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參與式教育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
作者:時間:2011-02-17 09:17:44 來源:www.vortexsignal.com 閱讀次數:1001次 ]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有系統地進行全民性的社會教育活動,將有關衛生保健知識傳播給人們,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1-14]。
1 健康教育實施者
臨床醫生掌握專業的醫療保健知識,在患者面前有很高的權威性,是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護士的職責已不再是單純的照顧患者,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已成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信息提供者、教育者以及幫助支持者。
2 健康教育對象
高血壓患者,主要是指在未用高血壓藥的情況下,兩次或兩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復測量的血壓的平均值,達到國際最新統一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高血壓藥,血壓雖然低于140/90 mmHg,亦應診斷為高血壓。
3 健康教育方法
主要方法是面對面的教育(常用于高危人群)和利用媒體(常用于全人群)進行教育。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面對面咨詢可提高他們的健康知識、技能、自信心和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廣播和電視等現代傳媒是開展健康教育的有力手段,有閉路電視設備的社區應充分利用此條件。
4 健康教育內容 數學論文發表
4.1 飲食指導:控制鈉鹽攝入大量的實驗、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證實,鈉的代謝與本病有密切關系。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g,平均高壓上升2 mmHg,低壓上升1.7 mmHg。研究也證實,每日攝鈉少于1.8 g能有效降低血壓。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人每天攝鹽量不得超過6 g,這里的6g不僅指食鹽,還包括味精、醬油等含鹽調料和食品中的鹽量。中度高血壓盡量控制在3~5g/d,重度高血壓控制在1—2 g/d。特別是鉀的攝入量與血壓呈負相關,給高血壓補鉀可使血壓下降,并能提高限鈉飲食療效的降壓效果。飲食搭配應合理,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食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
4.2 戒煙限酒:研究表明,吸煙者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比不吸煙者增高2倍,總死亡危險增高21%。因此,對吸煙應加以反對。飲酒量的多少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男性持續飲酒比不飲酒4年內高血壓發生危險增加40%,每周飲酒量超過300 ml,比不飲酒者的收縮壓增高3.5 mmHg,舒張壓增高2.1mmHg。飲酒還可以降低降壓藥的療效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觀點改為飲酒越少越好,建議男性每天的飲酒量不要超過30ml/d,女性及體瘦的人不要超過l5 ml已診斷高血壓者,最好不要飲酒。
4.3 運動指導:運動不足被認為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成年患者的重要發病原因。實踐證明 ,適度運動可控制體重,使原來肥胖的體態減肥,可改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狀態,提高腦供血(攜氧量),減輕腎臟缺血、毛細血管痙攣而產生的腎素刺激、血壓升高的負面影響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患者應根據年齡及病情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運動。
4.4 心理指導:現代醫學認為,許多疾病的根源始于有害的社會心理因素。原發性高血壓早就被列為典型的心身疾病。經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比健康人更內向,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偏執等。心理生理學研究也提示,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均可引起高血壓。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疾病過程,在治療上需要一個健康的心理。王瑁也認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心理疏導、放松療法、傾聽音樂、興趣培養、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療降壓效果明顯。
5 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指標
效果評價的指標主要有:①患者的血壓均值、治療率、服藥率、控制率和隨訪率;②高血壓防治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改變率;③危險因素(主要是血脂、吸煙、體重和運動等)監測結果;④患者醫療費用的增減。
目前,高血壓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及效果評價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①教育時機不當;②方法不當,教育形式單一:③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④ 健康教育目標不切合實際;⑤語言缺乏技術性和吸引力;⑥ 出院健康指導不夠詳細;⑦ 健康教育深度不夠。
造成目前臨床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① 對健康教育認識不足;② 缺乏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及技能;③ 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或缺乏合理安排能力;④ 資源不夠。
因此,要提高目前的教育效果,我們要采用另一種形式的教育手段,激發患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育者與學習者,首先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根據患者的學習能力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不斷提高高血壓病綜合治療效果,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提升民眾的身體健康素質。目前有一種健康教育的形式在預防青年艾滋病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那就是—青年同伴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15-18]。 所謂同伴教育,通常先對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vortexsignal.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