答(頗有感觸地):“大家都知道,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問題,其根本就是教師的基本職業素質問題,這也是制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瓶頸。如何提高和客觀評價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是我們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一大課題,與教育質量的高低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然。而質量是靠標準來檢驗和保證的。因為衡量“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基本標準國家也沒有定論,所以我們以教育部頒發的標準為藍本,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把完善教師的知識群和實踐能力結構層次、職業道德素養作為首要的目標。在制定自己的標準時,著重強調教師本身的實踐能力的構建的同時,也注重教師的職稱和從業資格證的獲取,因為這也是“雙師型”教師職業能力建設的一個方面。也只有將教師隊伍的知識層次建構完整,加強教師隊伍實踐層面的教育教學技能,才是真正的富有實踐意義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宗旨的好標準和高標準。”
筆者問:貴院是如何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劉院長答:“為了推動教師“雙師化”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幾點工作:①想方設法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和聘用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充實到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②鼓勵教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學校有計劃、分批次、按比例選送教師到高校深造。近兩年已選拔40多位教師到高校脫產學習,還有180多位老師在職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③把教師實踐技能的置于首位,強化技能培訓。學院針對多數教師理論知識較強,實踐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實訓指導能力較弱的情況,強化專業技能培訓。分期分批輸送老師到專業相應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由它們提供場地、設備和崗位,進行實踐繼續培訓。同時學校聘請各專業的高級技工、高級工程師負責教師技能培訓和考核;采取“集中學(學習)、崗位練(訓練)、單個考(核)、逐項過(關)”的辦法,較快地提高了教師實踐動手能力。④加強對年輕或低職稱教師的崗前培訓、使他們快速適應現代化的高職教育手段。同時讓老教師采取傳、幫、帶的方式,讓年輕教師很快掌握各種教學規律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精通教學法,夯實“雙師型”教師生力軍專業的基礎,使之盡快在教學中脫穎而出。”
劉院長和佘書記的這番談話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也得出基本一致的答案,如在針對永州職院的調查問卷中提到的“你認為“雙師型”教師應該有一個資格認證標準嗎”?“你心目的“雙師型”教師是怎么樣的?“雙師型教師一定要有行業或企事從業經驗嗎?”;“學校是否經常選派一些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你近三年參加過幾次培訓?”;“你認為這種培訓有效果嗎?”的這些問題,其答案顯示:認為應該有一個比較客觀的“雙師型”教師標準的占97.3%,認為“雙師型”教師一定要有行業從業經歷的占93.6%,在職參加過培訓的占73%,認為在職培訓有效果的占84.5%,近三年參加過1-2次培訓的占45%,參加過3-4次培訓的占23. 5%,而且有69. 5%的教師對培訓過程和結果比較滿意。同時,在問卷中還顯示,永州職院有41%的教師至少獲得一個第二專業和其它行業從業資格證書,有13.7%的教師獲得兩個第二專業和行業資格證書。45歲以下的教師都取得了計算機和英語等級合格證。為了深入了解永州職院“雙師型”教師標準的實施效果,筆者選取永州職院的數控機電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該院“雙師型”教師的教學狀況問卷調查。
數控機電系是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大系,涵蓋數控模具,機電一體化、機械等專業。在校學生4700 多名,號稱“航母”系。該系現有專職教師67人,副教授以上的21人,講師25人,還有相當一部分兼職老師。筆者向永州職院數控機電系4700名學生人手一份發放問卷,收回問卷4486份,有效率達95.4%。
數據顯示,學生對于教師是否有企、事業單位工作背景較為敏感的,對他們專業技能持肯定態度的高達67%,比沒有行業背景的教師比率高出35個百分點;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則達72%,同比高34%。相對而言,沒有行業背景的老師的教學藝術比沒有背景的老師的高出8個百分點。而在職業道德一欄,行業背景的老師居然比非行業出身的老師高出20%。出人意料還有四項指標的最差狀況也出在無行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師身上這說明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當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關鍵的因素之一是永州職業技術學院制定并實施“雙師型”校本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刺激了教師隊伍“雙師化”的積極性,效果非常明顯;其二被科學認證了的“雙師型”教師通過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的認同感和學習積極性。當然數據也顯示存在著一些當前體制無法剔除的痼疾:①職業教育教師職業歸屬感在逐漸缺失;②校本“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在構建的科學性及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準確衡量尚需完善。
2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實施績效訪談
2.1 一個領導團隊的高職教育理念 院長王愛群,這位在職業教育領域默默耕耘的智者,對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高職院校要對自己的發展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我們的定位就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的‘現代工匠’,培養高素質的‘銀領’人才。”王愛群認為,以實訓實習基地為依托,以“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為保障,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從而更好的培養,向經濟主戰場的需要“雙證書”應用人才。
2.2 一支迅速成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王愛群則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他認為,教師不僅要成為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的專家,還應該職業道德等方面為人師表。培養這樣一支教師隊伍,既要靠多種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更重要的是一種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的建立、規范和實施。“從某種意義上說,雙師型教師隊伍素質是靠領導班子的表率作用帶出來的,更是教師的資格認證制度規范的結果。”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學院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研究出臺《“雙師型”教師的認定和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青年教師導師制”,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成長創造了比較完善的制度環境。
制定和實施校本“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之后,教師“雙師化”的熱情空前高漲,學院在教師理論進修和去企業實踐學習上都建立起保障體系,推動學院專業師資隊伍迅速成長。數據顯示,學院現有教職工60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400多人,不到6年的時間內80%,以上具有中、高級職稱,“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75%以上。學院擁有技師與高級職業技術資格的教師近90人,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都是獨一無二的。
關于“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王愛群院長說:“除了在大的框架上參照教育部標準外,學院自己采取彈性評價標準,在教師學生中都推行“雙證書”資格標準,由老師的“雙證書”(教師資格證+技術資格證)造就學生的“雙證書”(畢業證+從業資格證書)。然而在實踐中,我院的教師和技術人員沒有嚴格的身份界限,很多教師既是工廠技術骨干,又是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甚至形成了一個慣例: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一旦年齡大了,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校教學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而當工廠生產繁忙的時候,大批學校教師又作為技術人員走上車間一線去“促生產”。專業課程注重邊學邊練,講練結合,演練結合。這是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基礎。”正是這種彈性的“雙師型”教師的認證標準,結出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出現了師生隊伍共建雙贏的局面。
2.3 一份來自“雙證書效應”的數字化報告 2004年,6名師生代表河南參加全國全國數控技能決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學院被授予“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在2004年度全省教育系統教學技能大賽上,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萬久玲、孫留欣二人同獲一等獎,劉旺余老師獲得二等獎。中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河南賽區比賽中,學院信息工程系師生同獲金獎,馬會杰老師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稱號。“廣數杯”全國技能指導教師大賽中,張凱老師奪得河南賽區電工類比賽第一名。河南省食品雕刻工藝技能大賽中,馬軍衛老師獲得第一名,并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學生參加職業技能中、高級鑒定通過率達93.45%,2005年通過率達94.10%。這一份數字化報告,印證了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雙師”標準制定和實施切實的效果。然而如何使該院的“雙師型”教師標準客觀準確的用文字進行規范下來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的問題,王愛群院長回答道:“我們期待一個科學規范的國家指導標準,但我們更不會放棄自己的特色!”
3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典型“雙師型”教師個案研究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的全國唯一一所民政高等職業院校。現有專任教師661人,“雙師素質”師比例達到73%。
“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上,院黨委的指示是十分明確的。”組織人事處賴小萍處長介紹道:“我院70%以上專業老師都是“雙師型”教師”。當問及民政學院的“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是什么時,賴處長說:“以實現全體教師“雙師”化為目標,制定了明確的校本“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我們衡量“雙師型”教師最首要標準就是教師的實踐經歷和實踐課程的指導能力。如我院的外語系主任賀雪娟同志就是典型的“雙師型”教師。其次是學歷結構。我們教師多是本科以上現在正著手進行35歲以下青年教師全面碩士化,以期提高教師的專業基本素質”。
下面是長沙民政學院典型“雙師型”教師雪娟老師的個案研究
賀雪娟,1962年10月出生,高級經濟師,翻譯,教授,現任長沙民政學院外語系系主任,商務英語專業帶頭人。歷任曙光電子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美國Jolida公司中國區域總代理。從事外經外貿工作10多年,通曉國際經濟貿易實務,具有豐富的團隊領導經驗和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2003年外語系成立,作為學院特別引進人才出任民政學院外語系主任。因為賀雪娟同志良好的職業素質,務實的作風,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先進的管理理念使得外語系這個全新的,民政學院最小規模的教學系迅速崛起,成為今天擁有專職教師71名,在校學生達2000多名的大系。在賀雪娟的領導下,系部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上也取得了豐收:涌現了一大批像郭定芹、覃慰、謝文等既有豐富理論教學經驗,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在學科建設和科研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參加國家級課題2項,主持省級課題5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涌現了一批省級和國家級項目,開發了一系列省級以上精品課程,主編教材20多部。而由賀雪娟主持的《重心下移”系部教學管理目標體系的研究和應用》被列為學院重點資助課題并獲得省科研成果二等獎。在對賀雪娟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學生和教師的問卷中,滿意率為96%,為優秀率為93.3%,同比高出35%以上。在筆者訪談時,賀雪娟女士強調:“正是因為我院有明確的“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來界定、保障和肯定我們的成績,才有我們今天的一支堅強的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由此可見,擁有豐厚實踐背景的“雙師型”教師無論在教學管理、教學實踐、科研能力上都具有非凡的開拓性和創新精神,這與其多年浸淫于市場氛圍受其打壓磨礪分不開的,這也是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院校派”理論教學老師無法想象和比擬的一筆財富。因此,鑒于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是這么的難能可貴,因此“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要慎重,門檻不可太低而至泛濫。
4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績效調查研究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三院校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校本制定及實施績效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①“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十分必要且績效明顯。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是三院校快速高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學院領導層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大體現是“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及實施。④“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加快高職師資隊伍“雙師化”,教師專業綜合素質到實踐教學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寬幅提升。⑤三院校“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標準構建和實施尚缺乏明確的配套保障機制。⑥對現有“雙師型”教師隊伍缺乏持續評聘體制,對教師“雙師化”的過程缺乏監控體系,出現“一日評定,終生為是”的局面,不利于高職“雙師型”教師個人持續發展和隊伍科學建設。
給三所院校校本開發“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建議:①建議分專業大類制定不同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②建議充分考慮各分項量化指標的內涵的科學界定以及覆蓋幅度,分級進行認證。③啟動“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動態評聘體系和配套保障體系,加速專業教師隊伍“雙師化”。
5 結語
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及應用研究是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項空白型研究內容,專業教師“雙師化”的速度加快的同時,衡量標準研究的滯后將會成為師資隊伍建設的桎梏。三名校進行校本認證資格制定及應用是具有前瞻性和開拓性的,為通用型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寶貴的實踐應用研究基礎,其因制定并實施“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績效是明顯的,富有成效的,所采用的量化杠桿和標準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為高職“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理論和實踐研究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義澄.建設“雙師型”專科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1990-12-5.
[2]劉育鋒.論職業教育教師標準[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1998(09):20~22.
[3]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教高[2000]2號),2000,1,17.
[4]洪生偉.標準化管理.[M].中國計量出版社,1995,9.
[5]黃斌,毛松青.“雙師型”教師資格標準體系初探[J]教育與職業,2006.10(30).
基金項目:2008年湖南省教育“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8BZC019).劉韻琴,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師資,生態旅游。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